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35阅读
  • 3回复

滇陕豫鄂民族文化和祖先崇拜观念考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thinfo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9-07-20
一、考察起因 |&o1i~Y  
nv2Y6e}dG  
为了学习兄弟省文化工作的成功做法,借鉴先进的经验,促进五指山市黎峒大观园(暂名)的建设,由省民宗厅牵头,五指山市和省民族研究所派员参加,今年6月23—30日对云南、陕西、河南、湖北有关民族文化与旅游业发展、拜谒先祖与祭祖设施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考察。 pr>K#@^  
{t;Q#Ou.  
二、云南民族文化与旅游业 a`~$6 "v  
Y~,[9:SR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省,有二十多个世居少数民族。二十多年来民族文化与旅游业成功结合,云南已成为国内外闻名的民族文化旅游胜地。 WvAl!^{`  
bqS*WgMY-  
国内外人士赴云南旅游主要目的地有大理(白族)、丽江(纳西族)、石林(彝族)、西双版纳(傣族)、香格里拉(藏族)等。云南主要旅游点几乎都与民族文化有关。 V<\:iNXX{  
>Cb% `pe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云南为了更好地展示民族文化,让游客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云南民族风情全貌,还兴建了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村等。 r&o%n5B  
$B2* x$  
本次重点考察了云南民族村、民族博物馆、彝族聚居的巍山古城、白族聚居的大理等地。 VtZ  
gG*O&gQY  
云南民族村基本做法和发展目标 r\'3q '7p  
+ulX(u(,  
紧紧围绕“传承、弘扬民族文化”主线,集中展示云南各民族文化风情,在这里可大致了解云南一些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UN%P2>^1  
6X7r=w  
园区占地1250亩,于1992年开园。已建成了傣、彝、纳西、佤、基诺、布朗、拉祜、白、藏等21个村寨和一个“摩梭之家”以及民族演艺厅,民族团结广场等表演场所。 o:f=dBmoX  
;yBq'_e3  
到2006年底,累计接待游客1938万人次,旅游收入5.1亿元,上缴税收6472万,实现净利润7478万元。 H+zQz8zMC  
hy W4=  
被国家民委等部门评定为“民族文化基地”。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旅游景区。 zw\"!=r^  
WuSRA<{P  
云南民族村正在进行二次创业、发展,主题形象是:民族文化欢乐园、休闲度假目的地,全力争取成为5A级景区。 A5ktbj&gy<  
F] M3/M  
三、云南民族文化旅游的特点 */O6cF7  
!%T@DT=l&  
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 6CY_8/:zL  
s8 .oS);`  
在全国起步最早。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已起步。 J[VQ6fD%  
+qzsC/y  
规模大,面广,参与的民族多。 WiPMvl8  
s49 AF  
大手笔、大制作。如目前楚雄州正在全力推进的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项目的建设,按照民族文化旅游区进行规划,集中表现彝族历史文化,总占地面积为2600亩,预计总投资为16亿。 h %MPppCEa  
A4%0  
与其他旅游资源结合的十分充分。云南除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外,还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特殊的地理地貌等,云南民族旅游与其结合的天衣无缝。 PuUqWW'^  
@-!w,$F)%d  
四、中华民族祖先崇拜观念 ]9;WM.  
ug UV`5w   
我国各民族,祖先崇拜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信仰。 hj0uv6t.c  
QsI$4:yl  
从中华民族总体上,各民族都能接受自己是炎黄子孙的观念。 -kQ{~"> w  
r95$B6  
从每个民族个体上看,又都有自己所崇拜的祖先。 u) fbR  
4y%N(^  
各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的祖先崇拜与对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崇拜两者不仅不矛盾,而且相辅相承,这与中华民族多源一体理论完全一致。 }IEYH&4!  
3#0nus|=S  
祖先崇拜观念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mmI] pC  
:~U1JAs$  
UI>-5,X  
彝族土主庙 SQa.xLU  
v_)cp9d]  
巍宝山在县城东南约10公里处,海拔2509米,山势雄伟,气势磅礴。唐时为南诏国的发详地。 \!z=x#!O$  
K& 2p<\2  
南诏土主庙坐落巍宝山北面山腰。建于唐代,内祀南诏开国主细奴逻等。后该庙因战乱遭破坏,清光绪年间重修。 u+th?KO`  
q w|M~vdm  
2000年被云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p B?a5jpA  
Ldt7?Y(V(  
2004年,为了维修和扩建,由巍山县彝学会倡仪,展开南诏王土主庙宣传性募捐活动。宣传活动迅速得到全国彝族人民的支持和响应,收到捐款七百多万元。 A 7DdUNR  
K2:r7f  
2006年底维修扩建完工。总投入725万元。原一院式改成三进两院式。面积也大大增加。 .$v]B xu  
Q7c_;z_  
2007年3月26日(农历二月初八),在南诏土主庙举办了维修扩建竣工典礼暨开光祭祖等系列活动,王天玺(原《求是》杂志社总编)、李桂英(云南省人大主任)、冯元蔚(四川省政协主席)、禄文斌(贵州省人大主任)等参加了活动。 $V`O%Sz  
b39;Sv|#  
Arfq  
河南桐柏祭盘古 |nU:  
4_r8ynq{z  
2006年,河南桐柏盘古文化申报参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获得了成功。同时,桐柏县还投资一千多万元,建设了盘古村、盘古开天雕塑、盘古庙,对民俗文化、盘古文化进行全面的挖掘和包装,使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 ;CAB.aB~  
)2rI/=R  
2006年10月30日(农历九月初九),在代表全国56个民族的56响礼炮声中,庄严、肃穆、盛大的全球华人首次祭祀盘古大典在中国盘古之乡桐柏县盘古祖殿举行。 {"{J*QH  
T("Fh}  
来自美洲、欧洲、亚洲及港澳台地区的文化界、商界的有关领导和数万人参加了拜祖大典。 K<+AJ(C  
|l)Oy#W  
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万国权、孙孚凌、王文元等发来了贺电。 6{+~B2Ef  
\V: _Zs  
参加拜祖大典的联合国人力资源开发PMS高级顾问、世界人民友好协会副主席官保辰升,民进党前主席许信良先生,新党前主席谢启大女士,河南省人大副主任吴全智,河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姚如学等华人华侨代表依次向盘古塑像敬献花篮,祭拜者代表一一上香拜祖。与会代表还向盘古敬献了五岳圣土和阿里山圣土等。 #NL1N_B  
L{gFk{@W  
祭祀盘古大典由南阳市人民政府、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主办,桐柏县人民政府、世界华商经济年鉴杂志社、中国民协盘古文化专业委员会承办。南阳市市长黄兴维诵读了祭盘古文。民进党前主席许信良还宣读了桐柏县将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定为全球华人祭祀盘古。 dc lJ  
Y{p *$  
"aa6W  
新郑黄帝故里 "_q5\]z\O  
K5 w22L^=+  
新郑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出生地、创业和建都之地,至今在新郑市境内还有大量黄帝文化遗址。市区的黄帝故里祠是轩辕黄帝出生地。 Nw|Lrn*h!  
