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中英(1899-1983):成都第九任市长,原名余烈,号兴公,四川郫县人。早年在旧政权时期曾任军政职务,五十年代始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协四川分会副主席。工书法,善丹青。早年书法曾受教于赵熙,绘画及篆刻曾得齐白石亲授。书法作品曾参加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 。 KSs 1CF'i
清末考入四川陆军小学,未及毕业,民国成立,转入四川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在川军中任职,直至团长。抗战初期,随刘湘率川军出征,后任川康绥靖公署副参谋长。 ),@f6](
1940年任成都市长,任职期间,他请著名雕塑家刘开渠重塑原春熙路孙中山先生铜像和屹立在东门城门洞象征川军抗日将士的无名英雄像,办起了本市第一家公立医院,创立了本市第一所市立中学和多所中心国民学校。在他的倡议和支持下,开办了由牛市口至茶店子一线的私营公共汽车,修建了自来水厂 Yq'4e[i
>`V}U*}*H
余中英作品 3"
Vd==oK~
等,对市政建设颇有建树。后因“市中”学潮事件,余中英处置不当,受到社会各界谴责,遂与警察局长方超一同引咎辞职。 'u[%}S38
1949年夏,参加过黄花岗起义的老同盟会员、曾任四川督军的熊克武领导的川康渝民众自卫委员会经西南军政长官张群批准成立,余中英任常委。后四川省主席王陵基指控该会有反蒋投共嫌疑,报请行政院长阎锡山电令撤销。该会遂转入地下,继续从事策反起义,迎接解放工作。 *:_~Nn9_R;
1961年,余中英被安排为四川省文史馆馆员,继又特邀为省政协委员。 18!VO4u\I
1983年10月21日病逝,享年85岁。 |KG&HN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