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37阅读
  • 42回复

《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安国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thinfo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2-09-26
— 本帖被 thinfo 执行加亮操作(2012-09-26) —
内容提要 -9::M}^2  
!Au#j^5K-o  
《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以河图洛书传说为早期主要标志的河洛文化,是产生于以河洛地区为中心的区域文化。而具有移民特征的客家文化,是具有浓郁中原文化底蕴并恒久保持至今的一种族群文化。这两种文化,从核心内涵上去认识,前者有其远古性,后者有其近一千年的后时代性,但二者都具有鲜明的特色或个性,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都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U*b7 Pxq;  
R0%M9;>1  
作者介绍 xv&h>GOg  
. P+Qu   
安国楼,男,1963年生,1992年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现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书记,兼郑大客家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省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曾获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等称号。主要从事宋史、中国家族文化研究。先后独立或参编出版著作8部,如《宋朝周边民族政策研究》、《郑氏宗族史》、《古都郑州·史海觅踪》(主编)等,参编《省情·河南文化》等教材4部。先后在《民族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农史》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有的被《人大复印资料》、《高校学报文摘》、《新华文摘》转载。先后获省社科、教育厅、郑州市及学校多项奖励。曾主持或参与完成《嵩山文化研究》、《历史专业中国史主干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西北地区人口经济与生态变化的历史思考》、《宋辽夏金史》等省部、厅级项目8项。目前承担“中原文化与民族复兴”、《中原文化大典》等省重大项目研究的部分任务。在宋史研究方面,偏重于宋代边区经济和政治问题的探讨。在家族文化研究方面,直接与地方相结合,探讨家族的起源与播迁,客家民系的迁移、特征及作用等问题。 GC:q6}  
z$WLx  
目录 aL%E#  
GX0zirz  
丛书总序之一 px "H  
~`C _B]3|  
丛书总序之二 U(9_&sL  
10i$b<O  
绪论 XIbZ_G^ +D  
)muNfs m  
第一章 河洛文化的产生、形成及发展 Ph1XI&us9  
{@^;Nw%J  
第一节 滥觞期的河洛文化 P}Kgh7)3  
一、河洛文化的考古探寻 $Sgf jm  
二、河洛地区文化与周邻文化的关系 $+!dP{   
第二节 形成期的河洛文化 %,kP_[!>Q  
一、夏商周时期河洛地区的政治中心地位 N8b\OTk2  
二、河洛中原地区民族融合的初步发展 VN0We<\Z  
三、河洛区域文化的发展轨迹及相互交流 (~=.[Y  
四、河洛文化的初步形成 h_vT A  
第三节 丕兴期的河洛文化 5^u$zfR  
一、秦汉魏晋北朝时期河洛地压的社会政治环境  5&&4-  
二、河洛中原地区的人口迁移与民族融合 YAr6 cl  
三、河洛文化的传播 BBB@M  
四、河洛文化的前代继承与发展 %l F*g  
第四节 鼎盛期的河洛文化 9-KhJq%  
一、隋唐宋时期的中原政治形势 %ou,|Dww  
二、中原社会经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 \<4N'|:  
三、河洛地区的社会文化风貌 SB_Tzp  
k~Ex_2;#  
第二章 历史上的中原南下移民与客家先民 HN5m%R&`  
 [XfR`@  
第一节 早期中原地区的南下移民问题 WRh5v8Wz0  
第二节 客家先期移民的南迁 :QE5 7 .  
