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27阅读
  • 42回复

《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安国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thinfo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2-09-26
— 本帖被 thinfo 执行加亮操作(2012-09-26) —
内容提要 <#sB ;  
ptYQP^6S[  
《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以河图洛书传说为早期主要标志的河洛文化,是产生于以河洛地区为中心的区域文化。而具有移民特征的客家文化,是具有浓郁中原文化底蕴并恒久保持至今的一种族群文化。这两种文化,从核心内涵上去认识,前者有其远古性,后者有其近一千年的后时代性,但二者都具有鲜明的特色或个性,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都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LsYA:  
aZ#c_Q#gZ  
作者介绍 QfRt3\^`  
\/lH]u\x  
安国楼,男,1963年生,1992年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现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书记,兼郑大客家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省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曾获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等称号。主要从事宋史、中国家族文化研究。先后独立或参编出版著作8部,如《宋朝周边民族政策研究》、《郑氏宗族史》、《古都郑州·史海觅踪》(主编)等,参编《省情·河南文化》等教材4部。先后在《民族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农史》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有的被《人大复印资料》、《高校学报文摘》、《新华文摘》转载。先后获省社科、教育厅、郑州市及学校多项奖励。曾主持或参与完成《嵩山文化研究》、《历史专业中国史主干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西北地区人口经济与生态变化的历史思考》、《宋辽夏金史》等省部、厅级项目8项。目前承担“中原文化与民族复兴”、《中原文化大典》等省重大项目研究的部分任务。在宋史研究方面,偏重于宋代边区经济和政治问题的探讨。在家族文化研究方面,直接与地方相结合,探讨家族的起源与播迁,客家民系的迁移、特征及作用等问题。 %;9wToyK>  
7_n@iUG2n  
目录 ppfBfMX  
h,0mJj-ma  
丛书总序之一 EivZI<<a  
\"5%w *vl  
丛书总序之二 sf@g $  
&3'II:x(  
绪论 /|P&{!  
7YkxIzE  
第一章 河洛文化的产生、形成及发展 bxK1v7  
~;3N'o  
第一节 滥觞期的河洛文化 WdnCRFO?l  
一、河洛文化的考古探寻 7.hn@_  
二、河洛地区文化与周邻文化的关系 -{-w5_B$  
第二节 形成期的河洛文化 2~K.m@U}!Z  
一、夏商周时期河洛地区的政治中心地位 .UU BAyjm  
二、河洛中原地区民族融合的初步发展 gV9 1=Pj  
三、河洛区域文化的发展轨迹及相互交流 n[[rI0]g  
四、河洛文化的初步形成 eZ(<hE>  
第三节 丕兴期的河洛文化 9P#E^;L  
一、秦汉魏晋北朝时期河洛地压的社会政治环境 %}MZWf{  
二、河洛中原地区的人口迁移与民族融合 s"*zyLUUo  
三、河洛文化的传播 IX7<  
四、河洛文化的前代继承与发展 !=;^Grv>  
第四节 鼎盛期的河洛文化 U+3,(O  
一、隋唐宋时期的中原政治形势 6] <~0{  
二、中原社会经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 WoHFt*e2  
三、河洛地区的社会文化风貌 N|EH`eu^i  
E)DdiB'Rh  
第二章 历史上的中原南下移民与客家先民 //2G5F;  
H[#s&Fk2  
第一节 早期中原地区的南下移民问题 br*L|s\P\9  
第二节 客家先期移民的南迁 x48Y#"'  
一、关于“客家”的界说 Ml1yk)3G  
二、客家先民的南迁 Qctm"g|  
第三节 客家先期移民对河洛文化传播的作用 B.vg2N  
一、河洛文化的时段性和传承问题 "z)dz,&T  
二、客家先期移民对河洛文化的传播 ^UHt1[  
第四节 客家民系的播迁与文化传承 i,=greA]"  
xq+$Q:f  
