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余氏郡望•堂号略述
tely19发表于 2015-01-19 10:59
郡望·堂号略述
郡望
郡是春秋末年以来,各诸侯国在边境地带设置的地方政权组织,面积较县为大。战国时各诸侯国又在边郡分设县,逐渐形成县统于郡的两级制。秦统一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以后又逐步增加到四十多郡,下设县。到东汉时增至一百零三个郡。魏晋至隋唐时期,门阀士族垄断政治,并在经济上拥有许多特权,庶族寒门受到排斥。在这种制度下,姓氏具有特别重要的社会意义,姓氏之间有了高低贵贱之分,由此重族姓,讲究门第和郡望,意即世居某郡而为人所仰望。一般而言,一个姓有数个郡望,不过人们受“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影响,每个姓总喜欢把自己与历史上最有影响的郡望联系在一起,以示不同凡响。在李渊建立唐朝以前,赵郡李氏的影响力大于陇西李氏。李渊自称为陇西李氏之后,从那之后,李氏家乘都必言其出自陇西李氏,哪怕是由皇帝赐姓为李氏的、或压根与陇西郡沾不上边的李姓人,也要如此做。其他如陈姓必言“清河张”等,亦是一理。
余氏郡望主要有新安郡、下邳郡、吴兴郡等。新安郡是余姓传统聚居区,下邳和吴兴两地均为新安繁衍而成。
新安郡:为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新都郡设置,治所在始新县(今浙江淳安县西北)。辖境相当今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门及江西婺源等地,南朝梁一度缩小。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隋大业三年(607年)又改歙州设置新安郡,治所在休宁县(今属安徽),十三年移治黟县(今属安徽)。辖境相当今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门及江西婺源等地。唐武德初改为歙州,天宝元年(742年)复为新安郡,乾元元年(758年)改为歙州。后世以新安为歙州、徽州所辖地的别称。新安余氏有众多支,人多势众。
下邳郡:东汉永平十五年(72年)改临淮郡置下邳国。治所在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辖境北至江苏新沂、邳州等市,南至盱眙和安徽明光市,东至江苏涟水、淮安、淮阴等市县。南朝宋改为下邳郡,隋朝初废,大业年间又曾改邳州为下邳郡。
吴兴郡: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年)设置,治乌程(今浙江湖州市南,东晋义熙初移今湖州市)。辖今浙江临安、余杭二市、德清一线西北,兼有江苏宜兴等地,后略有缩小。隋开皇九年(589年)废。唐天宝、至德年间又曾改湖州为吴兴郡。
堂号
堂号是姓氏中的某些支派用郡望或本姓中的代表人物或典型事件,作为本支派的代号,具有浓厚的宗亲制度色彩与精神纽带作用,如杨姓有“四知堂”,王姓有“三槐堂”,赵姓有“半部堂”等。余姓除以其郡望新安、下邳、吴兴为堂号外,尚有“清严堂”和“忠惠堂”等著名堂号。“清严堂”取自宋代人余元一,他是南宋大儒朱熹最喜爱的门生,最讲仁义礼智信五伦,号“清严”。“忠惠堂”亦来自宋人余天赐,余天赐曾任宰相史弥远的家庭教师,南宋皇族祈王无后,命天赐在皇族幼儿中寻觅一个比较有贤惠的为继嗣。余天赐推荐了贵庄,就是后来的宋理宗。理宗即位,封余天赐为奉化郡公,死后追谥为“忠惠”。
摘自《百家姓书库·余氏》
回帖(1):
1楼:

全部回帖(1)»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