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对当前修谱活动的看法 ~+d{:WY
{0lu>?<
80年代以来,由于政治环境的日渐宽松,纂修家谱过去被禁止的"封建宗族活动"又"沉渣泛起","死灰复燃"。其中起"领导作用"的多是一些离退休干部和教师,不少还是共产党的领导干部,他们是族中的"长者"、"尊者",努力发挥"余热",很投入地工作过或工作着。新修家谱,孰是孰非,社会各界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政府采取的是一种不提倡、不制止的宽容态度。因而,新修家谱活动似有蔓延之势。对家谱资源的研究、开发愈来愈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家谱有些单位正在进行抢救性收集和整理,这无疑是正确的,是对家谱历史价值的一种认同行为。但并不意味着学术界的人都在支持新修家谱,这是两个问题,不能混淆起来,以免引起误解。为了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1984年11月20日,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对有关部门和单位下发了一个《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通知"中强调了"家谱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肯定了家谱的史料价值,这与新修家谱是两回事。而当前很多新修家谱纂修者把"通知"中有关部分赫然地印在家谱首页上,显然是一种炒作"理论依据"的行为。纂修新家谱,对积累和保存家族资料,增强族人之间的联系,传递和沟通彼此间的信息,是有一定作用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现实价值极其有限。可以用一句话表明笔者的看法:有弊无害,不无作用。 g_n_Qlo
qO38vY){
家谱的历史作用已基本失去,其功能的丧失决定了其继续纂修是否有社会价值和实用价值。纂修家谱的目的是为了敬宗收族、规范管理族人和族内事务,这些目的靠修族谱能够达到吗?无疑是不可能的。在当今经济、文化、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思想观念、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急剧的变化。人们流动的空间非常广阔,不可能再像以前时代一样,被闭塞在一个地方,更不可能在家族的约束下从事生产和生活。家谱所载的"族规"、"家法"对族人失去了惩罚的作用;"祖训"、"家训"同样也教化不了族人,世系渊源决定不了子孙后代的命运,族长完全丧失了控制族人的权力,无法行使管理、规范族人的手段和措施,建立在宗法制度上的家谱还有多少新修的价值。现在某些农村,还存在一定的族权统治现象,那里的基层政府组织一定是涣散的,甚至名存实亡,人们也不可能有序地进行生产和生活。如曾经宗族械斗事发频繁的蓝山县,有一陈姓大村近几年来"共产党"进不了村,农业税无人收,计划生育无人管,村里的事族长说了算。 n!AW9]
k q]E@tE*3
修家谱是为了"奠世系,序昭穆",国家提倡计划生育,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这世系如何延续?"序昭穆"必须建祠堂,否则,祖宗牌位往哪里摆?建祠堂就要搞摊派,用"宗族"精神去说服和动员族人捐钱捐物,祠堂倒是建得很宏伟,而学校却是破破烂烂,歪歪斜斜,乃笔者亲眼所见,为此还组织过村民座谈,试图扭转这种状况。其实不建学校,也是不"敬宗"的表现,"祖宗"希望后人有文化,能家族兴旺。另外,为了"收族",凝聚族人,历史上采取置义田、义庄,靠义田、义庄的收入赈济贫穷的族人,如今能做到吗?群众生活困难,靠自力更生,靠政府救济,家族作为一种社会群体是绝对帮不了忙的。 CJh,-w{wJ"
pEz^z9
现在,社会上哪些地方在修谱?哪些姓氏在修谱?修谱的正面作用和负面影响怎样?笔者是坐班族,不可能拿着国家的科研经费去进行社会调查,因此不甚了解。有人介绍〔27〕江西省泰和县梅冈王氏宗族举行重修宗谱告成典礼暨散谱仪式情况,参加者有1200人之多,第一天祭祖,仪式之复杂,令人惊诧,晚上是电影招待;第二天拜谒祖坟,队列蜿蜒达五华里,浩浩荡荡,鞭炮鼓乐齐鸣,热闹非凡,晚上由泰和县采茶剧团演出采茶戏;第三天散谱,后举行盛大的合族会餐,晚上又是采茶戏。文章作者说,颁谱仪式,成了乡民们一次真正的狂欢。人们,特别是妇女、孩子,这几天不上学、不劳作,参加这种古老神秘而又有现代气息的散谱仪式,怎么不叫他(她)们欢呼雀跃、欣喜异常呢?!而笔者却认为这种"狂欢"是悲哀而又愚昧的,与时代太隔膜了,"狂欢"后留给人们的是什么?可能是家族观念的复苏,更多的人是"好玩"、"过瘾"的回味。新修家谱是否会导致宗族矛盾和纠纷,时有所闻,却无实证。