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99阅读
  • 42回复

《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安国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thinfo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2-09-26
— 本帖被 thinfo 执行加亮操作(2012-09-26) —
内容提要 3T>6Q#W5eO  
Urol)_3X  
《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以河图洛书传说为早期主要标志的河洛文化,是产生于以河洛地区为中心的区域文化。而具有移民特征的客家文化,是具有浓郁中原文化底蕴并恒久保持至今的一种族群文化。这两种文化,从核心内涵上去认识,前者有其远古性,后者有其近一千年的后时代性,但二者都具有鲜明的特色或个性,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都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f%JM a]yV  
$GOF'  
作者介绍 i>C%[dk9  
,zdK%V}  
安国楼,男,1963年生,1992年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现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书记,兼郑大客家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省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曾获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等称号。主要从事宋史、中国家族文化研究。先后独立或参编出版著作8部,如《宋朝周边民族政策研究》、《郑氏宗族史》、《古都郑州·史海觅踪》(主编)等,参编《省情·河南文化》等教材4部。先后在《民族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农史》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有的被《人大复印资料》、《高校学报文摘》、《新华文摘》转载。先后获省社科、教育厅、郑州市及学校多项奖励。曾主持或参与完成《嵩山文化研究》、《历史专业中国史主干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西北地区人口经济与生态变化的历史思考》、《宋辽夏金史》等省部、厅级项目8项。目前承担“中原文化与民族复兴”、《中原文化大典》等省重大项目研究的部分任务。在宋史研究方面,偏重于宋代边区经济和政治问题的探讨。在家族文化研究方面,直接与地方相结合,探讨家族的起源与播迁,客家民系的迁移、特征及作用等问题。 y-S23B(  
yTNHM_P  
目录 X_)I"`  
')iyD5/4  
丛书总序之一 7\H_9o0$  
T hVq5  
丛书总序之二 z~i>GN_  
"|N0oEG&  
绪论 g6$\i m  
mZ0_^  
第一章 河洛文化的产生、形成及发展 ?5EMDawt  
@udc/J$  
第一节 滥觞期的河洛文化 zQB1C  
一、河洛文化的考古探寻 $dKo}  
二、河洛地区文化与周邻文化的关系 [t*-s1cq  
第二节 形成期的河洛文化  Sg(\+j=  
一、夏商周时期河洛地区的政治中心地位 6rlM\k@!  
二、河洛中原地区民族融合的初步发展 WpkCFp  
三、河洛区域文化的发展轨迹及相互交流 E< pO!P  
四、河洛文化的初步形成 K~qKr<)  
第三节 丕兴期的河洛文化 V|4k=_-  
一、秦汉魏晋北朝时期河洛地压的社会政治环境 WVx^}_FD0  
二、河洛中原地区的人口迁移与民族融合 zB6&),[,v  
三、河洛文化的传播 i>=y3x"  
四、河洛文化的前代继承与发展 |W SvAM3  
第四节 鼎盛期的河洛文化 # tU@\H5kN  
一、隋唐宋时期的中原政治形势 $-n_$jLY  
二、中原社会经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 |YrvY1d!  
