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引用第30楼兰花斋主人于2009-08-11 01:17发表的 :
既然考证到这里,建议你们可以跟婺源佗川理坑的对下谱,这样起码余道潜以前的情况就明白了,起码余道潜子孙的情况就容易弄明白了,如果理坑余氏余道潜后面的世系姓名跟雷州海康县族谱不同,那么可以说我对此谱的判断应该是明智的了
不错,我也准备有时间的话去婺源沱川的理源村去查访一下,要是能找到那边的宗谱比对一下就太好了,不过估计希望不大啊。遗憾的是家谱上对于从婺源沱川迁到南陵的记载没有注明具体迁到南陵何处,要不年代更近查起来可能性更大啊。
也有一个感觉,对于古代人名的记录有些不懂。好像谱上记的都是字,除非比较有名的否则名是不记的。但现在只有查这些名才能在一些历史记录上查到。比如对禣公道潜的记录。再比如我们家谱上对于光一公之子彦十的记载上有“迁潮州,名十舍,配沈氏孙万三之女,万三有敌国之富。圣上贬之云南与婿同居”,这点现在很容易查到:
沈万三富得连朱元璋都眼红;但在遭受朱明王朝三次沉重的打击后,又很快衰落了。 第一次打击是在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前后。据《周庄镇志》记载,"《明史。马后传》洪武时,富民沈秀者助筑都城三分之一,请稿军,帝忍曰:匹夫稿天下之军乱民也,宜诛之。后谏日,不祥之民,天将诛之,陛下何诛焉!乃释秀,戌云南。"
除沈万三充军云南之外,他的第二个女婿余十舍也被流放潮州。
http://baike.baidu.com/view/476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