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04阅读
  • 5回复

余氏历代三甲:文状元   榜眼   探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3-07-02
— 本帖被 washington 从 余氏先贤 移动到本区(2013-07-02) —
今有幸读了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 作者 王鸿鹏 《中国历代文状元》《中国历代榜眼》 《中国历代探花》发现我余氏状元仅有二人——宋代的余复 ,明末的余煌 ^PMA"!n8  
mM_gOd  
余氏历代三甲:文状元   榜眼   探花——状元篇 !A14\  
状元浅说 w[G-=>;  
状元是中国的特产。状元是中国科举制度诸多名词中最光彩、最炫耀的一个。是创始于唐、 7dlMDHp\Y  
完备于宋,延续至元、明、清长达 1300 年的科举制度中使用频率最高、最为鲜活、最富生命 $-E<{   
力的词汇。那么,追根溯源,状元到底是什么? F(,SnSam  
一、状元是进士第一 3;!a'[W&p  
“状”取自“投状”;“元”即为第一,居首之意。唐朝时规定,各州贡送到京城的举子, P)ne^_   
应试之前要向礼部呈递州里的解状和本人的出身履历等亲状,统称为“投状”,也就是报名 n9 Jev_!A  
。考试合格后,礼部又要将新进士的身份材料及成绩一起报呈给皇帝,称为奏状。排在最前 bf\ Uq<&IJ  
面的就是状头。当时只分甲乙等,无状元之名。到武则天天授元年(690)首创殿试之例, A~L Ti  
对礼部的考试再行复试,这才开始把按成绩排在最前面的称状头或状元。“状元之名,盖自 YKx+z[A/p  
此始”。 26j-1c!NGd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第一都称状元。在中国科举制度的早期,曾设有许多科目,如果按种类 rhN"#?  
分,则有贡举、制举、武举、童子举等,而在贡举、制举、武举中,又分进士、明经、贤良 BJsN~` =r  
方正、能直言极谏、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等等科目。在这诸多科目中,只有贡举中进士科的第 a$LoQ<f_  
一人称状元(武举第一称武状元),而制举、童子举的第一人均不称状元。所以说,状元是  GU xhn  
进士科第一人。二、进士科一枝独秀 `oE.$~'  
“进士”一词最早见于《礼记·王制》:“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 X`I=Z ysB  
士。”是指造士中学有所成的优秀者,是可以进用任职享受爵禄的士人。到隋朝大业年间才 NV`7VYU  
成为取士科目。 iM]&ryGB#  
唐代所开科目,先后有常科、制科两大类九十多科。制科是皇帝因特种需要而临时设定的。 A{52T]9X  
对象是极少数的著名人物,加上科目、时间均临时确定,所以被视为“非正途”。常科有数 ~hU^5R-%  
十种,有些科目因条件特殊、生源有限(如秀才科、童子科),很快就停止了。只有明经、 A@w9_qo  
进士两科,几乎年年开设。此两科中,进士科最难考,录取人数也少。但它以诗、赋、应用 J5\2`U_FZ  
文写作为主要的考试方式,比明经考帖经、墨义更能显示应试者的才能,所以进士科最受尊 hQDl&A  
重,影响也最大。尤其唐代,应进士举的被称为“白衣公卿”、“一品白衫”,考中进士便 6^nxw>-   
是“登龙门”。史称:“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盛焉”。当时非常流行这 5VlF\-  
样一句谚语:“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既是说 30 岁明经登科年纪算是老的,而 50 岁考 U6_GEBz~y  
中进士依然属年轻。 luO4ap]*  
唐代进士科兴盛的另一个原因还在于,进士科每年取中的人数虽比明经少很多,大概在三十 .BZ3>]F3<  
人上下,但后来位极人臣的进士常常十有二三,登显列的更是十有六七。一大批著名学者、 u[coWaPsZ  
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都是进士出身。如裴度、王维、刘晏、王勃、陆贽、张九龄、房玄 #^< Rx{  
龄、柳宗元、柳公权、韩愈等。在社会上的影响面极大,以至于“缙绅位极人臣,不由进 b/'RJQSAc  
士者,终不为美”。唐朝宰相薛元超曾感叹到:“吾不才,富贵过人,平生有三恨,始不以 Pb@9<NXm'  
进士擢第,不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五姓皆为当世第一高门大户,有崔、卢、郑、王 +8q]O%B   
、李)。连唐宣宗也对进士爱慕不已,在宫廷之中赫然自题“乡贡进士李显龙”。 O8WLulo  
三、状元是俗称 {!7 ^ w  
北宋初年,曾以状元高居第一而称榜首。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创立科举殿试制度后,科 ?hwT{h  
举形成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制度,遂称解试第一人为“解元”,省试第一人为“省元 L;k9}HWpP  
”,殿试第一人为“状元”。 I^fKZ^]8P  
状元是中国科举制度中的最高荣誉。称状元为进士第一人虽始于唐代,但从唐代一直到辽代 c_^-`7g  
,状元还只是个俗称,是士大夫和民间流行的通俗称谓。文人学士也偶尔用之,并不是朝廷 `?R~iLIAq  
的名文规定,在金榜和进士题名碑上,只称“第一甲第一名”。直到朱元璋上台,建立大明 @9<MW  
王朝后,才明确规定“状元”是殿试一甲第一名的专称。据《明史·选举志》记载:“三年大比,以诸生试之直省,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次年以举人试之京师,曰会试。中式者天 5%n  
子亲策于廷,曰廷试,亦曰殿试。分一、二、三甲,以为名第之次。一甲止三人,曰状元、 Dk XB  
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状元、 GY%48}7  
榜眼、探花之名,制所定也。”自此,状元、榜眼、探花之名才有了正式的名份。清朝承袭 [EETx-  
明制,状元即一甲第一人,一甲第一人即为状元。此称谓一直用到清末科举制度被废除之前  #{8n<sE  
,相沿不改。 b{o%`B*  
四、状元荣耀 oX9rpTi  
五百名中第一仙,等闲平步上青天。 H1FSN6'  
绿袍乍著君恩重,黄榜初开御墨鲜。 $(ugnnJ*  
龙作马,玉为鞭,花如罗绮柳如棉。 %usy`4 2  
时人莫讶登科早,自是嫦娥爱少年。 ?-P]m&nh|  
这是宋人写的一首《鹧鸪词》,又称《少状元词》,是对少年才子大魁天下,平步 T _O|gU  
青云的赞誉。清代有人模仿它又写出一首《老状元词》: R30{/KK  
三百名中第一人,宫花斜插二毛侵。 !'()QtvC<  
丹墀独对三千字,阊阖惊看五色云。 =8?gx$r2  
袍簇锦,带横金,引领群仙谢紫宸。 h5-<2B|  
时人莫讶登科晚,自古龙头属老成。 g_\U-pzr  
头上虽已“二毛”斑白,但仍然获得“袍簇锦,带横金,引领群仙谢紫宸”的殊荣。看来这 OQ>r;)/  
状元无论年轻与年老,始终是人们最为关注的亮点。 HY.?? 5MH  
唐代新进士及第后,有很多名目繁多的庆贺活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在长安城东南曲江 7tgn"wK  
岸边 _e<3 g9bj  
的杏花园内举行的曲江赐宴,又称“杏花宴”。当时正值杏花盛开,因此杏花又被称为“及 _VFxzM9f  
第花”。还要选新科进士中最年少英俊的人充当探花使或叫探花郎,骑上高头骏马,踏遍 Dz4fP;n  
整个长安城的大小名园,采摘早春的鲜花,所以孟郊才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  SrPZ^NF  
安花。” Aen)r@Y:  
曲江宴上,还要请教坊派乐队演唱助兴。据载:“曲江之宴,行市罗列,长安几于半空,公 _@[M0t}g_  
卿家率以其日拣选东床,车马填塞,莫可殚述。"甚至连皇帝也“御紫云楼,垂帘观焉"。 9*gD;)!  
除曲江赐宴外,唐代新科进士还要在大雁塔上题名留念,这也是令人羡慕不已的殊 FI1R7A  
荣。大雁塔又名慈恩塔,为当时京城西安的最高建筑。新进士登塔远眺,然后刻名留念。难 f S50  
怪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 28 岁考中进士后洋洋得意的说:“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 [o0Va2 d  
。"曲江游宴,雁塔题名,进士、状元的风头出尽。所以民间才有“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Fk_  
之人生最大喜事, DN)Ehd.  