第三章 客家文化与河洛文化的渊源关系 rK )aR  
E5qh]z (  
第一节 关于客家文化的认同 ig:,:KN  
第二节 客家文化传统的渊源透视 xtMN<4#E  
一、南迁先民的根文化传统 y33+^  
二、客家文化传统的历史追溯 H'|b$rP0@  
第三节 客家家族的河洛之源 fr kDf-P  
一、关于家族起源问题的基本认识 .^j6  
二、陈、胡两姓家族问题 g((glr)6M  
三、温氏家族与江西石城温氏 OZ<iP  
5W_u|z+/g  
第四章 不同客家区域的根文化传统及其世界影响 Q`k=VSUk  
5q?2?j/h  
第一节 赣南中心区域的移民文化特征 7pH`"$  
第二节 闽粤中心区域的移民文化分析 zvv<w@rX  
一、“闽粤通衢”的历史见证 +k|t[N  
二、闽西客家区域的河洛文化传统 *6D0>F  
三、宁化小范围的地位与作用问题 'q%56WAJ  
第三节 近代客家信仰意识的发展及演变 j9"uxw@  
一、主体客家先民的原本信仰意识 q SR\=:$  
二、聚居地客家传统信仰的发展 S9/oBxGN  
三、近代社会环境下客家人的思想革新 [>+R|;ln  
第四节 客家族群文化传统的世界影响 On x[}x  
一、美国客籍移民的集中区域及文化传统 7<{g+Q~7*  
二、早期夏威夷客籍移民的文化传统 0/{$5gy&  
+M4X r *  
后记 n8W+q~sW%  
丛书后记
v4M1uJ8  
_$s ;QI]x  
P<<?7_ ??  
%eJolztKZ  
CeL`T:]r  
poJ7q (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2-09-26
丛书总序之一
uX.^zg]}%  
aw%iO|M_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2-09-26
丛书总序之二
fZtuP1- 4  
K(3_1*e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2-09-26
绪论
UrO& K]Z  
,/&|:PkS  
J%lrXm(l{  
fmD~f  
@?RaU4e  
y\,,hs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2-09-26
第一章 河洛文化的产生、形成及发展
第一节 滥觞期的河洛文化 K'e,9P{  
{T,}]oX  
一、河洛文化的考古探寻 kOdpW  
二、河洛地区文化与周邻文化的关系 n[r1h=?j3  
`8#xO{B1  
第二节 形成期的河洛文化 O"kb*//  
zBwqIJfM  
一、夏商周时期河洛地区的政治中心地位 BB9eQ: xO  
二、河洛中原地区民族融合的初步发展 UWhHzLcXh  
三、河洛区域文化的发展轨迹及相互交流 J7oj@Or9  
四、河洛文化的初步形成 4 #KC\C  
iRcac[uV  
第三节 丕兴期的河洛文化 I(3~BOUn_  
L0H^S)g  
一、秦汉魏晋北朝时期河洛地压的社会政治环境 |0>rojMq  
二、河洛中原地区的人口迁移与民族融合 oa5L5Zr,A  
三、河洛文化的传播 I7SFGO  
四、河洛文化的前代继承与发展 N>sT@ > )  
.#a7?LUH  
第四节 鼎盛期的河洛文化 Ln+ k_  
]d%Ou]609  
一、隋唐宋时期的中原政治形势 JlE+CAny  
二、中原社会经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 (U.VCSn  
三、河洛地区的社会文化风貌
eCg|@d%D  
^Ga_wJP8S  
d)$ seZB  
+K;%sAZy  
Nk F2'Z{$+  
x^pHP|<3`  
Y[;Z7p  
'w\Gd7E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2-09-26
|9cSG),z  
0ud>oh4WPR  
?3+>% bO  
rCdf*;  
h9 &V   
d8Kxtg Y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2-09-26
ZREAEGi{  
Z0~}'K   
W&>+~A  
IP1|$b}sq  
[)gvP'  
NRKAEf_#w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2-09-26
wU#Q>ut'%  
vJq`l3&  
tOko %vY8  
R1q04Zj{2  
n(o Jb  
4t8 Hy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2-09-26
{ p/m+m  
=wQ=`  
])JJ`Z8Bk  
AX)zSrXn  
{xr]xcM'b  
~DD/\V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2-09-26
{9Y'v  
f2wW2]Fg  
jO 55<s94  
=FmU]DV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