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36阅读
  • 0回复

北朝胡人改汉姓表(选自《魏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余策忠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0-08-24
自古天子立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则以家与谥,官有世功, O6].*25  
则有宦族,邑亦如之。姓则表其所由生,氏则记族所由出,其大略然也。至于或自 =\{\g7  
所居,或以国号,或用官爵,或用事物,虽缘时不同,俱其义矣。魏氏本居朔壤, &Z^ l=YH,  
地远俗殊,赐姓命氏,其事不一,亦如长勺、尾氏、终葵之属也。初,安帝统国, !JBae2Z  
诸部有九十九姓。至献帝时,七分国人,使诸兄弟各摄领之,乃分其氏。自后兼并 |~<N -~.C  
他国,各有本部,部中别族,为内姓焉。年世稍久,互以改易,兴衰存灭,间有之 wLV~F[:  
矣,今举其可知者。 0W^dhYO  
    献帝以兄为纥骨氏,后改为胡氏。 a8AYcE b  
    次兄为普氏,后改为周氏。 y]e>E  
    次兄为拓拔氏,后改为长孙氏。 y}08~L?2  
    弟为达奚氏,后改为奚氏。 +1 eCvt:,  
    次弟为伊娄氏,后改为伊氏。 #2xSyOrmf  
    次弟为丘敦氏,后改为丘氏。 pe&UQ C^  
    次弟为侯氏,后改为亥氏。 o0z67(N&g  
    七族之兴,自此始也。 ~2_lp^Y  
    又命叔父之胤曰乙旃氏,后改为叔孙氏。 #Tp]^ n  
    又命疏属曰车焜氏,后改为车氏。 ?HHzQ4w%{  
    凡与帝室为十姓,百世不通婚。太和以前,国之丧葬祠礼,非十族不得与也。 #< CIFVH  
高祖革之,各以职司从事。 hh.Q\qhubB  
    神元皇帝时,余部诸姓内入者。 YT yX`Y#  
    丘穆陵氏,后改为穆氏。 KhM.Tc  
    步六孤氏,后改为陆氏。 . \5$MIF  
    贺赖氏,后改为贺氏。 "<l<& qp  
    独孤氏,后改为刘氏。 .`C V^\  
    贺楼氏,后改为楼氏。 cBEHH4U  
    勿忸于氏,后改为于氏。 hG Apuy  
    是连氏,后改为连氏。 YL5>V$i  
    仆兰氏,后改为仆氏。 Gq]d:-7l  
    若干氏,后改为苟氏。 M#0 @X  
    拔列氏,后改为梁氏。 V-vlTgemwc  
    拨略氏,后改变为略氏。 ]*ov&{'  
    若口引氏,后改为寇氏。 T"W9YpZ  
    叱罗氏,后改为罗氏。 .5g}rxO8  
    普陋茹氏,后改为茹氏。 ?~)Ak`=  
    贺葛氏,后改为葛氏。 BW71 s  
    是贲氏,后改为封氏。 @+dHF0aXd  
    阿伏于氏,后改为阿氏。 '49L(>.  
    可地延氏,后改为延氏。 @ta?&Qf)  
    阿鹿桓氏,后改为鹿氏。 AP ;*iyQ[  
    他骆拔氏,后改为骆氏。 Nu+wL>t  
    薄奚氏,后改为薄氏。 lWlUWhLnP  
    乌丸氏,后改为桓氏。 ) MBS  
    素和氏,后改为和氏。 CK Mv7  
    吐谷浑氏,依旧吐谷浑氏。  wQw-:f-  
    胡古口引氏,后改为侯氏。 ?w8p LE~E  
    贺若氏,依旧贺若氏。 =N;$0 Y(g  
    谷浑氏,后改为浑氏。 8L{$v~+  
    匹娄氏,后改为娄氏。 HIrEv  
    俟力伐氏,后改为鲍氏。 gb9[Meg'  
    吐伏卢氏,后改为卢氏。 X -v~o/r7  
    牒云氏,后改为云氏。 { $X X  
    是云氏,后改为是氏。 jPj 2  
    叱利氏,后改为利氏。 G+fd.~aGE  
    副吕氏,后改为副氏。 B0S8vU  
    那氏,依旧那氏。 5UPPk$8 `  
    如罗氏,后改为如氏。 v^;-@ddr  
    乞扶氏,后改为扶氏。 Cv0&prt  
    阿单氏,后改为单氏。 VVgsLQd  
    俟几氏,后改为几氏。 8g-P_[>  
    贺兒氏,后改为兒氏。 SHytyd  
    吐奚氏,后改为古氏。  7N!tp,?  