文学作品中更是大肆渲染“中状元、选驸马",似乎状元是驸马的首选。考各朝科举,在有 5a1)`2V2M  
WyH2` xxX  
名、事迹可查的 600 多名状元中,真正的状元驸马,仅有一例,即唐宣宗的万寿公主嫁给了 Q70LQCms  
状元郑颢。这个唐宣宗就是“乡贡进士李显龙",由于他十分爱慕进士,就想破例从进士中 Gp.+&\vi  
`N%q^f~  
自己的女儿选一位驸马,于是宰辅白敏中极力想促成好事,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他便看中了 8KKI.i8`  
状元郑颢。本来郑颢已有婚约,是著名氏族卢氏家的一位千金,郑颢考中状元后还未来得及 Iuk!A?XV  
操办婚事,却被白敏中中间插了一杠子。尽管宣宗对他格外优待,但郑颢的心里一直不快 >gqM|-uY  
,又不好向宣宗和公主表露,只好向媒人白敏中发泄,一有机会就给白敏中颜色看。一次, q~9Y&>D  
白敏中向宣宗诉苦,宣宗打开一个大箱子给他看,说:“这里都是郑颢弹劾你的奏章,已经 L=W8Q8hf  
满满一箱子了,我知道其中原因,所以都压下来了。"郑颢自娶了万寿公主后,婚姻并不幸 .0^-a=/  
福,公主根本不理睬父亲“宜从士人礼"的诏书,在郑颢重病之际,竟然撇下丈夫,到慈恩 Q%6Lc.i  
寺看戏取乐,宣宗生气的说:“我怪士人不欲与我为亲,良有以也。" m{itMZ@  
宋朝时,争抢进士的热度依然不减。放榜当日,公卿有女待嫁者凌晨即驾车前往“金明池上 <t[WHDO`  
路",这是新进士赶赴琼林宴的必经之路。新进士经过时,各家争相选人。当日得中东床之 z.itVQs$I  
选者,往往十之八九。王安石曾写诗道:“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因唐宋及 /(-X[[V  
第进士皆穿绿袍,世号“绿衣郎"。 i}mvKV?!|1  
状元荣耀不仅享有“大魁天下”、“金榜题名”、“独占鳌头"的美誉,还有许多名目,如 /8 /2#`3R  
宋代状元蔡齐及第后,真宗见他“堂堂英伟、进退有法”,非常高兴,特诏命给金吾卫士七 > D:( HWL  
人清道。不久又专门下诏:“自今第一人及第,金吾给七人当直,许出两对引喝。”不仅如  Qx,jUL#2  
此,由于状元及第后不久即可成为朝廷重臣,平步青云。因此“每朝廷传胪第一,则公卿以 iYE:o{  
下无不耸观,虽至尊亦注视焉,自崇政殿出东华门,传呼甚宠,观者拥塞通衢,人肩摩不可  h"<-^=b  
过,至有登屋下瞰者”。难怪北宋著名文学家尹洙赞叹:“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 rap`[O|l=  
幽蓟,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状元大魁天下就有了荣誉和地位。宋代时,已有特赐状元袍笏,七名宫廷卫士护送回府及在 Zi$v-b*<  
家乡建状元坊等宠遇。不过状元殊荣更表现在授官上,唐至北宋初期,状元授官都不高,但 H4#|f n  
从北宋前期起,授官就明显高于众进士,而且多入翰林院。明清两代,新状元照例授从六品 /Q Xq<NG  
的翰林修撰,又因翰林为皇帝近臣,升迁至尚书、宰相者不乏其人。在本书收录的 600 多名 no_(J>p^&  
状元之中,即有 80 多人位至宰辅,所以翰林又有“储相”之称,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 biZwxP3  
子堂”的感叹实不过分。 tE"aNA#=  
五、状元名流 i@7b  
状元尽管名闻天下、荣耀倍至,但状元并不就是天下第一,很多天下第一的人也都不是状元 N;4tvWI  
。诸如杜牧、白居易、柳宗元、王安石、苏轼、朱熹、司马光、欧阳修、张居正、王守仁、 t;ZA}>/  
曾国藩、张之洞等等。但状元中却也产生了不少名臣贤相、著名学者、文学家、思想家、教 CF|c4oY82  
育家、诗人等,他们中比较著名的有唐朝郭震、张九龄、娄师德、王维、柳公权,后汉王 q'u^v PO  
溥,宋朝张九成、张孝祥、吕蒙正、王十朋、陈亮、文天祥,明朝商辂、康海、杨慎、吴宽 EjZ_|Q  
、焦?,清朝毕沅、王杰、翁同騄、孙家鼐、洪钧、陆润庠、张謇等。尤其 !)1r{u  
是民族英雄文天祥更是影响了几代人。当然状元中也有败类、奸臣,如宋朝留梦炎、明朝周 :G+8%pUX]  
延儒等。 q/I':a[1  
以上这些人的生平事迹,在本书中都有程度不同介绍,此不赘言。 <5oG[1j  
总之,状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需要不断地发掘和研究。   ,^]yU?eU  
王鸿鹏 Qrr8i:Y^  
2003 年 12 月 3 日 |3tq.JU  
=u M2l  
LEnm6  
宋代文举概况 &YAw~1A  
科举制度到了宋代,日趋完善。宋太祖赵匡胤于开宝六年(973)将殿试制度化,从而确定了 _0Mt*]L }  
乡、省、殿三级考试制度。为杜绝请托舞弊,宋代采取了锁院、糊名、誊录、磨勘等措施。 Aqi9@BH  
在对状元的重视程度方面,宋代也比唐代更为突出,除有赐宴、赐诗、给驺等较高的荣誉外 1trk  
,还给予释褐、拜官的恩宠,形成了进士科空前的繁荣局面。 ?Q`u\G3.m  
自北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960)开科取士,到南宋度宗赵銬咸淳十年(1274)止,两宋共 1 F(?A7  
18 榜进士,有状元 118 人,他们中除有民族英雄文天祥,爱国作家张孝祥,学者陈亮外,还 ^ +e5 M1U=  
有堪称朝中栋梁的吕蒙正、蔡齐、王曾、吴潜、王十朋及清廉正直,政绩颇佳的张观、贾黯 dd$}FlT  
等人,可谓群星璀灿,名臣贤相辈出。118 人中仅正史有传者就有 55 人,占据了总数的 45%以 KJ/ *BBf  
上。 }p2YRTHx  
(肖佐刚) Fo$kD(  
杨〓砺 O@$wU9 D<  
杨砺(930~999),初名砺,字汝砺,京兆讄(今陕西户县)人。宋太祖建 @wzzI 7}C  
隆元年(960)庚申科进士第一人。 Iuh1tcc  
杨砺刚中状元,父亲就去世了,他悲痛欲绝,竟数日水米不进。守孝期满,他以奉禄不足以奉养母亲为由,闲居不仕,直至官府、亲朋催促才去赴任。不久,又因母亲患病而辞官。 B~[}E]WEK  
开宝九年(976),诣阙献书,杨砺被召试于学士院,授陇州防御推官。后入京,迁光禄寺 !!jitFHzb  
丞。母亲病逝,他居家守孝期满,转为秘书丞,改任屯田员外郎,后任鄂州知州,因善于治 z2EZ0vZ  
理而名著朝野。 nDt1oM H  
端拱元年(988),杨砺充记室参军,迁水部郎中。真宗曾问其何年及第,杨砺默而不答 =\t%U5  
。后真宗知其为状元,后悔所问。从此,对其不以状元自傲的品德,极为敬重。淳化六年(9 `7f><p/q  
95),赵恒立为太子,杨砺兼右谕德,转度支郎中。赵恒登基后,拜杨砺为给事中,判吏部 Y? 1 3_~ K  
铨,负责铨选官吏。不久,召入翰林为学士。咸平初年(998),杨砺知贡举,拜工部侍郎、 zc}qAy'<  
枢密副使。第二年,因病去世,享年 69 岁。真宗十分悲痛,对宰相说:“杨砺耿直清苦,正 FEdWe\E  
欲重用之时去世……。”遂冒雨前往吊唁,因车驾进不了胡同,真宗竟徒步至其灵前,悼念 xaM? B7  
追忆良久。回朝后,诏令罢朝致哀,追赠杨砺兵部尚书。 R')D~JJ<8a  
杨砺为文崇尚繁琐,无一定师法。在翰林院时,起草诏令迂怪,常被人哂笑,也不在意。 d]kP@flOV  
著有文集二十卷。 !I 7bxDzK$  
+c8cyx:^f  
余〓复 `|[" {j}^  
余复(1152~?),字子叔,福建宁德(今福建宁德县)人。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庚戌科 ?8j#gYx2  
进士第一人。 i8]2y  
余复为光宗朝第一位状元。光宗特别欣赏其试卷,亲擢为第一,并赐诗一首,诗云:“临 ^/)!)=?  
34@f(^d+^  
策士岂徒然?嗣守丕基务得贤。尔吐忠言摅素蕴,吾縻好寿副详延。爱君爱国毋终怠,厚泽 MzF9 &{N  
深仁赖广宣。赐宴琼林修故事,朕心期待见诗篇。”余复读罢,深感皇恩浩荡,受宠若惊,随即和诗一首,进献圣上。诗云:“风虎云龙岂偶然?信知盛世士多贤。虞庠教育蒙深泽, H-*"%SJ  
汉殿咨询愧首延。褫褐遽沾琼宴宠,锡诗齐听玉音宣。爱君忧国平生志,敢负周王燕乐篇。 HjX!a29Wf  
liYR8D |  
绍熙二年(1191),余复任著作佐郎。次年,辞官归乡。庆元元年(1195),入朝任校书郎。 7c:5 Ey  
庆元二年,为著作佐郎,兼实录院检讨。终因厌倦官场,再次退隐还乡,筑园于县城南,每 33R_JM{  
日以著述自娱,不久卒于家。 =,*4:TU  
余复在儒家经典的研究上,造诣颇深。 WIe2j  
著有《礼经类说》、《左氏纂类》等。 %cWy0:F5VY  
`OY_v=}  
明代文举概况 C$Y pk\p  
明朝建立以后,沿袭宋、元科举之制,于洪武三年(1370)下诏实行科举考试。明朝 7qyv.{+  
的科举考 .K`^n\T t  
试分为四个阶段,即郡试、乡试、会试、殿试。郡试,也称小考,由府、州、县考选俊秀诸 [WOLUb  
生,中式者称“秀才”。乡试,即将郡试考选的诸生,试之于省会,中式者称“举人”,举 hL\gI(B  
人之第—者称“解元”。第二年会试,即以各省考取的举人,试之于京师礼部,中式者称“ &{s`=IeN  
贡士”,第一名称“会元”。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举行。会试之后,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 # j_<iy  
称殿试,亦称廷试,只考策问一场,其取中者称“进士”,且分为一、二、三甲。第一甲只 5WR(jl+M  
三人,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 it2@hZc5  
出身;第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称传胪。状元授修撰,榜眼、探花授 ?i.]|#{Z  
编修。 ub |tX 'o  
洪武六年,因科考录取的多为缺乏实践经验的少年后生,明太祖朱元璋决定停罢科举。敕谕 /f!CX|U  
吏部察举各色人才,以礼遣送京师,除授官职,直至洪武十五年(1382)方下诏恢复科举取士 B!vI^W  
。洪武十七年,礼部颁布了科举程式,规定“三年一大比”,即三年举行一次自下而上的考 .Dw^'p>  
试。每逢子、卯、午、酉年秋季举行乡试,也称“乡闱”或“秋闱”;每逢丑、辰、未、戌 MQR@(>TZy  
年春季举行会试,也称“省闱”或“春闱”。礼部还详细规定了考试内容及程序等事宜,标 ,UFr??ZKm  
志着明朝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此后历朝相沿不变,直至明亡。 ]M|Iy~ X   
明朝科举考试只有一科,即进士科。考试的内容以“四书”和“五经”等儒家经典为主。 6?U2Et  
考试文体专用排偶对仗的八股文。 +tz^ &(  
据史载,明朝共开科 90 次,取士 2.4 万余人,状元 91 人(因洪武三十年有春夏两榜状元) kcd~`+C  
。其中乡试、会试、殿试均获第一名者,被称为“连中三元”。明朝获此殊荣的只有洪武年间的黄观和正统年间的商辂二人。 1uTbN  
(王鸿鹏) z5CZ!"&v  
F`9;s@V*  
余〓煌 '|r('CIBN/  
余煌(?~1646),(余伟民提供 余萃元转帖 明神宗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是余煌出生的时间,他享年五十九岁。)字武贞,号公逊,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 :F:<{]oG_  
乙丑科进士第一人。 1]r+$L3  
余煌考取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曾参与修纂迫害东林党人的《三朝要典》。崇祯即位,革除阉党,《三朝要典》被焚,余煌虽受牵连并未遭受惩罚。不久,家母病故,他辞官归乡 p1 tfN$-  
。服丧期满,被任命为左中允,历左谕德、右庶子,充经筵讲官。后又遭到给事中韩 源的 WP1>)  
弹劾,认为他参修过《三朝要典》,属阉党之流,不宜任用。余煌上疏争辩,思宗特下旨安 7kM_Ijd$  
慰,认为他是被迫的并不追究。 9V&%_.Z  
余煌为人操行坚正,鲠直不阿。户部尚书程国祥上疏,提出借用京城房租以补国库之空, K,YKU? z6  
余煌力争,认为不可,但未被采纳,遂请假而归。接着又遇父亲去世,服丧期满,却长期得 zzfwI@4  
不到起用。 Ml8'=KN_  
崇祯十七年(1644),思宗吊死煤山后,抗清官兵在浙江拥立鲁王政权,定都绍兴。诏令 >S5:zz\  
闲居在家的余煌出任礼部右侍郎、户部尚书,余煌一概坚辞。因武将骄横跋扈,鲁王又下第 GYot5iLg  
三道诏令,任命余煌为兵部尚书,至此,余煌深明大义,勇赴国难,毅然就职,决心为抗清 a3]'%kKp  
斗争出一把力。当时,朝廷很多大臣置国家安危于不顾,营高爵,纷纷购置私产,请乞无厌 93:s[b mx  
。余煌耳闻目睹,气愤至极,慷慨陈辞:“今国势愈危,朝政愈纷,尺土未复,战守无资。 Ftj3`Mu  
诸臣请祭,则当思先帝?尝(冬祭为?,秋祭为尝)未备;请 $53I%.  