但对于那些宗族矛盾多发区,是要慎修家谱的。在80年代初期。笔者曾在湘南某小县任副七品芝麻官,深刻地体会各级政府对宗族矛盾及纠纷的头痛和无奈。每到清明节、中秋节前后,以及干旱季节,政府都要组织大批人员下村,防止因争坟山、争油茶山、抢摘油茶果、抢水截流所引发的宗族械斗。宗族械斗是相当够档次的,除了锄头扁担,还有自制的土铳之类。有的地方,从满清皇帝在位一直打到现在,两村之间势如水火,村民们一贫如洗。像这样的地方再搞什么修家谱,恐怕引发的矛盾会更多,因为家谱内是要记载宗族矛盾的。那时没有发现谁家在修谱,而建祠堂已经开始,祠堂落成时,全村同姓人要聚餐,笔者曾参加过这样的聚餐,还被请为上席,因官居七品,颇令该族人引为荣耀。 5!S#}=f=
M%la@2SK=
某些赞成新修家谱的提出了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修谱可以凝聚海外炎黄子孙。历史家谱是有为寻根问祖提供依据的功能,已如前述。新修家谱是否也能发挥这方面的作用,不能一概否定,但起码这种功能在日渐弱化、淡化。随着改革开放的需要,大陆开门迎客,不少海外华侨、华人纷纷回大陆寻根谒祖,探亲访友。他们中绝大多数是早年从大陆出去的耄耋之辈,和大陆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思乡情绪迫使他(她)回"家",乃人之常情。但有些人回来后,又出去埋怨大陆的路不好走,上厕所不方便,酒店的服务态度不好等等,借机又把大陆攻击一番,但人家说的问题"实事求是";也有的带了很多东西回来,诸如衣服、手表、首饰,还有缝纫机、自行车(有的就是上海产的凤凰、永久牌自行车)、录音机、电视机等送给亲友,因为不好分配或受赠者不满意,弄得人家很尴尬,发出"胡归来"的感叹。而现在,大陆经济发展很快,物质也极大丰富,海外归来的人再也不用托运很多东西,倒令他(她)们犯愁的是买什么礼物好去送大陆的亲朋戚友。因此,说联络海外炎黄子孙,不是靠家谱作为纽带、桥梁,而要靠国家的强盛,靠综合国力的提升,靠民族的强大,海外华侨、华人才能昂首阔步地在世界各地行走,国家是海外华侨、华人永远的家。老一辈海外游子按照客观规律逐渐离开这个世界,他们的子孙后代的"祖宗观念"将愈来愈淡薄,再过若干年,家谱为何物,恐怕他们都不知道了。而有些明知根在大陆的"不肖子孙",他(她)们不但不寻祖归宗,反而断根"独立"。如祖籍福建漳州诏安太平镇白叶村的陈水扁,祖籍漳州南靖县书洋乡田中村的吕秀莲之流〔28〕。吕秀莲在任台湾省桃源县"县长"时,曾踏上回故乡之路,在先祖留下的古井边说:"我要喝一口故乡的井水,这叫饮水思源。"可她早已将她说过的话忘诸脑后了。 ?9O#b1f N
pZK 1G
在《中华谱牒研究》上有一篇钱杭的文章《谁在看谱?》〔29〕此文是接着梁洪生的文章《谁在修谱?》提出来的,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笔者非常赞成钱文的结论:"然而族谱到底是谁编辑的?到底是谁在'消费'这一产品?其实就是前面提到的族谱'生产者'自己,包括处在族谱'生产过程'每个阶段中的发起者、投资者、编撰者和修订者。正是这些族谱'生产者',出于种种目的为自己'生产',也由他们自己来'消费'的。"手头有两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来印证钱文的结论。一是〔望城〕《龙塘苏氏族谱》二十六卷(2000年武功堂铅印本),10册函装,纸质精良,印刷、装帧堪称上乘。纂修者是上海铁路局系统的一位退休干部,1948年由长沙考入京沪杭区铁路局。是谱为民国十五年(1926)龙塘苏氏七修族谱的增补本,增补"1926年至今子孙徙居各地已集之资料",大量的篇幅是纂修人为其祖父、父母撰写的祭文和自己八十寿庆的情况,包括"八十寿赞"、"寿庆志盛"、致寿词、答谢词、文艺演出,甚至包括剧目、演员情况,还有大量彩色照片,有一册之多,一族之谱几成一家之谱,这样的谱就是自己修给自己看的家谱。二是〔益阳〕胡氏十修族谱,1999年铅印本,纂修者是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一位退休教师。是谱前言中引用列宁语录"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用高尔基等外国文学家的话作为"补白"。第十二章是纂修者的夫人摘自六七十种报刊杂志的育婴抚幼的资料,"做合格的父母,养最好的后代",72个页码,占全书267个页码的27%,确属不伦不类,是对家谱"神圣"的一种亵渎。该族共有人口360多人,绝大多数是农民,且因修水库而迁徙益阳各地,按户摊派,每人10元,少数户拒交,"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不重视,不参予"(见该谱"编后记"),印了124本,用别人的钱,塞自己的私货,美其名曰:供族人参考。这样粗制滥造的家谱除了自己"欣赏",又有谁再去翻呢?! %'i_iF8.