    出连氏,后改为毕氏。 { ( _B  
    庾氏,依旧庾氏。 9e0C3+)CY  
    贺拔氏,后改为何氏。 0S%tsXt+  
    叱吕氏,后改为吕氏。 G`9cd\^  
    莫那娄氏,后改为莫氏。 (s5<  
    奚斗卢氏,后改为索卢氏。 w/?nUp  
    莫芦氏,后改为芦氏。 fEx+gQW_  
    出大汗氏,后改为韩氏。 oNiToFbQu  
    没路真氏,后改为路氏。 |\i:LG1  
    扈地于氏,后改为扈氏。 -3C* P  
    莫舆氏,后改为舆氏。 9`)w@-~~  
    纥干氏,后改为干氏。 ) j{WeG7L  
    俟伏斤氏,后改为伏氏。 * i=?0M4S  
    是楼氏,后改为高氏。 4w;r l(s  
    尸突氏,后改为屈氏。 &:;/]cwj  
    沓卢氏,后改为沓氏。 @4G.(zW  
    嗢石兰氏,后改为石氏。 P@gu~!  
    解枇氏,后改为解氏。 ;J,,f1Vw  
    奇斤氏,后改为奇氏。 5QqJ I#4~  
    须卜氏,后改为卜氏。 w,M1`RsK  
    丘林氏,后改为林氏。 3Ew"[FUs  
    大莫干氏,后改为郃氏。 gE-w]/1zD5  
    尔绵氏,后改为绵氏。 z4%Z6Y  
    盖楼氏,后改为盖氏。 %4|n-`:  
    素黎氏,后改为黎氏。 `@u+u0  
    渴单氏,后改为单氏。 w*&n(zJF>  
    壹斗眷氏,后改为明氏。 y]z)jqX<  
    叱门氏,后改为门氏。 zVc7q7E  
    宿六斤氏,后改为宿氏。 '-nuH;r  
    馥邗氏,后改为邗氏。 }\`-G+i{W  
    土难氏,后改为山氏。 6]@|7|N>X  
    屋引氏,后改为房氏。 )"pxry4v7J  
    树洛于氏,后改为树氏。 <WHs  
    乙弗氏,后改为乙氏。 H/^TXqQ8  
    东方宇文、慕容氏,即宣帝时东部,此二部最为强盛,别自有传。 }0Kqy;  
    南方有茂眷氏,后改为茂氏。 "dLMBY~  
    宥连氏,后改为云氏。 Il&"=LooZ  
    次南有纥豆陵氏,后改为窦氏。 mP5d!+[8  
    侯莫陈氏,后改为陈氏。 #8Id:56  
    库狄氏,后改为狄氏。 }TX'Z?Lq  
    太洛稽氏,后改为稽氏。 y_7XYT!w  
    柯拔氏,后改为柯氏。 TgQ|T57  
    西方尉迟氏,后改为尉氏。 Q,,fDBN  
    步鹿根氏,后改为步氏。 vRb(eg  
    破多罗氏,后改为潘氏。 {HRxyAI!  
    叱干氏,后改为薛氏。 l=-d K_ I?  
    俟奴氏,后改为俟氏。 :DX/r  
    辗迟氏,后改为展氏。 .k:&&sAz  
    费连氏,后改为费氏。 l~6SR  
    其连氏,后改为綦氏。 c;~Llj P  
    去斤氏,后改为艾氏。 TNPGw!  
    渴侯氏,后改为缑氏。 fN*4(yw  
    叱卢氏,后改为祝氏。 yA>p[F  
    和稽氏,后改为缓氏。 5$"[gdt)T  
    冤赖氏,后改为就氏。 $5"-s]  
    嗢盆氏,后改为温氏。 ohtn^o;C}  
    达勃氏,后改为褒氏。 eP'kY(g8   
    独孤浑氏,后改为杜氏。 . ;@) 5"  
    凡此诸部,其渠长皆自统众,而尉迟已下不及贺兰诸部氏。 l'{goyf  
    北方贺兰,后改为贺氏。 C<=p"pWw  
    郁都甄氏,后改为甄氏。 .-26 N6S  
    纥奚氏,后改为嵇氏。 |2&mvjk@H  
    越勒氏,后改为越氏。 7<Js'\Z  
    叱奴氏,后改为狼氏。 -Jrc'e4K  
    渴烛浑氏,后改为味氏。 0|Ft0y`+  
    库褥官氏,后改为库氏。 dZYJ(7%  
    乌洛兰氏,后为兰氏。 4wD^?S!p  
    一那蒌氏,后改为蒌氏。 CKt~#$ I%  
    羽弗氏,后改为羽氏。 p;Ok.cXVp  
良公三十七代孙,大冶宫台山镐公后裔,:1良→2升→3侃→4晏→5爱→6懃→7籍→8珍→9程→10仲举→11四十一→12元章→13国华→14百三→15铎宗→16德五→17高二→18胜七→19辛四→20秀三→21志仁→22伯良→23镐→24应安→25兴正→26文魁→27希卿→28孔徒→29道扬→30世遗→31作贡→32师汉→33隆棻→34正楷→35延壬→36锦香→37策忠。字派:文希孔道,世作师隆,正(名)延锦策,昌盛显荣,敦原济美,万纪咸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