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祖上口传,600多年前的“洪武赶散”年间,苏州阊门余龙、余虎兄弟二人随着数万甚至更多苏、松、湖、嘉、杭五府百姓离乡背井,挑着箩筐,带着妻儿沿着京杭大运河北上迁徙至淮安北乡落户耕种繁衍,渐形成苏北余庄。先祖原修谱流传,但因故失传已无法再续。为正道明序,今由淮北余庄族长牵头,于公元一九九零年元月二十七日(庚午年春节)邀附近几支余氏宗族部分长者及社会名士相聚,共同忆续余氏族谱。现据记忆排出“克”以上十代排辈用字及各支世系,并再拟十字为“克”辈后十代的排辈用字,均附于后。 JK[7&C-O
又:公元二零零九年五月运河西黄码许庄又一支余氏族人认祖归宗,实乃万幸。 9FJU'$FN
|`:Uww+3
=_.Zv
auL?Hb
江苏淮安北乡余氏族谱 ;uR8pz e
b$.N8W%
执笔:(余庄)余德云 P%%Cd
联系电话:13852347392 邮箱:1581216941@qq.com xinxingydy@163.com 2{@:
:JZ
原稿:公元一九九〇年元月二十七日(庚午年春节) ed>_=i
修订:公元二〇一五年夏 y~p7&^FeR
淮 安 北 乡 大 奶 庙 余 氏 族 谱 _3hCu/BV
(一) 姓名起源 余姓起源有四:(摘自《族谱录》网页) cs~
}k7><
\=,+weGw@
⒈来源于祖先由余名字中的“余”字演变而来。相传,其远祖黄帝数传至周武王,有子叔虞,被封于唐,后来其子又移封于晋,为晋侯。叔虞裔孙晋哀公,生子由余,避乱于西戎。后来出使秦国,见秦穆公,深为折服,遂拜为上卿。秦穆公有了由余的辅佐,一举灭掉西戎十二国。成为西方盟主。由余去世以后,他的子孙便以余为姓,以示出自这位名贤之后,并以此来纪念自己的祖先。 fs~n{z,ja%
⒉出自大禹之后。夏朝时,夏主少康的庶子无余被封为越王,无余的子孙中也有人以他名字中的余为姓。 v8-F;>H
⒊出自大禹的第三子空(又名罕),被封为余度王(一说余庆王),其后代以祖先爵号为姓。 H\^5>ccU>V
⒋春秋时,齐国有人以“余丘”为姓,后来又简化成余。 od?Q&'A
HmRwh
(二) 迁徙分布 (摘自《族谱录》网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