葬,则当思先帝山陵未营;请封 D!TL~3d 1  
,则当思先帝宗庙未享;请荫,则当思先帝子孙未保;请谥,则当思先帝光烈未昭”这篇疏 T$13"?sr=  
文,震动朝野,时以为名言。 r: n^U#  
顺治三年六月,清兵直逼绍兴,鲁王渡海而逃。有人建议余煌组织人马据城抗守,余煌冷 p_ =^E*J]  
静地分析了形势。说:“大势已去。江边数万军队已不堪一击,还想以老弱残兵守住城池吗 mY2 Ubn*  
?徒劳的抵抗岂不是坑害百姓?”他果断下令,大开城门,并用红笔大张告示,放军民出城 "y/GK1C  
避难 % w 6fB  
。城空之后他赋绝命诗一首“穆骏自驰,老驹忍逝。止水汩罗,以了吾事。有愧文山,不入 R1/ )Yy  
柴市。”“穆骏”指鲁王,“老驹”称自己,“文山”指文天祥,“柴市”指刑场。之后, U$6N-q  
他从容穿好朝服,告诉仆人“我死后,随便弄口棺材,殓以常服,不作佛事,不入乡贤祠, fLAOA9  
不刻文集,不要墓志,不择地形,只在墓碑上写“明高士余武贞墓。”然后,余煌独自出东 ]H) x  
门赴水,不料被船工救起。他叹道:“忠臣也不好做啊!”两天后,复投更深处,殉国而死 UyBI;k^]  
。清王朝追谥忠节。
相见甚晚 以诚相见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3-07-02
B:Y F|k}T  
今有幸读了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 作者 王鸿鹏 《中国历代文状元》《中国历代榜眼》 《中国历代探花》发现我余氏榜眼有四人——元代的余阙 ,明代的余本,余孟麟, 清代的余联沅。 1xEFMHjy  
7`j%5%q  
余氏历代三甲:文状元   榜眼   探花——榜眼篇 f(G1xw]]@Y  
8@[S,[  
]$u C~b   
OxPl0-]t  
元代文举概况 :>iN#)S  
-g."{|  
自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以来,一直废弃科举。直到元仁宗延皊二年(1315) 1c{m rsB  
始开科取士 sv!zY= 6  
,到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1366)为止,共开进士科十六次。元代选举制度,凡中选的进士分 \WBO(,]V  
5S8>y7knQ  
两榜:蒙古色目人一榜,列崇天门右侧,为上,称右榜;汉人(南人)一榜,列在左侧,称左 2{.g7bO  
榜。每科取左、右榜状元各一名。元代共取状元三十二名。但是,榜眼的情况就没有那么完 _|4R^*/ 4  
整。 Ge/K.]>i  
元至元十一年,议行科举分蒙古进士科及汉人进士科。元皇庆三年八月天下郡县举其贤者、能者,充赋有司。次年二月,会试京师汉人南人:第一场,明经、经疑二问,经义一道。第 &TY74 w*  
二场,古赋章表内一道。第三场,策一道。蒙古色目人作一榜、汉人南人作一榜,第一名赐 2 F>Y{3&  
进士及第,从六品。第二名以下及第二甲皆正七品。第三甲以下皆正八品。两榜并同。元元 (~eS$8>.  
统元年癸酉科,敕试进士,复增名额,稍异其制:左右榜各三人皆赐及第,余赐出身有差, :{N*Z}]  
后三年,其制遂罢。又七年复兴,稍变成式,易汉人南人第一场考《四书》,拟一道为本经 u178vby;l  
、拟第二场古赋外,对于诏诰章表对,又一道,有元科目取士大略如此。 >t.Lc.  
康熙辛巳,新安吴香苑为大司成时,于太学中掘得三个元人题名碑。一为正泰国子题名 F \ls]luN  
记,蒙古色目人皆有正副榜。一为至正十一年进士题名记。蒙古色目人列三甲,状元者为朵  {ibu 0  
烈图。汉人也列三甲,状元为文允中。皆无榜、探。一为至正丙午国子中选题名记。例授官 J{^md0l  
_\KFMe= PV  
,蒙古赐正六品,色目赐从六品,汉人赐正七品。皆至榜、探。在元朝有相当一段并没有榜 ~9 .=t'  
e)wi}\:q_  
,一甲只有一名。因此,只有将二甲第一位的视同榜眼,实际上,也确实是进士第二人。从 9:4S[mz/hD  
有案可稽的材料来说,目前,仅可以提供以下七位。 &RYdSXM  
(王凯贤) %h@1lsm1+  
'";#v.!  
^T!Zz"/:  
xcr2|  
4`Ud\Jm[s  
余〓阙 u-t=M]  
L]H'$~xx*  
余阙(1303~1358),字廷心,一字天心,唐兀氏,庐州人(今合肥)人。元元统元年(1333)癸酉科蒙古色目人榜(右榜)同同榜进士第二人。 FuiR\"Ww  
余阙的母亲尹氏曾作梦,梦见异常之人到来,恰在此时余阙呱呱坠地。余阙的父亲是沙剌臧卜,曾在庐州为官。世代家居河西武威。余阙少年时,父亲就去世了。他与吴澄弟子张恒交 K khuPBd2  
往,文学大有进展。在余阙年轻时,本地土豪十分狡猾,当地种麦田的农民非常害怕土豪,不敢向上告状。余阙听说此事,决心为民请命,他请求中书,凡无麦者得减少赋税。农民大 !b+4[ xky  
悦,大家酬金,向余阙道谢,他坚决不接受。以后,全凭教授学生来赡养母亲。元统元年,余阙出任同知,管理泗州事宜。在泗州,他为政严明,威严摄于下属。不久,召回朝中,出任供奉翰林文字,转中书,刑部主事。与上官宰相议事不合,余阙向朝廷启奏, rJ Jx8)M  
书写宰相言状,没结果,又进言:守成的命运在于新选的官吏,要想天下大治就要督促、追究守成的官员。当时,朝廷决定派遣使者巡察各行省的情况。余阙又上奏,指出使者行为无 oh8:1E,I  
状,所到之处,供帐饮食,如奉至尊。不能宣谕皇帝怜悯、体恤百姓的本意,最好立即罢免他们。朝廷没听余阙的意见。因为不能苟且、阿权贵,余阙决心弃官归里,专修辽、金、宋 @ !P2f   
三史。后来,余阙又被召回,到翰林院担任修撰,迁翰林待制。拜监察御史,改中书礼部员外郎。余阙倡议:恢复古代礼乐制度。他虽引经据典,朝廷未能用。安西有位郭氏 Q-w# !<L.  
女已经受聘,丈夫去世,不嫁。有司请旌其门。余阙以“过於中庸,非制礼所尚,不予旌。”而后, syR"p,3EC  
余阙出任湖广行省左右司郎中。广西山路峻险,加上人们运输官粮费用,赋税总是变相加倍。余阙采用运输布帛来替代应交粟粮的办法,百姓方便多了。南人谋反,右丞沙班应当领兵 tVRN3fJH  
出师,可他就是坚辞不去,无人敢言。余阙站出来说:“不思执弓矢讨贼,乃欲自逸邪,右丞当往。”沙班因粮草之事为难时,余阙在三日内全部备齐。沙班终于领兵出师。湖南的章 8 ??-H0P  
宣慰使用婆律香,赠送余阙,余阙发现份量过重,拒绝接受。匣内果然藏有珠宝黄金。章宣慰叹息说:“我送礼给达官贵人,没有冰洁如玉壶的。唯独余阙公一人罢了。”后来,余阙 Bu(51wU8  
作为集贤经历被召回朝中,又晋升为翰林待制。不久,出任浙东道廉访司佥事。贪官污吏一听说余阙要到这儿上任,纷纷解下印绶,自我罢免。衢州长官燕只吉台,放纵贼滥杀无辜百 w ~*@TG  
姓。余阙将贼抓捕,报请依律惩治,行文上至台御史,反而受到与此有牵连的官员参劾,余阙辞官归乡。不久,丁母忧,回庐州。 ,0! 2x"Q=  
至正十二年,余阙任淮西宣慰副使,佥都元帅府事。贼盗起事,攻城克县。余阙分兵把守安庆。他对前来封余阙官衔的使者说:“为臣死忠,正在今日。阙曷敢”余阙在音讯隔绝、兵 .H)H9cmf  
粮皆困乏的情况下,到任十天就与盗寇对峙。他屯田筑堡扎寨,外御盗寇,内让百姓种庄稼。余阙亲自领乡兵,与贼盗殊死战斗。乡兵稍有退却,余阙召集败兵,发誓说:“死就一起 "0CFvN'4  
死,何必只为自己生。”一鼓作气,进兵拔除所有栏栅,贼盗投降了。“贼至辄与战,战必胜。所用者乡兵数千而已”。至正十三年,起用余阙副使,佥淮东都元帅府事,分兵守安庆。至正十四年,当地闹灾荒。他捐俸二百石,为无生计的人办粥厂,救活了很多人,又安置 e#C v*i_<  
了数万无业者。此外,他还向中书请得三万锭官钞,粮济灾荒,灾民都被救了。余阙又晋升同知 }emUpju<C  
、副元帅。又一年,旱灾、匪祸双双而至。他一方面平定贼盗,一方面为民祈雨。他还让百姓下湖打鱼、缴纳鱼租。至正十五年,雨涝成灾,他领众人构筑大防水堑、环城扎上木栅、 D;Qx9^.  