三、河洛地区的社会文化风貌 :]`JcJ  
ZC&4uNUr  
第二章 历史上的中原南下移民与客家先民 ^>h2.A J  
N 0(($8G  
第一节 早期中原地区的南下移民问题 nY?X@avo>  
第二节 客家先期移民的南迁 ^ANz=`N5,  
一、关于“客家”的界说 u6P U(f  
二、客家先民的南迁 PML84*K -  
第三节 客家先期移民对河洛文化传播的作用 'h{DjNSM  
一、河洛文化的时段性和传承问题 Y1 6pT  
二、客家先期移民对河洛文化的传播 Ht%O9v  
第四节 客家民系的播迁与文化传承 KnYHjJa  
)"y]_}  
第三章 客家文化与河洛文化的渊源关系 IR*:i{  
I,!>ZG@6  
第一节 关于客家文化的认同 ak;S Ie  
第二节 客家文化传统的渊源透视 n0kkUc-`   
一、南迁先民的根文化传统 t8FgQ)tk  
二、客家文化传统的历史追溯 p=J9N-EM  
第三节 客家家族的河洛之源 Z'z~40Bda  
一、关于家族起源问题的基本认识 quw:4W>  
二、陈、胡两姓家族问题 wH[}@w  
三、温氏家族与江西石城温氏 ~j2=hkS  
Y_<(~eN`  
第四章 不同客家区域的根文化传统及其世界影响 }~28UXb23  
Z;JZ<vEt92  
第一节 赣南中心区域的移民文化特征 4';tMiz  
第二节 闽粤中心区域的移民文化分析 ".SQ*'Oc  
一、“闽粤通衢”的历史见证 5&r2a}K  
二、闽西客家区域的河洛文化传统 a JDu_  
三、宁化小范围的地位与作用问题 PF(P"f.?D  
第三节 近代客家信仰意识的发展及演变 ~U~4QQV  
一、主体客家先民的原本信仰意识 ?D6rFUs9;  
二、聚居地客家传统信仰的发展 #+eV5%S i  
三、近代社会环境下客家人的思想革新 GJqSNi}  
第四节 客家族群文化传统的世界影响 g5to0  
一、美国客籍移民的集中区域及文化传统 ;r[=q u\  
二、早期夏威夷客籍移民的文化传统 )x"Z$jIs  
s/Wg^(&M  
后记 bah5 f  
丛书后记
U'.>wjO  
ld[]f*RuW  
^O\tN\g;c  
i`8!Vm  
<WBGPzVZE  
hY'"^?OP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2-09-26
丛书总序之一
{YGz=5^  
yh0|f94m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2-09-26
丛书总序之二
`oMeR]~  
@ g75T`N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2-09-26
绪论
d;~ 3P  
5#0e={X  
xP/OsaxN  
nlzW.OLM  
A)hhnb0o  
8geek$FY x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2-09-26
第一章 河洛文化的产生、形成及发展
第一节 滥觞期的河洛文化 ASW4,%cl  
I!0JG`&  
一、河洛文化的考古探寻 @EHIp{0.  
二、河洛地区文化与周邻文化的关系 WL l_'2h  
Ky kSFB  
第二节 形成期的河洛文化  H4:ZTl_$  
QHzgy?  
一、夏商周时期河洛地区的政治中心地位 Ox qguT,  
二、河洛中原地区民族融合的初步发展 AW~"yI<  
三、河洛区域文化的发展轨迹及相互交流 _D,eyP9P  
四、河洛文化的初步形成 81F,Y)x.  
y=aV=qD  
第三节 丕兴期的河洛文化 g97]Y1g  
s_ bR]G  
一、秦汉魏晋北朝时期河洛地压的社会政治环境 ".U^if F  
二、河洛中原地区的人口迁移与民族融合 ~/-eyxLTm  
三、河洛文化的传播 |L::bx(  
四、河洛文化的前代继承与发展 xT*d/Oaw  
'g)n1 {  
第四节 鼎盛期的河洛文化 a|_p,_  
zsXpA0~3s  
一、隋唐宋时期的中原政治形势 f{&bOF v  
二、中原社会经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 SO f{Hx0C6  
三、河洛地区的社会文化风貌
ZC0-wr \  
,IHb+K  
ZWUP^V  
BJ}D%nm}  
Z|lU8`'5  
9xI GV!  
O[^%{'  
-Z-f1.Dm5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2-09-26
<~ad:[  
+y7;81ND  
^'CPM6J  
1wzqGmjmt  
#/"8F O%~p  
2XTPBZNe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2-09-26
C3G)'\yL  
5{n*"88  
k}KC/d9.z  
3!5Ur&  
j5 g# M  
^ wY[3"{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2-09-26
.Vq)zi1<  
inlk++Og  
?'"X"@r5  
@ |'5 n  
?bw4~  
]\ngX;h8G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2-09-26
HyiF y7j  
 htY=w}>  
:ug4g6;#H0  
Ch )dLPz@  
e7u^mJ  
U-wLt(Y<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离线thinfo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2-09-26
)&W|QH=AI  
urY`^lX~  
]>:^d%n,}  
n~z\?Y=*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欢迎共享你手中的家族资料,多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便更多兄弟姊妹寻根!    微信公众号 imyu_cn
新浪微博@余钰 | 腾讯微博@余钰 | 我的QQ:1656852 | 我的字辈信息(湖北黄冈):之志从道钟维嘉士 | 湖北黄冈地区余氏族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