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东安余氏“余氏一门七将”的历史故事
余学铭发表于 2019-12-14 16:11
东安余氏“余氏一门七将”的历史故事
新港村余氏故居
听说新港村东安余氏有“余氏一门七将”的历史故事,立即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于是要求余樟生向我们讲一讲村里余氏的来龙去脉。余樟生说:余氏家族以前有好几十册家谱,上世纪60年代“破四旧”时,作为“四旧”烧掉了。直到前几年,村里才晓得还有一位老人藏了一册民国五年(1916)纂修的《东安余氏宗谱》,由于种种原因和保管不善,拿出来时谱上不少页面已经模糊不清了,“为了保护珍贵的历史资料,我想尽一切办法复印了二十册,以供族人查阅和研究”。
我们翻开《东安余氏宗谱》的“谱头”,才知道东安余氏早在740多年前就居住在富春江、桐江、鼍江(渌渚江)三江口。东安余氏的老祖宗叫余崇龟,宋时任兵部侍郎,淳祐四年(1244)理宗赵昀时敕封为兵部尚书。儿子余明心,以文章中乡试第二,廷试第四,为会文馆学士。余崇龟的孙子余安隆,他“智力过人,精通八阵”,宋理宗时擢为护驾都指挥使,镇守余杭四十年,咸淳八年(1272)观兵新城港口。时“宋室倾危,势不可挽”,“元兵猖獗,震衢江南”。余安隆为子孙避乱,选择港口西面,地处新城县与桐庐县交界的郎坞源(今渌渚镇汪家村境西),作为避乱之所,并与时任新城县令陈君宝商议,“置产构宇,并令其子余大年徙家居之”。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余大年在村口建“明王庙”,并在庙内立六十五字石碑,为世及之序。余氏后人立余安隆为东安余氏始祖。
兄弟七人佐朱元璋开疆破敌
元末明初,东安余氏已传至第七世,时有余氏兄弟七人。当时正值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江山,在江西鄱阳湖进行了一场规模空前激烈的生死大决战,余氏兄弟七人辅佐朱元璋,打败陈友谅。我们在家谱上看到了明洪武十八年(1385)三月下的诏书:“尔(余通)等兄弟七人,助朕开疆破敌,功甚伟矣,辞袭荣归,德甚懋矣,特赠尔等阶将军、校尉,尔其阶荣,服此茂恩,诏于永世。”余氏兄弟七人荣归故里:
余通,征讨陈友谅弟陈友定,功升为标护所千户。居祖居郎坞源二里许的桥里,至明崇祯年间达二百多年,虽不世袭,而明初之“四柱门台,五心通道”尚存,此为大一支;余达,从蔡国公张德胜征讨陈友谅,功升武节将军骁骑尉,认为郎坞故居“逼窄不旺人丁”,遂迁居港口之上港口,即指挥使安隆旧营址,那里左有将台,右有津山,坐状元而朝天子,一江横带,雨水合交,地灵人杰,用工修葺以居之。居住一年,见洪水为患,亲筑石堤六十余丈,以护屋基,后来基址被江水冲毁,迁移至对江窄溪,后花园里、下港、大园里等处皆为其后裔,此为大二支。余延,同弟余运,并随帐前,封为骠骑校尉。居桥里,为大三支。迁居上港,此为大四支;迁居半畈,去祖居三里,此为大五支。迁居宁国,此为大六支。余迤,居家捍卫,曹国公李文忠过而募之,相舆破苗,獠取严州,循士成,功升忠武校尉。居上港,不久其子万五,见疫病盛行,渡江迁居桐庐县窄溪上埠嘴,后以此居不吉,遂迁居大园里。此为大七支。
我们查阅《东安余氏宗谱》,东安余氏自明清至民国,除始祖余安隆和明初一门七将外,余氏一族人才辈出。明时还有阁老夏言业师余昱、中明万历十九年辛卯科举人余震龙、国子上舍授湖广京山县判丞余朝。清代禀贡生、郡庠生、禀生、钦赐粟帛八品项带、九品项带达27名。
将台山人文荟萃 余樟生主任讲,该村靠
下一页 (1/2)
回帖(0):

全部回帖(0)»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