引浚江水、还在城上构筑望楼等等,使内外加固。秋季丰收,得粮三万斛。余阙升为同知,副元帅,都元帅,赐上尊及黄金束带。因治军有术,余阙又官拜江淮行省参知政事,不久, '3>;8(s l  
改左丞,赐二品服。仍守安庆。至正十六年,池州造反的赵普胜进犯。余阙领兵出击,一连几仗 t$!zgUJ  
,将他们驱除了出去。造反者假作信函与城中诸大姓约为内应,余阙说:“我的百姓怎么会有这种人呢”他将信函全部烧了。造反者又让余阙的故人,花言巧语劝说他投降。余阙将劝 RAO+<m  
降者牵出,以铁锥穿其齿颊,在东门外斩首。江西官军劫掠州县,以杀婴儿为戏,不过就是独独不敢进入安庆地界。广西苗军元帅阿思兰抵达庐州,派遣使者到来,手持腰刀直接逼迫 o'DtW#F  
余阙,余阙喝叱左右,缚起来,将其下狱。随即向上抗疏,终于诏下,阿思兰撤军。至正十七年 Av.tr&ZNb  
,余阙二次击败造反的赵普胜攻城,抵抗、战斗一月有余,敌兵败退而走。秋季,余阙拜为淮南行省丞。至正十八年,造反军分三路攻城,外无救援,余阙手提兵戈,徒步作战、身先 cu/"=]D  
士卒,杀造反者无数,身受 10 余处伤。日中城池陷落,余阙自刎,跳入清水塘。城中百姓、官员数以千计,都宁死不屈。余阙全家跳井,殉国身亡。余阙去世后,追赠官衔摅诚守正清 k$kE5kh,S  
忠谅节功臣、荣禄大夫,淮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柱国。追封豳国公,谥号忠宣。余阙风采照人,严竣而恪守大节,常以王佐自任。人们议论在兵乱中死节的大臣就数余阙、 2)=whnFS  
泰不华了。战死之后,以余阙凛然大义,从塘中找出尸首;陈友谅义之以金赎其尸,备棺敛葬于安庆西门外。明太祖对余阙的忠诚也十分嘉奖,复为他立庙于忠节坊,命有司前往祠庙 0nwi5  
致祭。余阙与李祁同科进士,为右榜第二名,后在抗明中战死。李祁为余阙所著《青阳集》作序时,自愧“不得乘一障效死为恨”。又称“世之贪生畏死甘就屈辱,腼然以面目视人者,斯文之丧益扫地尽矣”。 agUdI_'~@9  
余阙天生有文才,做文章很有气魄。诗体崇尚江左名士,他很看重鲍、谢、徐、庾,以下的就不论了。尤擅长于诗文,他的门人辑为《青阳山房集》五卷。余阙注重经术,专门注释《 %L.S~dN6  
五经》。特别留意经学五经,皆有撰述、注释。书法作品以古雅传世,尤其是篆、隶二种书艺。(明)李日华在《紫桃轩又缀》中评说:“余忠宣小字似不经意,而丰 b-& rMML  
处有褚遂良,潦全处有杨景度、林藻,岂漫不留意於墨池者所能符合邪!”(明)宋濂也说余阙书法清劲,与人相类。 CF;Gy L1M  
著有《雨得从游帖》。 HkD. W6A3  
? $B4'wc5  
g}+|0FTV  
明代文举概况 x]7:MG$  
Nn_fhc>  
明朝科举共开九十科,状元九十一人,(洪武三十年有“南北榜”之称,产生两名状元)。 :I#.d7`uk  
自然榜眼、探花也应该九十一人,但洪武五年只知道状元朱善,会元陈忠而不知榜眼、探花 C@qWour  
分别是谁,故本章只收录明朝殿试一甲第二名进士,即榜眼九十人。 aqSOC(jU  
在九十名榜眼中,有四人本是状元人选。其中郭眀、王艮因其长相不如,降 [+WsVwyf?  
至第二;丰熙因走路有点儿跛、刘矩因皇帝做了一个梦,均屈居第二。 C@-Hm  
榜眼中官至宰辅的有十六人,他们是:苗衷、陈文、吕原、徐溥、潘晟、吕调阳、王锡爵、 Ny"9!3V   
李廷机、吴道南、史继偕、孙承宗、施凤来、贺逢圣、孔贞运、傅冠、陈之遴。 *A9v8$  
由榜眼官至尚书职位的八人,他们是:杨鼎、周洪谟、徐琼、杨守眃、黄眂、刘春 、孙升 F.TIdkvp  
、黄凤翔。 pqg2#@F.  
由会元至榜眼的有十四人,他们是:林志、杨鼎、陆県、董眎、伦以训、瞿景淳 )nHMXZ>Td  
、曹大章、王锡爵、萧良有、李廷机、汤宾尹、施凤来、华琪芳、吴伟业。 3JD62wtx  
由解元至榜眼的有十五人,他们是:尹昌隆、王艮、林志、陈文、杨鼎、吕原、周洪谟、杨守眃、黄眂、白钺、刘春、孙清、黄初、李廷机、王衡。 hEjvtfM9\-  
曾官至南、北国子监祭酒的二十七人,他们是:张显宗、周洪谟、陈鉴、徐琼、刘震、杨 3~`\FuHHe  
守眃、黄眂、王瓒、伦以训、王教、程文德、孙升、潘眅、瞿景淳、吕调阳、陶大临、王锡 ,GWa3.&.d  
爵、黄凤翔、余孟麟、萧良有、李廷机、杨道宾、汤宾尹、马之骐、孔贞运、何瑞征、吴伟 Wda?$3!^q  
业。 tLJ 7tnB  
曾官至国子监司业的有六人,他们是:景眊、李自华、刘眆、庄奇显、邵景尧、吴国华。 a3A-N] ;f  
死后获得朝廷谥号的有二十七人,他们是:练子宁、景清、王艮、苗衷、陈文、杨鼎、周洪 ~RLjL"  
谟、徐溥、黄眂、白钺、刘春、王瓒、董眎、程文德、孙升、瞿景淳、吕调阳、 $I`,nN  
陶大临、王锡爵、黄凤翔、李廷机、杨道宾、吴道南、孙承宗、贺逢圣、孔贞运、傅冠。 mmFcch$Jv  
(王鸿鹏) XPYf1H  
SFWS<H(IN  
7OZ0;fK  
g3n>}\xG>  
余〓本 #;2mP6a[  
余本(1480~1529),字子华,号南湖,浙江鄞县人。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辛未科杨慎榜进士第二人。余本生而英迈卓异,立志不群,读书不仅仅局限于八股文。他终日正襟危坐,诵读不止,夜里还要“焚膏以继”。自五经以至子史百家无不潜心精读。遇有微词隐义,一般常人不易深究,而余本总是凝神苦想,结合查阅诸先儒的传注,反复考究、辨证。凡天文,地理、钟律、象数、无不涉猎,以探其深妙。余本曾对人说道:“人读圣贤书,则心明气定,其他玩好不能入,从此摄伏身心,自然有益。”因此,余本读书一字不苟,一旦成诵,则终身不忘。当时学士们都称其“余夫子”。余本于正德五年(1510)乡试中举,翌年跻身鼎甲,授翰林编修。余本为人性刚直,不避权势。乾清宫灾,应诏上陈时事。余本言词剀切,为当时权奸所不容。余本亦郁郁不得志,力求补外任,遂授广东提学副使。到任后,他以正风俗,选拔人才为己任。后因上疏弹劾巡按御史毛风不法于朝,毛风也寻机构陷余本,结果毛风被免职,余本也因此谢事。余本自幼十分孝顺,母丧不入私室,平常不妄交友。居家清贫,几乎每月都要靠借贷度日,但亲族之中谁有困难,他都会倾囊相助,甚至别人借的债,而他亲自为其还账。从兄弟早孤,他为之抚养,直到成家,且给予田地。他在家乡做的好事无法尽数。余本居家数年,绝意进取,热衷于授徒、讲学。嘉靖六年(1527),复起为山东督学,升南通政,嘉靖八年(1529)去世。著有《易经集解》、《皇极释义》、《礼记拾遗》、《周礼考误》、《春秋传义》、《孝经刊误》等。 q+YK NXI  
g[2[ zIB=  
0} \;R5a<  
余孟麟 K<ldl.  
&)Wm rF  
余孟麟(1537~1620),字伯祥,江苏江宁人。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甲戌科孙继皋榜进士 @(st![i+  
第二人。 AQBr{^inH|  
余孟麟之父余光官御史,因忤严嵩被削籍。 l&Fx< W  
余孟麟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乡试中举,万历二年(1574)会试第六名,殿试夺得榜眼。 9T;l*  
万历四年(1576)六月,参与由首辅张居正主修的《大明会典》,担任纂修官。万历十四年(1 `WU"*HqW  
586)五月,升为南京国子监司业、洗马。万历二十年(1592)七月,又由南京翰林院侍读学士 BI)$aR  
升为南京国子监祭酒。正在士林声望日隆之际,余孟麟竟上书乞归,家居二十多年,享年 83 g60r m1b  
岁。余孟麟为明代书法家,善真草。 +Y^/0=6h  
著有《幼峰学士集》三十二卷。 FU~:9EEx  
b{d@:"  
|N>TPK&Xt  
E^jb#9\R  
清代文举概况 PM%Gsy]q  
清朝科举考试制度沿袭明制,殿试录取时分为三甲,一甲取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作状元,第二名称作榜眼,第三名称作探花,合称为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在清朝,例授官职不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官。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官。而二甲、三甲要经过馆选,入翰林院深造三年,考核后才能授职。而一甲当时就授职,这体现等级差异。而清朝授官品阶也与元、明两朝一样较高。榜眼、探花的特殊待遇表现在清朝抡才大典上。传胪大典上将鼎甲三名逐一唱名,每一唱名后,必定鼓乐良久。状元独占鳌头,榜眼、探花出班跪在状元后,丹墀偏右道旁,其余进士无权出班。待黄榜置放龙亭内,从御道而出时,也只有状元及随后跟从的榜眼、探花由宫殿正门送出。鼓乐迎到东长安门外张挂,除了在金榜上一甲单列排在榜首栏位之外,顺天府丞还要为鼎甲三人簪花酌酒,接着游街夸官,直到顺天府赴宴。状元坐正席,榜眼、探花左右分坐。乐礼完毕,先送状元归寓所,再送榜眼、探花返回。这只是传胪上榜眼、探花所得的殊遇。以后,在恩荣宴上鼎甲御赐酒,荣用金碗,分列专席;释褐礼,仅鼎甲三人各插金花,登堂拜师。总之,处处以鼎甲地位格外优渥。榜眼是仅亚于状元的天下高才,正是人们所常说的处于数一数二的显赫地位。在清朝数百年历史中,榜眼中也出了不少宰辅大员。也有很著名的校刻家、政论家、书法家、美食家等等。他们为民做了很多事,为文化发展做出贡献,为国家恪尽职守。当然,也有不耻于人的败类。所以说也是一份值得后人作为以史为鉴的史料。(王凯贤)吕缵祖吕缵祖(?~?),字峻发,亦字伯承,号修祉,直隶(今河北)沧州人。清顺治三年(1646)丙戌科傅以渐榜进士第二人。吕缵祖进士及第后,授内翰林秘书院弘文院编修。该科会元是李睪棠。殿试制策题为《以四海之广,人民之众,应有奇伟非常才全德备之大贤,能佐朕平治天下,以延运祚于元疆者,必如何而后可致之欤?》《诸士心悼前车,身逢鼎运,得失之源、治乱之故,筹之熟矣。其悉心以对,毋猥,毋泛,毋畏,毋隐,毋著于篇,朕将亲览焉。》吕缵祖以贤德之才必为经世治用为文,脱颖而出,顺治帝钦点吕缵祖为一甲二名进士及第。顺治四年,吕缵祖任会试同考官。顺治六年,吕缵祖由内翰林秘书院编修,升任国子监司业。历官弘文院侍读、侍讲学士。吕缵祖学识渊博,善长书法。他能两眼同时复视二物,双目炯炯有神。少年时期,在文学已经有所成就。晚年时,文风回归于平淡。在徐世昌撰写的《晚晴鋎诗汇》引用了他的诗作《过僧舍》:“林端梵影插秋天,正在长流夹岸边。散步莫疑因病酒,偶来非是为逃禅。尘门不禁贫人履,僧榻偏酣高士眠。檐际松风波底月,久忘身世隔尘烟。”可见他恬淡人生,寄情林泉之一斑。著有《几园集》、《南游病语》、《沧州诗钞》等。 S(*SUH  
5Y97?n+6  
HI30-$9  
余联沅 3v%V\kO=F  
余联沅(1844~1901), 字?珊,亦有晋珊之说。湖北孝感县人。清光绪三年(1877)丁丑 <J QvuC  
科王仁堪榜进士第二人。 =7mn= w?  
