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62阅读
  • 42回复

《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安国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thinfo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2-09-26
— 本帖被 thinfo 执行加亮操作(2012-09-26) —
内容提要 D}/.;]w<[&  
Iybpk?,M+  
《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以河图洛书传说为早期主要标志的河洛文化,是产生于以河洛地区为中心的区域文化。而具有移民特征的客家文化,是具有浓郁中原文化底蕴并恒久保持至今的一种族群文化。这两种文化,从核心内涵上去认识,前者有其远古性,后者有其近一千年的后时代性,但二者都具有鲜明的特色或个性,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都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fS~N9B  
5%aKlx9^#  
作者介绍 PL_wa(}y]D  
kQ'xs%Fw  
安国楼,男,1963年生,1992年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现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书记,兼郑大客家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省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曾获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等称号。主要从事宋史、中国家族文化研究。先后独立或参编出版著作8部,如《宋朝周边民族政策研究》、《郑氏宗族史》、《古都郑州·史海觅踪》(主编)等,参编《省情·河南文化》等教材4部。先后在《民族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农史》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有的被《人大复印资料》、《高校学报文摘》、《新华文摘》转载。先后获省社科、教育厅、郑州市及学校多项奖励。曾主持或参与完成《嵩山文化研究》、《历史专业中国史主干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西北地区人口经济与生态变化的历史思考》、《宋辽夏金史》等省部、厅级项目8项。目前承担“中原文化与民族复兴”、《中原文化大典》等省重大项目研究的部分任务。在宋史研究方面,偏重于宋代边区经济和政治问题的探讨。在家族文化研究方面,直接与地方相结合,探讨家族的起源与播迁,客家民系的迁移、特征及作用等问题。 Nv]/L +i  
7Bd_/A($  
目录 {QkH%jj  
|Qm%G\oB?  
丛书总序之一 SLA~F?t  
:%]R x&08  
丛书总序之二 ' *C)S  
b>._ r&.  
绪论 [+7X&B  
&g>+tkC  
第一章 河洛文化的产生、形成及发展 t4f\0`jN  
. Dxrc  
第一节 滥觞期的河洛文化 ?V&a |:N9  
一、河洛文化的考古探寻 K#m o+n5-;  
二、河洛地区文化与周邻文化的关系 j'n= Xh  
第二节 形成期的河洛文化 ![jP)WgF  
一、夏商周时期河洛地区的政治中心地位 _?<Fc8F  
二、河洛中原地区民族融合的初步发展 Mq$=zsj  
三、河洛区域文化的发展轨迹及相互交流 |JQ05nb  
四、河洛文化的初步形成  1qF.0  
第三节 丕兴期的河洛文化 oY:>pxSz<@  
一、秦汉魏晋北朝时期河洛地压的社会政治环境 @hPbD?)M  
二、河洛中原地区的人口迁移与民族融合 lhU#/}Z  
三、河洛文化的传播 OMU#Sx!6  
四、河洛文化的前代继承与发展 B^{DCHu/  
第四节 鼎盛期的河洛文化 >Ko )Z&j9W  
一、隋唐宋时期的中原政治形势 >KJ]\`2>)c  
二、中原社会经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 (Lp-3Xx  
三、河洛地区的社会文化风貌 ?W(f%/B#  
yY+2;`CH  
第二章 历史上的中原南下移民与客家先民 ~oI49Q&{  
zV]0S o  
第一节 早期中原地区的南下移民问题 a5iMCmL+  
第二节 客家先期移民的南迁 vlD]!]V:h  
一、关于“客家”的界说 Dj|S  
二、客家先民的南迁 ]1K &U5p  
第三节 客家先期移民对河洛文化传播的作用 {MS&t09Wh  
一、河洛文化的时段性和传承问题 kU /?#s  
二、客家先期移民对河洛文化的传播 xU&rUk/L  
第四节 客家民系的播迁与文化传承 s 2E}+ #  
> + SEze  
