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96阅读
  • 0回复

中国古代东宫官制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thinfo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9-08-21
    中国封建社会为教育、辅导、保卫太子,以保证皇 pQqbZ3]  
权长久承袭而专门设置的系列职官的制度。太子,亦称 dl:-k  r8  
皇太子,是承袭帝位的皇子。在封建社会册立太子,是 4e}{$s$Xx  
巩固皇权、稳定封建统治秩序的重要措施之一。太子所 :"VujvFX  
居之地称“东宫”,或“青宫”、“春宫”等。《诗• ) 9MrdVNv  
卫风•硕人》以东宫指太子,后世沿用。故太子系列的 o_sQQF  
官属称东宫官或宫臣。 7^Na9]PY  
  沿革 东宫官制度始建于殷周。《通典•职官•东 %Z7%jma  
宫官》载,当时有师、保、太傅、少傅。太傅、少傅使 vGMJ^q  
知君臣父子之道,师教之以事,保则慎其身。秦汉时,东 G,=F<TnI'  
宫官制度初具规模,属官有太子门大夫、庶子、先马(或 e{0L%%2K  
作洗马)、舍人;有詹事掌管太子家,设丞,辖太子率更、 i|S: s  
家令丞、仆、中盾、卫率、厨、厩长丞;还有太子宾客 L%XXf3;c  
赞相礼仪,规诲过失,但未作为官属。东汉时,太子太 lufeieW  
傅只管辅导,礼如师,不领官属。太子少傅则因无詹事 c" +zgP  
之设而既要管辅导,又要管理全部太子官属。若未有太 AWT"Y4Ie  
子,则设舍人隶于少府,其余皆撤。 M&f#wQ  
  晋朝的太傅、少傅总管东宫事。愍怀太子时置六傅, 8+>\3j  
后称三师三少,即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 88l,&2q  
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以后历代相承,但人数 NAJVr}4f  
多少不一。由晋至隋,詹事时省时置,一般均有家令、率 Q'K$L9q  
更令、仆三卿。隋朝省詹事,设门下坊、典书坊、左右 7W|Zq6p i  
卫等。唐朝除坊局沿隋制外,有太子宾客,詹事府统家 .S7:;%qL6  
令等三寺,左右率等十府。还有东宫图书馆,称崇文馆。 Pl78fs"L@  
  宋朝东宫官或以他官兼,或省或置,很不固定。开 +EkW>$  
始有由丞相兼师傅、参政兼太子宾客。始置侍读、侍讲, OipqoI2  
太子肄业的资善堂亦有翊善等官属。元朝六傅不常设, Uc&iZFid2K  
詹事院或称徽政院、储庆使司、储政院、宫傅府,时置 N wtg%;  
时撤。 j O8k6<l  
  明朝初置大本堂,储藏古今书籍,召四方名儒训导 RH[+1z8  
太子、亲王。太子居文华堂后,诸儒侍从,选才俊之士 f$F*3  
伴读。六傅无定员,无专授,除永乐时姚广孝专任太子 DDeE(E  
少师留辅太子外,终明世都是兼官、加官及赠官的虚衔。 =k{`oO~:9+  
统领府、坊、局的政事以辅导太子的是詹事,詹事府多 X?o( b/F -  
由他官兼掌。成化后,多以礼部尚书、侍郎由翰林出身 TH?9< C-C  
者兼任。嘉靖后期开始,出阁讲读每点其他官员充任,本 `78V%\  
府坊局成了翰林院迁转之阶梯。清朝詹事府有詹事、少 YQ]\uT>}&  
詹事,废置不一,并用满汉,只有笔帖式全用满人。康 z`U Ukl}T  
熙三十一年(1692),始选翰林官分侍皇子讲读,称入直 ziEz.Wn"  
上书房。乾隆二十二年(1757),始称总师傅。由于雍正 ;*cLG#&'M  
后不立太子,詹事府只掌文学侍从。本府坊局只为翰林 ;#k-)m%  
升迁作准备,并无实职。 >e&:`2%.  
  作用 设置东宫官制的作用,主要有:①从各个方 q4 k@l  
面确保太子从小受到诗书礼义忠孝等教育,辅导他“进 KMK`F{  
德”、“修业”,使其成为礼仪规范合度、有丰富的从 lmCZ8 j(FF  
政知识、才德均足以君临天下的储君。东宫官教育太子 my.`k'  
的内容很多。以明朝为例,除讲授各种礼乐典章制度外, wts:65~  
还要轮番进讲《尚书》、《资治通鉴》等,讲解朝廷对 ^]c6RE_  
各种大政的处理,讲说民间利害、田里稼穑诸事,以及古 9'~- U  
今孝悌忠信文学材艺诸故事。进讲内容要先经内阁审阅, )g1a'G  
呈皇帝览准。有时则由天子钦定诸如《储君昭鉴录》、 xi'>mIT  
《文华宝鉴》等文献,命讲官进讲。  u\e\'\  
  ②  辅助太子。使其能顺利继承皇位。如汉高祖因 A}VYb:u/  
太子有商山四皓为宾客而不易太子;唐太宗偏爱魏王,引 LLAa1Wq  
起廷臣疑虑,太宗特派魏徵辅太子以杜流言。六傅还往 K`KLC.j  
往是皇帝托孤之臣。太子被册立以后,即成为储君、副 ">jwh.  
主,可以直接担任宰相、统帅一类要职;当皇帝外出时, MBr:?PE7  
由太子“监国”,即留守宫中处理国家政务。这时,东 !dcwq;Ea  
宫官在政务处理上亦要起辅助作用。 r64u31.)  
  ③  六傅等东宫官衔常常成为加官、赠官的荣誉职 gPC@Yy  
称或翰林迁转的准备,授予东宫官衔,可起奖励、明升 B5am1y{P#  
暗降、调剂平衡等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缓和统治阶 !sSQQo2Sv  
级内部权势斗争的一些矛盾。 xyHejE}  
  特点 历代的东宫官制度均有具体规定,但实际上 GR4?BuY,  
设置情况,人员配备,权势大小,均视太子的情况而转 q!,zq  
移。若无太子,系列属官皆撤。若太子失宠,东宫官属 QP I+y8N=  
配备较弱,常受打击排挤,否则反之。 ni CE\B~  
  在宗法制的封建社会里,太子为“天下本”,太子 @$@mqHI}  
的有无、废立,直接影响政局和人心的稳定,太子的素 I=DLPgzO9  
质关系着王朝的盛衰与皇族政权的连续性。对太子的培 ;."<m   
养历来备受朝廷内外的重视,对太子官的选任委派特别 e,1u  
慎重,一般均精选四方名儒、经世名臣、勋旧大臣担任, . 5HQ   
并选才俊之士作伴读。太子对诸傅如事师之礼。东宫官 > R^@Ww;|q  
有的品秩虽不高,不握实权,但具有殊荣。 5CYo7mJ6+  
  东宫官制度的建立,形成了以太子为核心的权力体 D}mL7d1  
系。东宫官一般不直接议论朝政,但对太子,以及对他 >O`l8tM  
日国政有重大影响。太子即位后,太子官往往以东宫恩 nn~YK  
而成为重臣。宫廷发生派系纠纷时,东宫官亦常被卷入, LC69td&  
甚至成为牺牲品。这种情况使最高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GUp;AoQ  
更加复杂。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