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州郡沿革: =su]w2,Iy
徽州新安郡军事,《禹贡·职方氏》:扬州之南境。春秋时属吴。吴亡属越。越灭属楚。秦并天下,置黟、歙而县,属鄣郡。汉武帝元封二年,改鄣郡曰丹阳。而使都尉分治于歙。成帝鸿嘉二年,以黟为广德王国,立中山宪王弟孙云客于此。三年薨,无子,地入于汉。平帝元始二年,复以为广德王国,立广川惠王曾孙伦为王,传子赤。王莽篡位,贬赤为公,明年废。而改黟曰愬卤。 1!1!PA9u
光武中兴,复为黟。 &<3&'*ueW
献帝建安十三年,吴王孙权遣威武中郎将贺齐定黟、歙。分歙为始新、始定、黎阳、休阳,并黟、歙为六县。遂割于丹阳,置以为新都郡。其后避嗣主孙休讳,改休阳为海宁。 ,
sjh^-;
晋武帝太康元年,平吴,以黟之广德故国为广德县,隶宣城郡【何承天《宋志》称:广德,汉旧县。沈约以为二。汉志并无之,疑是吴所立,按《吴志》:吕蒙领广德长。《吴录》:张纯补广德令。则广德在吴为县矣!然不知所属,至晋乃显隶宣城云。】,改新都郡曰新安。改新定县曰遂安。 [Wi1|]X"G
宋大明八年省黎阳,并入海宁,止领县五。 xwi\
梁武帝普通三年,割吴郡之寿昌来属,复为六县。自秦汉鄣丹阳及吴新都、晋新安皆隶扬州。 GIyF81KR 3
宋孝建元年分扬州之会稽、东阳、新安、永嘉、临海吴郡为东扬州。字后或并或分。 [;A[.&6
梁元帝承圣中,分海宁、黟、歙三县,更置黎阳,合四县,立新宁郡,与新安并正,属扬州。 v+G=E2Lhv
陈省新宁郡及黎阳县,而新安复属东扬州【《祥符经》云:天嘉三年,省新宁郡。按《陈书》:天嘉四年以新安、新宁八郡置东扬州,则三年初,未尝省,要是陈省之耳!】, %<0eA`F4
隋开皇九年改郡为歙州,改始新县曰新安县,又并遂安及梁所割吴郡寿昌未属者皆入新安县以隶婺州。于是县之存者:黟、歙、海宁三县,而州治黟。 :o46rBs
仁寿三年,取婺州之新安并复立遂安,以隶睦州。于是,二县故地迄今不复。今严州、淳安、遂安是也。 cPDQ1qre!
大业初,复以歙州为新安郡,治休宁。义宁中治歙。 I%j_"r9-I
武德元年,例改郡为州,太守为刺史。 bD^b
四年,越国公纳款,于是,因其境土以歙州为总管府,使持节。总管歙、宣、杭、睦、婺、饶等六州诸军事。未几,改命王雄诞为使,总管歙、睦、衢三州。 0@I S
七年二月,例改都督府。 .8(OT./
贞观元年,罢都督府。 F+m }#p
永徽五年,析歙县置北野县。 `d7n?|pD
开元二十八年正月九日,析休宁置婺源县。 rf~Y6U?7
永嘉元年,盗方清陷州,州民拒贼,保休宁之山险。 WOzf]3Xcj
二年,贼平,因析置归德县,又以平方清,因其垒析黟及饶州之浮梁置祁门县。又以宣州旌德寇王万敌平,析歙之古华阳镇置绩溪县。而北野、归德二县至大历五年省。于是,州复统六县。 [e[<p\]
元和六年九月升上州,自罢督府后,或隶扬、润二州,或属浙江、江西道节度及宣歙观察团练使。 wLc4Dm*V
天祐二年,刺史陶雅以杨氏承制拜歙婺衢睦四州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唐亡,吴杨氏、南唐李氏相继有之。 ZKHG !`X0
皇朝(宋)开宝八年下江南,于是,复得其职贡于天子,隶江南东路,为望。 Mmpfto%i
宣和三年五月二十四日诏改歙州为徽州。 y@0E[/O
境土: :#@ = B]
郡境在京师之东南,统县六:曰歙;曰休宁;曰祁门;曰婺源;曰绩溪;曰黟县。始汉末,以古黟、歙二县分为新都郡,地广大,后又稍割之。 QQWadVQo
盖古歙县地之在今(宋朝)者为歙、为休宁、为绩溪、为婺源、为严州之淳安、为遂安。 0a80 LAK
古黟县之地在今(宋朝)者为黟、为祁门、为广德军之广德、为建平,凡三郡十县。今所存者,唐歙州新安郡之境而已,非复汉之新都也。然在唐犹号大州,凡东西广长四百一十九里,南北二百八十里。 n{6G"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