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努乌梁海(俄名唐努图瓦),位于外蒙古的西北,北至萨彦岭,南到唐努山,是一个群山环抱的盆地,面积17万平方公里,1913年人口统计为52300人,以乌梁海人为主。 ;I1}g]
"乌梁海"之称出现于清代,其先世是我国史书中出现的"温良改"、"斡良改",唐代的"都播"、"都波",元代的"秃巴思"、"秃八" ,后译写为"图巴"。清代乌梁海人分为三支:居住于唐努山者称为"唐努乌梁海人",1921年始改称为"图瓦";居住阿尔泰山者称为"阿尔泰山乌梁海人";环阿尔泰诺尔居住的称为"阿尔泰诺尔乌梁海人"。 mf^=tZ
唐努乌梁海地区原属于我国领土的一部分,1921年在苏联的策动下宣布"独立",1944年为苏联兼并,成为俄罗斯联邦的一个自治省。 yJkERiJV
{%.FIw k
Rd7Xs
一、 清代以前唐努乌梁海和我国历代王朝的关系 eY^;L_7}p
phr6@TI
作为乌粱海人先民的都播人虽然在唐代才和唐朝建立起了臣属关系,但唐朝以前,该地区先后为匈奴、鲜卑、突厥等我国北部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区域。 b37P[Q3
公元647-648年,都播等部先后遣使请求唐朝在其地设置"唐官",唐朝置坚昆都督府,隶属于安北都护府管辖。公元745年,回纥在唐朝的支持下建立回纥汗国,唐努乌梁海地区归回纥汗国管辖,一度在该地建立过行宫。9世纪中,我国历史上的另一个边疆民族黠戛斯称雄漠北,唐努乌梁海地区成为黠戛斯属地。 lL_M=td8W
辽金时期也先后对唐努乌梁海地区实施着有效统治,苏联考古学者在该地区发掘的具有中国传统构件的建筑物、刻有"大金通宝"字样的钱币等,显示出唐努乌梁海地区和中原的联系日益密切。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