IY8<^Q']
当代修谱者多开宗明义要以新思维、新方式修新谱,而实际情况多是沿袭成例,新旧杂糅,思路混乱。本来,谱牒是最不可信之典籍,主要在于编造世系,托宗造祖。在民国时期及其以前,有不少家谱纂修者还能坚持"信以传信,疑以传疑"的修谱原则,始祖或始迁祖断于可见之时,而当代一些主持纂修家谱、族谱的人,却反而攀援先祖,伪造世系,以资炫宗耀祖。如〔桃源〕华岩河刘氏四修族谱,2001年修竣。谱序曰:"刘氏家族历经四千三百余年,显于三代,著于春秋,盛于汉室",谓受姓始祖源明公"盘古神农后帝喾高辛氏之子帝尧陶唐氏即伊祁氏生",刘邦为第七十五世祖,刘备为第九十五世祖,至第一百五十世祖广传公,元配罗氏,生九子,继配杨氏,生五子,有八十一孙三百六十曾孙,"详考历朝子史诸书谱(普)天下之刘氏皆系马杨二祖妣之后裔也",这不是胡说八道吗?至于华岩河始祖汝彬公"自明洪武二年迁澧州慈利县第九度朱家港娶妣朱氏至八年又迁常德桃源县莫溪乡华岩河砖多坪立业",汝彬公何时从何地迁慈利,未作交待,又虚构了一个"远祖太英,岁进士","太英公不知出于何公之支,予欲往参订世次,奈力量不足,迨合族总联另命有志之士寻其根究其源",这还算实在,没有像有些纂修者随心所欲,生造出一些名字,把世系联系起来。该谱辑有历代刘姓皇帝、名人小传,林林总总,蔚为大观,真乃天下刘氏名人集于一册。《华岩河刘氏四修族谱》称刘氏源于黄帝轩辕氏,把华岩河刘氏从血缘上联系轩辕黄帝,这是绝不可能的。所谓"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是一种文化认同,并非从血缘上说的。中国的姓氏有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由于家庭的不断迁徙繁衍,分化聚合,即使同一个地区的同姓的不同团体或个人,互相之间也可能不存在任何血缘关系,更何况相距千万里的同一姓呢!慈利在明以前是苗蛮之地,居住在那里的人大都为土著少数民族。明初,慈利的苗民起义,被明朝政府派兵镇压,或遁迹山林,或远徙他乡,华岩河刘氏始祖在明洪武初年迁出,很有可能是起义失败后逃出来的"苗蛮"。该谱是如此,还有些谱叙世系源流更是荒诞不经。像这样修谱能敬宗收族,明辨亲疏,理清脉落,激励后人乎? 2HSFMgy
ja~Dp5
综上言之,笔者是不赞成新修家谱的,但并非主张数典忘祖。而是推崇将修家谱的热情转化成实际行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光大中华传统美德,也恪守做人的基本准则。 rQlQ^W$=?
9B;WjXSe
N?-ZvE\C
参考文献: "adic?5
1. 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谱例》 _b/zBFa%
2,4,8,14,27,29.中华谱牒研究,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11 1\UU"
3,15.梁启超.中国近百年学术史.十五.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北京:中国书店,1985 Li|~%E1
5,11.杨殿.中国家谱通论,图书季刊,1946(3):1~2 \-]tvgA~&
6.胡昭.湖南省志.第二十卷.新闻出版志.出版,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 u&c%L0)E&
7.伍新福.湖南通史(古代卷),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 lb}RPvQE
9.杨冬荃.家谱定义新说.中国谱牒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NBx5m+y@i
10.冯尔康.宗族制度.谱牒学和家谱的学术价值(代序).中国家谱综合目录,北京:中华书局,1997 2cQ~$
12,18.张国雄.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oa>Z.?_V
13,16,19,23,25.谭其骧.湖南人由来考.近代湖南人之蛮族血统.长水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RD)Vb$.B:
17.曹树基.湖南人由来新考,北京;历史地理(第九辑),1990 b\H&E{Gn|x
20.朱轼.朱文瑞公集.卷一.高氏族谱序 *A8*FX>\F
21.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二六.钜鹿姚氏族谱序 0\Jeyb2dl
22.文天祥.庐陵文丞相全集.卷八.跋李氏谱 )V>OND
24.谢华.湘西土司辑略,北京;中华书局,1959 T-STM"~%
26.宋平生.新发现的《韶山毛氏族谱》叙略及毛泽东家庭史事考订,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0(2) ReM]I<WuY
28.刘丽英.华声.根在海这边---台湾连氏、吕氏、陈氏宗亲闽南祖籍探秘,南方周末,2001-04-26 !idVF!xG
1Dhe!
n#
资料来源: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