余联沅在咸丰十一年考中举人。同治元年,余联沅凭才能考试,优增生中式;同治四年,呈 _ZfJfd~  
报捐纳内阁中书。同治七年,余联沅由内阁中书考取军机章京。 X)|b_3Z  
光绪帝登基,余联沅补任军机章京。光绪二年,余联沅校勘刷印《方略》竣工,经军机大臣 tPHDnh^n]  
保举升任待补翰林院侍读。光绪三年,殿试考取一甲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充任国史馆协 g3(fhfR'RN  
修。光绪七年,余联沅在军机处校勘印刷《列圣圣训》,卓有功绩,又经军机大臣保举,赏 gI qYIt  
加五品衔。光绪十年,余联沅考取御史,任功臣馆纂修。光绪十四年,补任河南道监察御史 K -!YD}OF  
。同年,以给事中出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光绪十五年,充任会典馆协修。后来,又稽查南新仓事务,奏陈种种时弊。此外,余联沅专门上奏科考场中枪手假冒、试官舞弊等事,请皇帝 mh"&KX86W  
下旨,令部臣当场申明原有的条例章程,着力检察。不许考生假冒、蒙混入场,进入号舍后 ^E8XPK]-~  
立即封闭。指出监考官不要为图宽厚名声而放纵,要认真防范多年积下的种种弊端,真正为 MkG3TODfHB  
国家选拔实用真才。光绪帝一一采纳。 ~1Q$FgLk  
光绪十六年,余联沅被选拔为会试同考官。因御史任满,皇帝下诏让他补知府缺。这一年直 PYYOC"$  
隶(今河北)黄河决口,余联沅上奏:由于地近京城,灾害严重,赈济钱粮不够,请再拨国 R g7  O  
库银两及稻米。此外,请对赈捐章程灵活掌握,从南方购米北运,以解决实际困难。皇帝责 : uglv6  
令交部议,准予施行。余联沅转任四川道监察御史,年底,再一次京察,余联沅获一等。 'PF?D~  
光绪十八年,充任会典馆纂修。光绪十九年,余联沅升为礼部给事中,补福建盐法道道 AXhV#nZt0  
员。光绪二十年二月,余联沅京察获一等,记名以道府用。出任会试磨勘官。不久,授余联 A"8` 5qa  
沅苏松太道员。光绪二十四年,任福建按察使。 JW;DA E<  
光绪二十五年,余联沅充任福建布政使。当时闽江上游有个险滩,水流湍急而且四处常有 5"=qVmT)  
漩涡,险象环生,人称为关刀嘴。来往船只,尤其重载的商船忧心忡忡。当地的人由于迷信 `VT[YhO#}  
风水,不敢动土,使关刀嘴为害一方。余联沅委派官员并亲自督促施工,穿凿破碎,使河道 c0.i  
等处得以治理。水旱两路通畅,人们来往通行十分方便。百姓交口称赞,此举实在大大便利 47b=>D8  
了民众。这一年,余联沅在江淮再一次完成了捐款赈灾工作,被朝廷嘉奖,赏赐顶戴花翎。 C=& 7V  
凭借妥善处理洋务有功,又赏赐二品顶戴。 ,"~#s(  
光绪二十六年,北方义和团轰轰烈烈,余联沅正在上海出任沪道。张之洞、刘坤一派余联沅 5(0f"zY  
在上海租界与各国领事馆接洽订立《东南保护约章》,史称“东南互保”。所谓“分租界内 ]RgLTqv4x  
外,互相保护,各不侵犯。中外安宁,地方无恙,沿江各省, m%Ah]x;  
赖此以安。”余联沅天性廉俭。苏松太道辖区富甲天下,他还兼管江海关务,尤为肥沃。关 X_yAx)Do  
署按旧例,馈银八千两,余联沅全部拨给了上海龙门书院作经费,士林学子多受益于其中。 Gq_rZo(@  
后调任江西任按察使,又充湖南布政使,在此期间,余联沅又一次完成筹集巨款,捐助陕西 k*)O]M<,  
赈灾的任务,皇帝颁奖赏赐余联沅头品顶戴,署任浙江巡抚。光绪二十七年三月,诏令余联 ^V]DQ%v"I  
沅回湖南任布政使,署理浙江巡抚。派他查阅浙江营伍,有技艺生疏、以老充数及军实不齐 @Sb 86Ee  
等弊,即将该管将弁据实严参。只因他人上奏浙江痼习太深,传谕令他确查。四月,因盐务 |_q:0qo  
为馕源大宗,著余联沅体察各地,悉心查证情况回任。不久,余联沅因病辞去湖南布政使职务。光绪二十八年命余联沅以湖南布政使,署浙江巡抚。余联沅因病身亡,官至湖南布政使 ts BPQ 8Ne  
巡抚。 !Z +4FwF  
余联沅一生为民请命,多次赈济灾民。在朝为官,国内职务治理有序,涉外事务处理得当, Rv R ,V  
深得朝野赞赏、百姓夸奖。两江总督刘坤一为首,偕同二十六名官员联名上奏:余联沅在多 -:92<G\D  
省任职而且工作卓著,尤其是筹捐巨款、赈灾民,功不可没。光绪二十八年,光绪帝恩准在 L`E^BuP/  
上海地方为余联沅捐建专祠,由史馆为他立传,记录他生平政绩,用来表彰他一片 &^WJ:BvA|^  
忠心。恩赏“祭葬恤荫”,按巡抚待遇给予抚恤。 >Xz P'h  
O&=40"Dr  
5X^bvW26  
9d ZE#l!Q  
后〓〓记    =X6+}YQ"  
1998 年,在撰写《中国历代状元传略》时,我们就萌生出一个计划,写完状元,还要写榜眼、写探花。科举上既然将他们三位雅称“鼎甲”,总要“三足”才能立得起来。于是我们开始了艰苦的搜集资料过程。发现榜眼、探花真的不如状元。状元毕竟是第一,史籍上多多少少都会留下一些痕迹。而榜眼、探花寻找起来要艰难许多。但也同时发现榜眼、探花并不一定就比状元的学问差。有时皇帝的好恶,主考官的偏颇,当权者的需要,甚至姓名、相貌、身材,都有可能把他们已经到手的第一拱手让出 。状元中出了不少名臣贤相,榜眼、探花也出了不少的贤相名臣。这就更坚定了我们写好榜眼写好探花的决心。古人考进“鼎甲”难,今人写好“鼎甲”也不容易。即便是写好了“鼎甲”,能否正式出版也是问题。据我们所知,同行之中有人在五六年前就着手在搜集榜眼、探花的资料,但我们至今未能读到,其中甘苦不言自知。我们虽然拥有北京这个极好的人文环境,更重要的是我们有解放军出版社的远见卓识,鼎力相助。如果说榜眼、探花写的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那只能归咎于我们的学识水平和驾驭古代文献的能力。真诚地感谢出版社,同时也感谢北京市东城区文委、东城区图书馆的全体同仁对出书的各方
相见甚晚 以诚相见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3-07-02
今有幸读了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 作者 王鸿鹏 《中国历代文状元》《中国历代榜眼》 《中国历代探花》发现我余氏探花仅有一人——明代的余有丁 ts;_T..L  
?qO,=ms>-  
X8Sk  
a+{g~/z;,Q  
余氏历代三甲:文状元   榜眼   探花——探花篇 Ka_UVKwMro  
OM4s.BLY  
W77JXD93  
“探花”觅踪 J`RNik*>  
d:pp,N~2o  
序:“探花”觅踪 BB%(!O4Dl  
“探花”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位列第三的举子的称谓。说起“探花”,先要从科举制度 ^mJvB[ u|  
谈起。科举制度就是中国封建社会通过严格考试逐级选拔和使用人才的制度。科举制相对于 3Aj_,&X.@(  
世袭制和魏晋南北朝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九品中正制而言,是历史的进步。科 Bw_Ih|y,w  
举制由我国首创,有人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制曾经对世界各国选官制度产生过重要影响。 < `r+l5  
关于科举制的起源,历来有两种说法:即汉代肇兴说;隋文帝开皇(年号)说。宋人章如愚 zHdp'J"  
在《群书考索·续集》卷三十八《选举》中谈到:“科目肇于汉,兴于隋,著于唐而备于宋 ?s?uoZ /2  
”。 ky~x4_y5  
科举在唐朝得到了进一步的确立与发展。可分成常科与制科。据笔者统计,共有 146 种之多 qXhrK /  
。其中制科是指皇帝临时诏令开的科举。开科时间不固定,科目变化也较大。如“贤良方正 PaDT)RrEM  
”、“直言极谏”、“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等。常科开科时间、科目基本固定。如“明经” 41zeN++  
、“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进士”科等。分科取士,故有科举之名 GawO>7w8  
。各科之中,唯进士开科时间最长、影响最大。隋炀帝于大业三年(607)下诏开设“文才 Kulg84<AwM  
美秀”等十科。其中“文才美秀”科可以理解为进士科的前身。所谓进士,“谓可进而授之 # R&[+1=9j  
爵禄也。”(见〔清〕徐松《登科记考》所载唐贞元十七年校书郎赵詐《登科记》叙)。唐 Q|1bF!#(1  
高祖武德五年(662),皇帝下诏:“择善任能,救民之要术;推贤进士,奉上之良规。”特 ]Bsq?e^  
诏有司 C IDL{i8  
以进士为选士科目。进士科在唐玄宗时期渐成气候,盛于唐德宗以后,极盛于晚唐。后经宋 D1n2Z :9  
、元、明、清,历久不衰。而其它科目在宋以后大多逐渐淡化以至消亡。 ry\']\k  
唐代进士中,“位极人臣常十有二三,登显列十有六七。”(〔唐〕李肇《国史补》卷下) Hj\~sR$L-  
。北宋仁宗 _tk5?9Ykn  
时,举行会试共十三次,取第一、第二、 第三人共 39 名。其中 30 名曾登上相位。明、清亦 o W[,EW+u  
大致如此。所以,自有科举制度以来,人们把进士科出身看得十分重要。 即使早期及第后 o.5j@ dr  
才授予八、九品官职,不过从此便登上仕途,有可能成为上层统治阶级的一员,前途无量。 x/7G0K2\}  
因此进士科成为人们争先角逐的对象。当时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意思是 50 *r`Yz}  
岁考中进士还算年轻的。可见其艰难。 p*0Ve21i,  
宋代在科举考试中实行锁院、糊名、誊录等措施。明、清延续了宋代的相关制度。此外,在 #%9]Lq  
参试资格、考试内容、考试方法及考试时间间隔、录取人数方面,各代互有不同,本书各朝 Oez}C,0  
代前都有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c )^QQ  
科举制度延续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迫于革命党人兴办学校、废除科举的舆论压力, EKPTDKut  
清政府明令废除科举制度。延续了近 1300 年的科举制度寿终正寝。 @MB _gt)7?  