第三章 客家文化与河洛文化的渊源关系 fVkl-<?x  
IJ0RHDod:  
第一节 关于客家文化的认同 e'ZgF~  
第二节 客家文化传统的渊源透视 QhZ%<zN  
一、南迁先民的根文化传统 QEVjXJOt0  
二、客家文化传统的历史追溯 |`|b&Rhu  
第三节 客家家族的河洛之源 qj|GAGrQ2  
一、关于家族起源问题的基本认识 +vQyHo  
二、陈、胡两姓家族问题 h$k(|/+  
三、温氏家族与江西石城温氏 &O'yhAP] j  
Y 8P  
第四章 不同客家区域的根文化传统及其世界影响 ]6nF>C-C  
[Nq4<NK  
第一节 赣南中心区域的移民文化特征 Cjd +\7#G  
第二节 闽粤中心区域的移民文化分析 ^c2 8Q.<w(  
一、“闽粤通衢”的历史见证 E{FNsa  
二、闽西客家区域的河洛文化传统 H<qR^a  
三、宁化小范围的地位与作用问题 <uAqb Wu  
第三节 近代客家信仰意识的发展及演变 h\yYg'CC  
一、主体客家先民的原本信仰意识 aB$Y5  
二、聚居地客家传统信仰的发展 Obw uyhjQ  
三、近代社会环境下客家人的思想革新 t!K|3>w  
第四节 客家族群文化传统的世界影响 +x WT)h/  
一、美国客籍移民的集中区域及文化传统 QN0Ik 2L  
二、早期夏威夷客籍移民的文化传统 F35e/YfG  
\ii^F?+b  
后记 ."MBKyg6  
丛书后记
n0EKNMO  
|vGz 1jLV  
Rk"_4zJk  
q~a6ES_lA  
Rh: \/31~  
A/ GEDG ?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2-09-26
丛书总序之一
X CDHd ?Ld  
8L|rj4z<#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2-09-26
丛书总序之二
Kcsje_I-M  
wAF>C[<\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2-09-26
绪论
>'Y]C\  
90K&s#+13  
N{|N_}X`Y  
+]5JXt^  
owmA]f  
A4%0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2-09-26
第一章 河洛文化的产生、形成及发展
第一节 滥觞期的河洛文化 J"FKd3~:E  
KJcdX9x  
一、河洛文化的考古探寻 v%86JUlK.  
二、河洛地区文化与周邻文化的关系 (WN'wp  
%>5Ht e<  
第二节 形成期的河洛文化 {TE0  
2tn%/gf'm  
一、夏商周时期河洛地区的政治中心地位 [J-r*t"!  
二、河洛中原地区民族融合的初步发展 LUS7-~:F  
三、河洛区域文化的发展轨迹及相互交流 Ob0=ZW`+&  
四、河洛文化的初步形成 JJ qX2B  
$. V(_  
第三节 丕兴期的河洛文化 lh?mN3-*  
0#Rj[J;kh  
一、秦汉魏晋北朝时期河洛地压的社会政治环境 b'vJPv~hI  
二、河洛中原地区的人口迁移与民族融合 Im6ymaf9  
三、河洛文化的传播 hc0VS3 k)  
四、河洛文化的前代继承与发展 (W@ ypK@  
<;U"D.'  
第四节 鼎盛期的河洛文化 #o yvsS8  
06Uxd\E~  
一、隋唐宋时期的中原政治形势 CqrmdWN  
二、中原社会经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 eh)J'G]G  
三、河洛地区的社会文化风貌
|c >  
uVisU%p  
EQ=Enw1[  
OpH9sBnA  
pl"|NZz 7;  
v3]q2*`G#  
1p8E!c{}j  
EG9S? $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2-09-26
@*c+`5)_  
S>*T&K  
D&oC1  
95H`-A  
tq*Q|9j7VG  
x Apa+j6I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2-09-26
"90}H0(+  
T|}HK]QOX  
vw!i)JO8M  
zJV4)  
^]v}AEcmW  
Npu;f>g0_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2-09-26
x^;n fqn|  
L Y M`  
>B9rr0d0  
Zdak))7  
Oe=,-\&_  
*[jaI-~S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2-09-26
^y?? pp<1J  
_|#)tWy}  
6.k2,C4dT<  
1c\$ziB  
UGAP$_j ]P  
RCsd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2-09-26
Ic P]EgB  
"@#^/m)  
]MKW5Kq  
 At @H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