一、关于“客家”的界说 ^|]&"OaB Z  
二、客家先民的南迁 lSj gN~:z  
第三节 客家先期移民对河洛文化传播的作用 LD$5KaOW  
一、河洛文化的时段性和传承问题 XHr*Rs.[=  
二、客家先期移民对河洛文化的传播 3<0b_b  
第四节 客家民系的播迁与文化传承 6EqA Y`y  
,+=9Rp`md  
第三章 客家文化与河洛文化的渊源关系 {15j'Qwm  
om3 %\  
第一节 关于客家文化的认同 H4$qM_N  
第二节 客家文化传统的渊源透视 w^yb`\$  
一、南迁先民的根文化传统 fr17|#L+s  
二、客家文化传统的历史追溯 %I1@{>OxG  
第三节 客家家族的河洛之源 gf|uZ9{  
一、关于家族起源问题的基本认识 Hon2;-:]{]  
二、陈、胡两姓家族问题 _`$Q6!Z)l  
三、温氏家族与江西石城温氏 6$u/N gS  
qu=~\t1[6  
第四章 不同客家区域的根文化传统及其世界影响 l.Q  
L/k35x8  
第一节 赣南中心区域的移民文化特征 <Q[%:LD  
第二节 闽粤中心区域的移民文化分析 u 3WU0Z`  
一、“闽粤通衢”的历史见证 `<XS5h h=  
二、闽西客家区域的河洛文化传统 ~q>jXi  
三、宁化小范围的地位与作用问题 L]Tj]u)  
第三节 近代客家信仰意识的发展及演变 7nt(Rtbsu  
一、主体客家先民的原本信仰意识 Kz'GAm\  
二、聚居地客家传统信仰的发展 R|?n  
三、近代社会环境下客家人的思想革新 V&zeC/xSq  
第四节 客家族群文化传统的世界影响 7%h;To-<6  
一、美国客籍移民的集中区域及文化传统 2dts}G  
二、早期夏威夷客籍移民的文化传统 xQR/Xp!h  
8)>>EN8 R  
后记 lDS y$  
丛书后记
O>E}Lu;|  
,Uh^e]pC  
y[J9"k(@  
% J\G[dl  
7\@c1e*e  
8kKL=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2-09-26
丛书总序之一
">B&dNrt  
I 8 ?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2-09-26
丛书总序之二
h-03]M#8=  
=4/K#cQ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2-09-26
绪论
)tx!BJiZ[  
}ho6  
o=Kd9I#  
$_u)~O4$  
Dp;6CGYl?  
>^adxXw.o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2-09-26
第一章 河洛文化的产生、形成及发展
第一节 滥觞期的河洛文化 oTLpq:9J  
clO9l=g  
一、河洛文化的考古探寻 .GOF0puiM  
二、河洛地区文化与周邻文化的关系 ZBl!7_[_  
yZw5?{g@  
第二节 形成期的河洛文化 GLE"[!s]f  
Gsa~zGN  
一、夏商周时期河洛地区的政治中心地位 ]c~W$h+F  
二、河洛中原地区民族融合的初步发展 RSK5 }2  
三、河洛区域文化的发展轨迹及相互交流 lmpBf{~ S  
四、河洛文化的初步形成 =@y ?Np^A  
8c^Hfjr0  
第三节 丕兴期的河洛文化 K0C3s  
R8C#D B  
一、秦汉魏晋北朝时期河洛地压的社会政治环境 jU0E=;1  
二、河洛中原地区的人口迁移与民族融合 GiS:Nq`$(  
三、河洛文化的传播 P B?92py&  
四、河洛文化的前代继承与发展 gi #dSd1\&  
ae0t *;~  
第四节 鼎盛期的河洛文化 L25%KGg' o  
PWk\#dJN&  
一、隋唐宋时期的中原政治形势 mnL+@mm  
二、中原社会经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 ve^gzE$<I  
三、河洛地区的社会文化风貌
/ }Pj^^6A<  
'Y0h w  
Y.kgJ #2  
ow{J;vFy\  
 +;-ZU  
 &Ufp8[  
QBh*x/J  
!yd ]~t 5Q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2-09-26
.xuzu#-  
>:4`y"0  
%<x! mE x  
d,?Tq  
N'WC!K.e  
^!d0a bA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2-09-26
robg1  
JRo/ HY+  
<[cpaZT,  
v}6iI}r  
gCb+hQq\  
M`H#Qo5/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2-09-26
2?t@<M]  
; j!dbT~5  
gZ,h9 5'  
og}Ri!^  
oe*1jR_J`[  
`}Zqmfs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2-09-26
b84l`J  
mwAN9<o  
yK*vn]}  
n5}]C{s'  
@:>"VP<(  
w!f2~j~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2-09-26
'va[)~!  
-E7mt`:d  
'?rR>$s  
p(yv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