“探花”一词始创于唐朝唐代进士及第后有隆重的庆典。活动之一便是在杏花园举行探花宴。事先选择同榜进士中最 ,)$KS*f"*z  
年轻且英俊的两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沿途采摘鲜花。 然后在琼林苑赋诗,并用鲜花迎 Wi?%)hur  
接状元。这项活动一直延续到唐末。唐人李淖在《秦中岁时记》中写道:“进士杏园初宴, c@-K  
谓之探花宴。差少俊二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若他人先折花,二使者被罚。”宋人魏泰在 3Jm'q,TC  
《东轩笔录》中也记载:“进士及第后,例期集一月,共醵罚钱奏宴局,什物皆请同年分掌 P\4tK<P|  
,又选最年少者二人为探花使,赋诗,世谓之探花郎。”由此可见“探花“一词最早出现在 .crM!{<Y  
唐朝。最初是指及第庆典活动中的两位年轻进士。所以说,当时所谓“探花郎”,主要含义 e=l5j"gq  
并不是专指第三名。例如:翁承赞是唐晚期即昭宗乾宁三年(896)崔谔榜进士第四人。( p=+*g.,O  
见孙映奎《唐才子传校注》及〔宋〕王迈《癯轩集》)仍然被选为“探花使”,沿袭着从进 2nU NI U  
士中挑选年轻貌美的人为沿街探花郎的传统。他在《擢探花使三首》诗中写道:“洪崖差遣 DRW.NL o  
探花来,检点芳丛饮数杯。深紫浓香三百朵,明朝为我一时开。”“探花时节日偏长,恬淡 %?oU{KzQ@;  
春风称意忙。每到黄昏醉归去,詑衣惹得牡丹香。”流露出了自己当选探花郎的喜悦。 6L2*gO:r?  
“探花”一词的频繁出现,为其最终成为科举(主要是进士科)第三名的代称奠定了基础。 oT)VOkFq  
北宋开宝六年(973),宋太祖正式建立殿试制度,即于礼部试之后,皇帝再次亲试进士, >?9 WeXG  
并确定名次。开宝八年(975),礼部试和殿试分别放榜,标志着三级考试制度正式确立。 "56?/ jF  
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殿试后始分三甲,淳化三年(992)起更分五甲。第一甲共 ^s@*ISY  
三名,开始都可称为状元。后来演变为第一名称榜首,第二、三名都称榜眼。 22/?JWL>  
因为第一名位于榜首,第二人、第三人分列左右,在进士榜的位置好像人的双眼。故称榜眼 +:"6`um|  
。清代常州学者赵翼在《陔余丛考》中指出:“榜眼名目始于北宋。古者原以第二、三两名 a4jnu:e  
为一榜眉目,眼必有二,故第二、第三皆为榜眼。后以第三为探花,遂专以第二为榜眼。” bmO__1  
北宋真宗咸平元年(998)戊戌科孙仅榜进士第三人朱严及第后,友人王禹翶 \buZ?  
曾作《送第三人朱严先辈从事和州》,其中有:“乘船东下历阳湖,榜眼科名释褐初”之 [  t  
句。把第三人和榜眼等同视之。朱严及第时尚属北宋初期,其友人王翶(95 Y-%l7GErhL  
4~1001)也在此时。可见北宋初期有过将第三人称为榜眼的过程。 !k:zLjtp  
“探花”作为第三人的代称确立于北宋晚期科举制度在宋朝趋于完备。宋朝在“探花”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Zc4(tf9  
据江西丰城黄氏家谱载:北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黄彦正为进士第三人。他六兄弟中有 Th~3mf #  
三兄弟荣登同榜进士。宋徽宗对其家人大加赞赏。曾赐诗一首:“黄河曾见几番清,未见人 } T/}0W]0  
间有此荣。千里朱旗迎五马,一门黄榜占三名。魁星昨夜朝金阙,皂盖今朝拥玉京。胜似状 k+WO &g*|  
元和榜眼,探花皆是弟和兄。” 北宋徽宗宣和三年距南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只有六年 o\@ A2r3  
。由此可以看出,北宋晚期,“探花”一词已开始专指第三人。 T .Pklty  
如果说家谱记载有时会有溢美不实之词,那么,据宋人王明清撰《挥尘录》载:“李昌武宗 -uv 9(r\P  
谔之子昭遘,十八岁锁厅及第。昭遘子杲卿,杲卿子士廉皆不逾是岁登甲科。凡三世俱为探 ldAov\X  
花郎,亦衣冠之盛事也。”此处亦言及探花。又见张家驹所撰“王明清《挥尘录》辨证标题 $z2 xZqe  
之二,王明清事迹编年考略”载:乾道二年(1166)丙戌,(王明清)40 岁。作《挥尘前录 Qb!!J4| !  
》成。因《挥尘录》分前录后录,本引文出自前录。故可以肯定:最迟在王明清 40 岁时即乾 CN\|_y  
道二年(1166), “探花”作为进士第三人的代称,已得到普遍的认可与应用。此时距黄氏 qhV,u;\.  
家谱所载北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已过去 45 年。考虑到当时幅员广阔、路途遥远以及信息 t MxsR >sH  
传播工具的落后,再考虑到人们的认知差距,“探花”以这样的速度传播与普及应该说是很 zyaW3th  
正常的。 c@RT$Q9j  
根据张家驹先生关于王明清的记载,那么,是否可以推测:探花的认知速度如此之快应该得 WW//heJe-  
力于上层官员甚至是皇帝的首肯。如果没有中央集权的帝王的支持,没有臣子的上行下效, d>lt  
“探花”一词不可能在三五十年内得到空前的普及并迅速传播开来。从这一点说,黄氏家谱 J+{Ou rWt  
的记载有可能是真实的。正是宋徽宗对“探花”的提及与援引,促进了“探花”一词的迅速 -h>Z,-DE6  
传播。在不长的时间里得到了文人学士的普遍运用。最后得到社会公认。可以说,探花作为 ~c9>Nr9|`  
第三人的代称应确立于北宋晚期。 6D/uo$1Y  
“探花”的地位与影响 Wu4ot0SZ  
“探花”虽然代表了第三人及第。名位在“状元”和“榜眼”之后,但“探花”与“状元” "Owct(9  
、“榜眼”一起统称为“三鼎甲”。如鼎之三足,撑起了科举考试这一选才大鼎。鼎甲是进 0z<H(|  
士之首,是最具代表性的群体。“探花”同样是天子门生,是一甲及第,是十分难得的荣誉 E[S? b=^  
。也是成千上万举子梦寐以求的目标。何况“探花”与“状元”、“榜眼”都是不相上下的高才,只是因皇帝的好恶而名序有先后。不能笼统认为“探花”就比“状元”、“榜眼”低 |)9thIQF  
人二等。例如明成祖永乐二十二年(1424)邢宽榜探花孙曰恭,原拟其为一甲第一,不料成 QS^~77q  
祖发觉“曰恭”二字写在一起读“暴”,心中不悦。又见一人名为邢宽,便道:“孙暴不如 W$r^  
邢宽。”遂定邢宽为一甲第一,孙曰恭为一甲第三。能说孙曰恭就不如邢宽吗?又如北宋真 XlVc\?  
