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zDSW5
“莆田的刘胡兰”余克萍 Z5wQhhH
6b` Jq>v
时间::2012-06-14 栏目: 莆田人物 编辑: 莆田文化网 fD_3lbiL(
? )IH#kL
;U tEHvE*
V j)"?|V
余克萍是一位在白色恐怖环境里,长期坚持地下斗争的坚强女性,一位将生死度外,唯忠党的真正共产党员,一位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的巾帼英豪。 [P)](8nR[
xw1,Wbu]
为翻身,投身革命跟党走 B(-F|q\
>Bm>/%2
余克萍,荔城区长寿街人,1909年出生在一个贫民家庭。因无钱上学,是个文盲。长大后,由媒婆介绍,找了户经济较好的家庭。婚后,方知丈夫不务正业,是个吸毒者。为吸毒,丈夫不但打骂她,且变卖家产。克萍忍无可忍,就与丈夫彻底决裂,回娘家居住。当时,她父兄已过世,一家老小仅靠嫂子四出肩挑维持生计,贫困极了。 QYBLU7
RC/&dB
1935年,国民党当局办夜校,克萍代替她嫂子进夜校学习。当时,莆田地下党也在夜校开展工作。他们了解余克萍的苦难经历后,就常接近她,启发她提高觉悟。克萍由于亲身经历懂得穷人要解放,妇女要翻身,就必须跟着共产党闹革命。她即于1936年脱产参加地下工作,当地下交通员。 _B}QS"A
FQMA0"(G$
不久,党组织安排余克萍到黄石一带工作,住在黄五姐家(五姐系苏华亲姐姐,借开设产科诊所,设地下联络站)。余克萍高兴得很,即刻学织布、接生及缝纫。她努力工作,极力协助五姐建好联络站。 `-rtU
MY&?*pV)
抗战爆发后,1938年下半年,中共莆田县委利用统战关系控制并发展中共领导的抗日农会,使平原片的抗日农会搞得有声有色,成为全县的榜样。余克萍负责发展妇女会员,她起早摸黑,走村串户,访贫问苦,以身说法发动妇女,效果很好。她为发展妇女会员,实行减租,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做了大量工作。 `zcpaE.@
Sa6YqOel@
在党的教育下,余克萍经过严峻的地下斗争考验后,于抗日战争初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9年8月、9月,余克萍还参加了中共闽南特委在宁里举(里)办的抗日干部培训班。学习后,她要全身心地投入革命斗争中去,把地下联络工作做好。 fhQ N;7
}GGH:v
为革命,出生入死闯八方 ?kc,}/4
`&A-m8X
余克萍赤心向党,舍生忘死干革命。在她担任省、市、县的地下机密联络员的12年中,一直敢于挑重担,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无数次出没于山野沿海,穿行于城乡内外,爬高山峻岭,行羊肠小道;无数次冒着生命危险,出生入死顺利完成党交给的重要联络任务,从无一次失败或发生意外,备受褒扬。 of.=n
DzvGR)>/
1943年12月,中共福建省委南迁闽中后,余克萍担任省委交通员。她四处奔波,极力协助苏华打通路线,以沟通省委与各地党组织的联系,能及时地指导全省抗日反顽的斗争。1944年3月,余克萍只身往南平带祝增华、蔡敏等人安全到闽中的省委机关驻地,为省委主力纵队南下闽中作了必要的准备。 "1$hfs
=)XC"kUp
抗战胜利后,1945年12月,苏华又奉命进入福州开展工作。余克萍在苏华的具体领导下,协助苏华在福州迅速建立一批可靠据点,接待、掩护各地来往干部,为游击队输送人员和转运武器物资等。1946年2月又协助掩护省委书记曾镜冰等同志在福州召开福建省委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举行的首次重要会议。1946年11月,苏华又掩护曾镜冰等秘密回到闽北。省委机关北迁后,余克萍回到黄石五姐处,在莆田平原一带活动。 ?|we.{
*ps")?tlC
1947年6、7月间,闽中游击纵队在戴云山区,被国民党军重兵“围剿”惨遭失败。在这紧要关头,余克萍的联络任务更艰难。她晓宿夜行,出生入死,一次次避开危险,躲过劫难,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联络任务,为保卫纵队突破重兵包围,到达安全地区贡献力量。 c5tCw3$t
p\/;^c`7
忠于党,铁窗烈火炼真金 S4(lC%$|
OX)[?1m8
戴云纵队失利后,莆田更陷入白色恐怖之中,全县共产党员、游击队员和家属及革命群众被捕数百人,党组织活动几乎陷于停顿。余克萍临危不惧,坚持活动。她在新厝的厝柄村租了一个稻草间,以接生、裁缝为掩护建立了地下联络站。1948年的一天,因新度甲长告密,国民党军警就立即抓她审查。他们用辣椒水灌,用竹杠子压,把余克萍打昏过去又用水泼醒,但余克萍严守党内秘密,闭口不言。伪军警一无所获,就将她秘密押回县城,严密看守。 Q68q76
Q+'QJ7fw'|
在牢狱里,余克萍被多次提审,每次都经受重刑拷打,次次都被打得死去活来,昏过去后又被水泼醒。全身遍体鳞伤,伤痕累累,伤痛至极。但她已把生死置之于度外,始终守口如瓶。 F2RU7o'f.
$&iw (BIq
伪军警从其他渠道得知余克萍是地下党省委机要交通员后,采用残酷手段,加紧逼供。这些魔鬼竟把克萍放在水缺里用水煮,水缸下的火越来越猛,水缸里的水越来越热,加上又是在狭小的水缸里一点都不能动,任其烫烧。克萍的全身都全被烧肿了,被打破的地方更是血肉模糊,剧痛难当。但她仍视死如归,坚贞不屈,横眉冷对,一声不吭。她经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酷刑。她的身体本来已被摧残得非常虚弱,水缸温度升高后不久就被烫昏过去。在余克萍这位坚强女性面前,敌人仍得不到口供,只得把她拉出来。但是敌人仍不死心,又想出毒计。于1948年年底的一天,在山上挖了个坑,把余克萍放在坑里,在她周围填满石灰,再次逼供。克萍身上的伤口触上生石灰后痛入心髓,敌人又不断地浇水,填高石灰,再浇水,奄奄一息的余克萍虽有钢铁般的意志,却也是父母所生的血肉之躯。她到底是被生石灰浇水后活活烧死的还是被活埋而死的,实在难以分清。但她死得壮烈,死得光荣。她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意志,使残暴如禽兽的军警们也胆战心惊,如丧家之犬怏怏而去。余克萍牺牲时年仅39岁。 zDO`w0N
7R`:^}'>
余克萍为革命无私奉献宝贵生命的革命精神,教育了闽中几代青年,人民群众赞誉她为莆田的刘胡兰。现在,余克萍的墓名镌刻在莆田市的闽中革命烈士陵园的纪念碑文里,与青山永存,与日月同辉。她永远活在闽中人民和广大妇女心中! (林碧兰) \d#|n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