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引上面余俊杰的资料)
第四十一世孙有安道(原文误为“道安”)先生讳靖,初为集贤校理,因皇佑四年壬辰广源州蛮侬智高反,寇陷诸州,仁宗命余靖为安抚使讨贼,大破智高于邕州,及卒,赠刑部尚书,生三子,长伯庄,恩授殿中丞,次仲荀,嘉佑进士,授屯田员外郎,惟三子永崇讳叔英,恩授大理寺评事,后陞州守,秩滿即于常之剑井巷而迁居焉,其子中讳允执,临产时瑞气氤氲数日,神宗煕宁间状元及第,位列三公。
越四世,孙安行,号石月老人者,作春秋新传,官授中书,切切然每以忧国之心为急,时宋高宗南渡,随驾至杭州西山里以避金难,后卜居衢州之龙坵。
行之孙讳积,赠枢密左副使,再传而生端礼,号柯山,隆兴间进士,后光宗绍煕时入相授少保,封郇国公,其子尧弼自幼聪明,好穷经史,(此处疑有缺句)题曰:白发无凭吾老矣,青春不再汝知乎?年将弱冠非童子,学未成名岂丈夫?幸有明牕并净几,何劳凿壁与编蒲;龙猪欲自殊头角,记取韩公训阿符。
子崇龟,官至兵部,闻禧中韩侂胄等专权,独立不倚,自曰名节至重,官职至轻。后因江州久旱,公极处心为民求雨,不一日而大沛甘霖,于是万民呼之为余佛,建立生祠,春秋享祀。至今江州城北犹有余佛之庙存焉。
41、靖(宋仁宗刑部尚书)
42、叔英(陞州守)
43、允执(宋神宗煕宁间状元)
44、輅
45、惠
46、杉
47、安行(宋高宗中书)
48、庫
49、积(枢密左副使)
50、端礼(宋光宗绍煕时入相授少保,封郇国公)
51、尧弼明公(恩授中書舍人)
52、崇龟(兵部尚书) “月巳” 公
本人根据典籍考证,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关系。
一`余靖(1000年——1064年)和安行(1087年——?)他们之间的时间是87年,不符合是七世的关系。
二`余端礼(1135——1201年)是浙江龙游人,官至宰相。和安行之间是48年,不符合是其曾孙的关系,{ 曾祖庆祖铎 父绘 俱赠太师 追封岐益蜀国公}。
三`余尧弼是江西上饶人,政和年间(1111——1118年)进士,官至宰相。
四`余崇龟(1136——1223年)是福建莆田人。崇龟和余端礼是同时代不同籍贯的人物,不应该是爷孙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