宗咸平六年(999)孙暨榜探花钱易,17 岁曾举进士,三篇文章一挥而就,未过午即交卷, jO=*:{#x  
主考官厌恶他年轻气盛,他因此落选。第二年,他又应试,在礼部试名列第二,他感觉应当 f e|g3>/|  
第一,认为有人故意压制,便在《驭六马赋》中含沙射影、意在讥讽。宋真宗不喜欢钱易这 COSTV>s;  
种苛求于人的狂妄态度,又将他降为第三。再如宋代的秦埙,因是秦桧之孙,也被高宗从第 \ZMP_UU(  
一降为第三。由此可见,谁为“探花”,是由种种偶然的因素决定的。并非都以辞赋、策论 za T_d/?J  
分高下。 ?W!ry7gXO  
“榜眼”、“探花”的称呼借用了修辞方法中的比喻和借代的手法,更富于形象性和故事性 pA.._8(t  
,温文含蓄,别有韵味。因而赢得了大多数人的喜爱,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习惯用词。这也是 9/@ &*  
“探花”在士大夫和民间广为流行、文人学士频繁使用并得到封建帝王默许的原因。 m; o4Fu  
在笔者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长期不为史学界所重视又耐人寻味的问题,即关于“ F+uk AT  
探花”的记载大多出现在古人的随笔、记闻、杂记以及戏曲、笔记小说中。在朝廷的正式行 rLzW`  
文特别是科举放榜中并未使用过。翻遍二十五史及登科放榜的记载, < bFy(+  
未见有对某某人是探花的表述。而只称第三人及第、进士第三、廷试第三、殿试第三、一甲 3+(z_!Qh  
第三人等。 Xwq]f :@V  
虽然在《明史》、《清史稿》的选举志中也写道:“中式者,天子亲策于廷,曰廷试,亦曰 j (ygQ4T  
殿试。分一、二、三甲以为名第之次。一甲止三人,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 {<K=*r rZ  
…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状元、榜眼、探花之名,制 /e1(? 20  
所定也。” =45W\  
在《清史稿》武举中也谈到:“一如文科,临轩传唱状元、榜眼、探花之名。” %;|0  
但仔细分析后不难看出,以上引文都是作者总体而论。定则定矣,并未具体到某一个人。也 hw=GR_,  
就是说,在科举名录中并未真正使用过。 }mk>!B}=  
《清史稿》中,惟一一次在人物传记中谈到“探花”是在列传二百九十艺术类王文治的传记 ;>>C)c4V"  
中: “文治书名并时与刘墉相埒,人称之曰‘浓墨宰相,淡墨探花’。”这里虽然具体到 mgQIhXH5L  
个人,也仅只是引用社会上人们的习惯说法,用来强调二人的书法不同而已,并不是朝廷对王文治身为进士第三人的正式表述。 6 BAW  
为什么科举放榜不采用“状元”、“榜眼”、“探花”的称呼而始终用第一、第二、第三排 >jTp6tu,  
序呢?笔者以为:这主要是中国传统的政治、伦理中的等级观念作祟。中国封建社会讲求三 i9A~<  
纲五常,皇权至上,尊卑分明。在日常生活中,讲求三从四德。人与人在生活中被严格限制 Hd &{d+B  
在各自的位置上。不能越雷池半步。科举制度作为政治制度的一种,始终贯穿着浓厚的封建 Q(Gl{#b  
等级色彩。使用“状元”、“榜眼”、“探花”的称呼比较隐晦,不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森 MX|H}+\  
严的等级差别,不如“第一“、”第二“、“第三”表露得明白顺畅,层次分明。 d~9!,6XM  
另外,如果在第一甲三人中采用“状元”、“榜眼”、“探花”的称呼,那么在第二甲至第 cg{AMeW  
五甲中,也应有相应的代名词与之匹配,以求得全榜的和谐。事实上,由于二至五甲人数众 bt/ =Kq#  
多(宋时平均 360 人),不可能有那么多代称。如果同一榜前后称呼不一致,则显得不伦不 ]! *[Q\  
类,势必会严重影响全榜的严肃性和连贯性。 +.yT/y"  
这两点可能是“状元”、“榜眼”、“探花”之称在历代均未被科举放榜正式采用的原因。 xTz%nx  
时至今日,废除科举制度已近 100 年,科举考试早已烟消云散。惟独作为科举终端产品的“ v|';!p|  
状元”、“榜眼”、“探花”的称呼却历久而不衰。近些年来成了频繁使用的词汇,在体育 (eWPis[  
、教育、经济、文化等领域,成为第一、第二、第三的代称。可见其生命力之顽强。 ,  X{>  
在《中国历代探花》出版之前,关于“探花”的记载大多散见于部分史志,记叙较散乱,且 ~NcQ1.  
受地域所限。本书作者历时数载,沉湎古籍,四方求证。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虽依据史实 #FxPj-3(ix  
,决无戏说,但由于学识水平所限和查找疏漏,书中不如意乃至荒谬之处再所难免。恳请诸 ""iaGH+Cxw  
位老师及同仁不吝赐教。   0%`4px4J  
张荫堂 KvFMs\o6p  
2003 年 12 月 3 日 ]e?x# <S  
BqK(DH^9N  
ZJW[?V\5=  
明代文举概况 nAJdr*`a,5  
lCd@jB{  
明朝科举共开九十科,状元九十一人。(洪武三十年有“春夏”两榜产生两名状元)。自然 -_OS%ARa  
榜眼、探花也应该九十一人, >4` dy  
但洪武五年只知道状元朱善,会元陈忠而不知榜眼、探花分别是谁。故本章只收录明朝殿试 w8Q<r.  
一甲第三名进士,即探花九十人。 `>(W"^  
在九十名探花中,有四人本是状元人选。其中,孙曰恭、吴情因名字起得不好丢了状元。 YV% 5y1 i  
王鏊因有人怕其成为本朝“三元”,袁炜因策对过于直率,均屈居第三位。 -/C)l)V}  
探花中官至宰辅的有十四人,他们是:黄子澄、刘定之、岳正、王鏊、靳贵、徐阶、袁炜 8F(h*e_?  
gU^$Sx7'  
余有丁、吴宗达、赵志皋、张瑞图、陈子壮、高尔俨、陈名夏(后二人为清 #eZ6)i<  
朝宰辅)。 F7L&=K$2y  
由探花官至尚书职位的十二人,他们是:吴公达、倪谦、王颋、董越、罗钦顺、 ?^mi3VM  
刘龙、李廷相、吴山、林士章、曾朝节、孙慎行、管绍宁。 >KLtY|o)  
由会元至探花的十四人,他们是:黄子澄、刘定之、岳正、王鏊、陈澜、邹守益、袁炜、 =\#%j|9N9  
胡正蒙、金达、陈栋、邓以颎、陶望龄、顾起元、陈名夏。 @$"J|s3M  
由解元至探花的九人,他们是:陆简、王鏊、涂瑞、靳贵、罗钦顺、谢丕、崔桐、杨名 7'-Lp@an  
、刘应秋。由解元、会元至探花的一人,王鏊。 p^nL&yIW,%  
探花曾官南北国子监祭酒的十七人,他们是:刘俊、王颋、李仁杰、王敕、邹守益、徐阶 <e]Oa$  
、姜金和、余有丁、林士章、赵志皋、邓以颎、刘应秋、陶望 > oA? 6x  
龄、顾起元、吴宗达、林颒、陈仁锡。 \~d";~Y`  
JXG"M#{  
探花曾官至南北国子监司业四人:罗钦顺、金达、陈仁锡、管绍宁。 ~U(,TjJb  
探花死后获得朝廷谥号的三十一人,他们是:黄子澄、卢原质、戴德彝、裴纶、林文、刘定 cYx4~V^  
之、倪谦、岳正、王颋、董越、王鏊、靳贵、刘龙、罗钦顺、邹守益、徐阶、吴山、袁炜、 MS(JR  
余有丁、赵志皋、邓以颎、曾朝节、刘应秋、陶望龄、孙慎行、顾起元、吴 kt[:@Nda9  
宗达、林颒、陈仁锡、陈子壮、高尔俨。 n .!Ym X4  
(王鸿鹏) +,o0-L1D  
N=:5eAza  
余有丁 2j(h+?N7k  
HL/bS/KX  
余有丁(1526~1584),字丙仲,号同麓,浙江鄞县人。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1562)壬戌科申时行榜进士第三人。 L,d LE-L  
此科座主袁炜,靠写青词入相,所取一甲申时行、王锡爵、余有丁皆在翰林供职,每有应 *A}cL  
79\Jx iSB  
文字或皇上所派撰事玄诸醮章,以至翰林馆中重要文章,都要叫这三位门生到他的私宅,代 pLMRwgzr  
他属草,稍有不如意,先是厉声呵叱,继而恶语相向。余有丁本与袁炜同郡,一次袁炜竟大 axHK_1N{  
骂道:你怎么得名“有丁”,当呼为“余白丁”。其傲慢无礼到了如此之地步。有时入直西 R*|LI  
苑,为皇上准备笔札,袁炜竟将房门反锁而去,屋内连饭食酒菜也不备,三个人从早至晚都 &a/__c/l  
饿着肚子,每每以菜色而归。 ~gz^Cdh  
万历元年(1573),余有丁升为左春坊左庶子,掌南京翰林院事。万历二年(1574), 升 SuZ&vqS  
`h}q Eo`  
南京国子监祭酒,后又任礼部、吏部侍郎。万历十年(1582)六月,张居正重病不起,举荐 "O8gJ0e  
余有丁为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九月,晋太子太保。当时首辅张四维回家守 SWp1|.=Sm  
孝,状元申时行出任首辅,余有丁与同榜榜眼王锡爵同居内阁,他们三人同舟共济,相无嫌 RzhWD^bB  
猜。在明朝二百多年以来,一甲同为内阁,惟壬戌一科而已。 Jc)^49Rf  
余有丁生平性阔,尤喜宾客,不设城府。及卒,神宗震悼,辍朝,遣文书官刘恺前往视丧 6h3HDFS7s  
,赐银币、米、烛、柴、炭等物,予祭九坛,又派朝中官员护丧归葬。谥文 Q-#$Aa  
敏。 LQnkcV  
yT{8d.Rh  
M4ozTp<$O  
主要参考书目 :Q+5,v-c  
t6c<kIQ:-O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 8Ry74|`=R  
中华书局 e&eW|E  
《旧唐书》(后晋)刘籧等 @`FCiHM  
中华书局 $4jell  
《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清)劳格、赵铖 6)pH |d.FR  
中华书局 E^w:KC2@  
《登科记考》(清)徐松中华书局 2tayP@$  
《全唐文》中华书局 %iJ%{{f`  
《唐摭言》(五代)王定保上海古籍 ThW,Y" l  
出版社 L]a`"CH:a$  
《玉芝堂谈荟》(明)徐应秋上海古 eMK+X \  
籍出版社 -ZW0k@5g  
《唐才子传校注》孙映逵中国社会科学出 IB.yU,v  
版社 1991 ]j>i.5  
《全唐诗》史成编上海古籍出版 4VN aq<8  
"Clz'J]{  
《唐语林》(宋)王说上海古典文学 ,]R8(bD)  
出版社 QzGV.Mt2  
《五代史》(宋)欧阳修同文书局( rl:KJ\*D  
清)光绪十年版 5IVksg  
《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中华书局 (k-YI{D3  
《稽神录括异志》(宋)张师正、徐铉中华 mkvvNm3  
书局 <*'cf2Q$Av  
《宋史》(元)脱脱同文书局(清)光 HgJb4Fi  
绪十年版 g;F"7 ^sg  
《十国春秋》(清)吴任臣中华书局 g: %9jf  
《续资治通鉴》(清)毕沅清石印本《宋史》(元)脱脱等中华书局 74vmt<Q  
《宋元明三朝状元及第不分卷》国家图书馆古 <SXZx9A!  