5#2vSq!H  
国家4A级景区。 +Z{ 4OJK  
Q&F@[k  
2006年4月1日以来,新郑市免费开放黄帝故里,供炎黄子孙们拜祭。 #lct"8  
crhck'?0  
1990 年至 2007年,先后由新郑市人民政府和郑州市人民政府举办了14届炎黄文化节,每年都有大批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寻根拜祖,尤其是 2003 年10月,来自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数千名客家人代表在黄帝故里举行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中原寻根”拜祖大典,标志着郑州新郑的黄帝故里走向世界。 ;UWdT]>!?  
_<3:vyfdC  
+Oyt   
陕西黄帝陵 D#k>.)g  
?Z14l0iZ%d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的桥山之巅。 8KAyif@1::  
'wQ=b  
黄帝陵沮水环绕,山环抱,古柏参天,四季青翠,环境幽雅。山下有大路可通山顶直至陵前。祭亭中央的高大石碑上刻有郭沫若题“黄帝陵”三个大字。 -l,ib=ne  
[I^SKvM  
祭亭后的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四字。黄帝陵位于山顶正中,陵冢高3.6米,周长48米。 0` S!+d  
\?C(fp R  
轩辕庙呈四方形,庙门朝南,气势雄伟,门额上大书“轩辕庙”三字。庙院内有大殿,门额上悬挂着写有“人文初祖”四字的大匾。大殿中间安放着巨大的黄帝牌位,上书“轩辕黄帝之位”。 D!X{9q}S1  
c`t1:%S  
庙院内的“黄帝手植柏”,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距今五千年。 #~#_) \l'F  
\XpPb{:>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墓,被称为中国第一陵,千百年来,每逢清明,来此拜谒祭陵的人络绎不绝。 -({\eL$n  
QOP*vH >J  
9Qkww&VEk  
炎黄二帝巨塑 !?+3 jzG  
^%<v| Y(X  
1986年,在自己的景区里塑炎黄二帝巨塑,开始倡议兴建炎黄二帝雕像,并成立了炎黄二帝巨塑筹建委员会。后由由炎黄文化研究会筹建,因资金问题在2004年移交给黄河风景名胜区筹建。工程移交后不久,炎黄巨塑就被列入郑州市重点建设项目。 leD?yyjw7  
BShZ)t  
2005年5月22日,香港豪德集团和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正式签约,项目总投资1.2亿元。 `QkzWy~V3  
U}5uy9A  
塑像占地2816平方米,像高为106米,塑像中高者为炎帝,矮者为黄帝。据说塑像比美国自由女神像高8米,比俄罗斯母亲像高2米,是“地球第一塑”。巨塑前面则是15万平方米广场。 *i n_Z t3  
$Z(zO;k.  
“二帝”眼长3米,鼻长8米,两张脸加在一起有1000多平方米。 x x 'XR'zK  
*i\7dJ Dj  
2007年三月初三举行落成大典。 w?/,LV  
wj?f r?  
五、结论 'shOSB  
7O{\^Jz1  
黎族文化是海南最具特色的文化,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二者只有有机结合,才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VJNPs6  
bVVa5? HP  
黎峒大观园是保护、传承、传播黎族文化最佳的选择之一。这在云南、贵州以及国外都不乏成功范例。 )GR^V=o7,Y  
INkrG.=u  
崇拜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黎族传统思想观念中的重要内容。敬修纪念黎祖的场所符合海南的实际情况,也是百万黎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6KU.'#iF  
 KL|B| u  
(考察组成员:王建成、黄明忠、黄和曦、黄克诺、龙凤)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余炎文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9-07-24
做为炎黄子孙,能够到陵前拜祭是每个人的原望.
离线zsy9339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1-07-16
世居广东中山  靖公三十二代传孙 《风采堂》
离线台灣余氏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2-09-08
感謝余鈺兄的分享,介紹得很詳盡,又學習到了!!!
家族網站需要大家多多支持,才能可長可久!!!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