籍善本 (;o*eFC F  
《历代鼎甲录》(清)杨庆之国家 Unl?fXI  
图书馆古籍善本 i3V/`)iz  
《宋诗纪事》(清)厉鹗上海古 :=g.o;(/N  
籍出版社 /J%do]PDl  
《历代贡举志》(明)冯梦桢国家 P[gO85  
图书馆古籍善本 wz#[:2  
《续资治通鉴长编》(宋)李焘中华书局 _x\m|SF_g  
《全宋词》唐圭璋中华书局 ??xlA-E  
《宋人轶事汇编》丁传清中华书局 d.}}s$Q  
《石林燕语》(宋)叶梦得中华书局 |'w^n  
《归田录》(宋)欧阳修中华书局 "\T"VS^pd  
《默记》(宋)王綰中华书局 HWtPLlNt  
《燕冀诒谋录》(宋)王綰中华书局 p$OD*f_b  
《泊宅编》(宋)方勺中华书局 Q;gQfr"c7  
《陔余丛考》(清)赵翼商务印书馆 wiV&xl  
《宋宰辅编年录》(宋)徐自明国 a-Y6w5  
家图书馆古籍善本 cju@W]!  
《宋文纪事》曾?庄、李凯等四川 1Zq   
大学出版社 ScHlfk p  
《辽史》(元)脱脱等中华书局 ] zIfC>@R  
《金史》(元)脱脱等中华书局 >0M:&NMda  
《归潜志》(金)刘祁中华书局 B%(K0`G#X  
《三朝北盟会编》(宋)徐梦萃国 6m\*]nOy4  
家图书馆古籍善本 }{#7Z8   
《金史论稿》张博泉等吉林文史 A ' )(SGSc  
出版社 .Wh6(LDY(  
《辽大臣年表一卷 金将相大臣年表一卷》国家 Tu'E{Hw  
图书馆古籍善本 d^_itC;-,  
《元史》(明)宋濂等中华书局 BMe72  
《新元史》柯劭? 89ZDOji?O  
退耕堂民国十九年版 vr<)Ay  
《大明一统志》(明)李贤等三秦出版社 s%hU*^ 8  
《存复斋文集》(元)朱德润(明)成化十一年版 !;ZBL;qY9  
《至正进士题名记》清抄本国家图 8x` Kl(  
书馆馆藏善本 B?!9W@  
《庙学典礼》王綯浙江古籍出版社 J,.j_ii`!  
《郎潜纪闻初笔、二笔、三笔》(清)陈康祺 7=; D0SS  
中华书局 |C&%S"*+D  
《滋溪文稿》(元)苏天爵中华书局 X v`2hf  
《明史》(清)张廷玉等上海国文 EY,;e\7O,  
书局 {d&X/tT  
《罪惟录》(清)查继佐浙江古籍出 4Z<]4:o  
版社 '-$))AdD  
《明史纪事本末》(清)谷应泰中华书局 [8B tIv  
《列朝诗集小传》(清)钱谦益上海 ZX~>uf\n  
古籍出版社 J3]qg.B%z  
《玉堂丛语》(明)焦? qcR|E`k-G  
中华书局 0})7of  
《明诗纪事》陈田上海古籍出版 E|F!S(.:,M  
7 K;'7  
《明季稗史》光绪十三年上海图书 wHB Hkz  
集成印书局 i/C -{+}U  
《明季南略、北略》计六奇上海图 r?Zy-yQ  
书集成印书局 !_^ {udB}  
《历代小史》(明)李縂 M[`w{A  
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 A|`Joxr  
《?山堂别集》(明)王世贞 Z,N7nMJf  
明万历十八年翁良瑜雨金堂刻本 -Z/6;2Q  
《甲申传信录》(清)钱維中国历史 f<s'prF  
研究社编 fRv S@  
《明儒学案》黄宗羲民国元年国学 'EH  
研究会重刊 mNBpb}  
《三垣笔记》(明)李清中华书局 ]Nd'%M  
《人海记》(清)查慎行清石印本 J7 *G/F  
《明季实录》(清)顾炎武中华民国元年版 :+gCO!9Y  
《万历野获编》(明)沈德符中华书局 Z>MJ0J76]  
《明鉴易知录》吴乘权等上海 [r~rIb%Zj  
扫叶山房石印 Lct+cKKU  
《归田琐记》(清)梁章钜中华书局 45O6TqepN  
《广舆记》陆应阳、蔡方炳 R2H\;N  
《清史列传》官撰中华书 )>#<S0>'j  
局民国十七年版 zk^7gx3x  
《清碑传合集》上海书店影印 EBn:[2  
《清史稿》赵尔巽等中华书局 :+Je989\[C  
《清代七百名人传》蔡冠洛中国书店 :#!F 7u  
《国朝名臣言行录》(清)董寿蒸芸 =ILo`Q~  
华书局(清)光绪二九年版 A`8}J4  
《昭代名人尺牍小传》(清)吴修亦 QX~72X=(  
卤斋(清)光绪年版 fO}1(%}d  
《清名家诗人小传》郑方坤扫叶山房民 `9"jHw`D  
国八年版 j~j V`>A  
《词林辑略》朱汝珍东城图书馆馆 [`n yq)  
藏古籍线装书 UtW3KvJ#=  
《康熙起居注》中华书局 "lj:bxM2C  
《明清名人百家传略》民国年间版 L$07u{Q  
东城区图书馆馆藏古籍 {}gk4 xr  
《大清畿辅先哲传》徐世昌北京古 rlh6\Fa  
籍出版社 [~H`9Ab=  
《清代人物传稿》戴逸、林言椒 H ;}ue  
辽宁人民出版社 o~N-x*   
《增广历代画史汇传补编》京城印书局 .:Xe*Q  
民国年间版 9 CSz<[  
《国朝先正事略》(清)李元度上浣 9_^V1+   
版(清)光绪十二年 Z.f<6<gF  
《清季重要职官年表》钱实甫中华书局 _E-GHj>k z  
《太平天国印书》江苏人民出版社 PU\q.y0R  
《太平天国史丛考》罗尔纲三联书店 G!Q)?N    
《太平天国史》罗尔纲中华书局 ?7dDQI7^(  
《太平天国科举考试纪略》商衍鎏中华书局 gC:E38u  
《平定粤寇纪略十八卷》厉伯符等 8XE0 p7  
(清)光绪元年诒谷堂雕版 ucO]&'hu:  
《太平天国丛书十三种》第二辑—珍籍丛刊 vdM\scO:  
民国廿七年瑶斋丛刻 >l[N]CQ  
国学保存编辑版 J)+eEmrU  
《太平天国制度初探》郦纯中华书局 43fA;Uc{Y`  
《太平天国散佚文献勾沉录》罗尔纲、罗文起 p5hP}Z4r  
贵州人民出版社 1+#8} z:  
《江西状元普》 sa ?;D  
《全辽诗话》蒋祖治、张涤云岳麓书 ^6n]@4P  
%(6WrE5F6  
《中国历朝记事本末》王连升山西 t~M_NEPxV  
教育出版社 T@XiG:b7  
《中国科举制度史》唐群陕西人民 x@)u:0  
教育出版社 04TV. /uA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史》陈茂同 b7/4~_s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P? n`n!qZ  
《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来新夏 H^~!t{\  
上海人民出版社 4T" P #)z  
《历代名人年谱》吴荷屋天禄阁藏版 Om*Dy}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周祖中华书局 y!j1xnzki  
《中国人名大辞典》臧励騄 8oK30?  
商务印书馆 JkTL+obu  
《中国书法大辞典》梁披云香 | =&r) ~  
港书谱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NW$Z}?I  
本书还参考了各省通志及部分县志等。 2ma.zI@^u9  
相见甚晚 以诚相见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3-07-31
Um!LF"Z  
[{PmU~RMYf  
中國歷代狀元榜 \7WZFh%:  
\iH\N/  
GrA}T`]  
4oPr|OKj{*  
72\o6{BiC  
snVeOe#'S  
TUi<  
CCTV.com  2009年08月21日 13:13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CCTV.com   "b0!h6$!H  
A}CpyRVCn  
[內容速覽]  尋找武狀元後裔,中國歷代狀元榜
pW5PF)([  
y*j8OA.S  
S%7%@Qs"%  
An=Q`Uxt/  
^ =RSoR  
  隋代狀元(進士)榜 l`vr({A  
張損之 孫伏伽 侯君素 楊 纂 房玄齡 溫彥博 黃鳳麟 aR0v qRF  
  唐代狀元榜 n4G53+y'  
孫伏伽 陳伯玉 杜 綰 李 琚 羊襲吉 常 袞 李 博 楊 凝 張正甫 陳 諷 班 肅 李顧行 韋 諶 裴 俅 李 余 李從實 狄慎思 莫宣卿 劉 蒙 趙 峻 許佑孫 歸 黯 羊紹素 崔 詹 崔 液 宋守節 姚仲豫 嚴 迪 賈 至 楊 護 盧 庚 王 溆 王 儲 牛錫庶 李 程 徐 晦 李固言 盧 儲 李 合 陳 寬 崔 峴 顧 標 于 瓖 裴延魯 歸仁紹 鄭合敬 陸 扆 崔 膠 盧文煥 李 超 弓嗣初 常無名 李 嶷 崔 曙 楊 譽 洪 源 張 式 魏弘簡 盧 頊 鄭巨源 武翊黃 尹 極 白敏中 韋 籌 鄭 確 鄭 顥 盧 深 顏 標 薛 邁 李 筠 孔 緘 鄭貽矩 蘇 檢 裴 格 趙 蒙 鄭 益 李 昂 虞 鹹 王 閱 李巨卿 楊棲梧 楊 憑 崔元翰 尹 樞 李 隨 王源中 張又新 鄭 冠 宋 刓 李 肱 盧 肇 于 珪 崔 铏 孫龍光 鄭昌圖 孫 偓 李 瀚 趙觀文 歸 佾 楊仲昌 許 且 范崇凱 王正卿 劉 單 楊 儇 蕭 遘 丁 澤 薛 展 賈 棱 封孟紳 柳公權 鄭 澥 李 群 杜 陟 裴思謙 鄭 言 張溫琪 李 億 韓 袞 孔 纁 鄭 藹 楊讚禹 崔 諤 歸 係 吳師道 王 維 徐 徵 趙 岳 楊 纮 齊 映 黎 逢 鄭全濟 苑 論 陳 權 韋 瓘 獨孤樟 柳 璟 李 珪 崔 囗 易 重 李 郜 孔 緯 鄭洪業 歸仁澤 崔昭緯 崔昭矩 楊讚圖 裴 說 !@@rO--&  
  五代十國狀元榜 bn8?-  
崔 邈 陳 逖 崔光表 王 徹 王歸璞 黃仁穎 徐寅 郭 晙 王 樸 扈 載 簡文會 梁 嵩 王克貞 伍 喬 盧 華 寇 湘 王 溥 樂 史 邱 旭 張 確 費黃裳 王崇古 盧 郢 楊 遂 鄧 及 2O)2#N  
  宋代狀元榜 nuX W/7M  
楊 礪 張去華 馬 適 蘇德祥 李景陽 劉 察 李 肅 劉蒙叟 柴成務 安德裕 張 拱 劉 寅 安守亮 宋 準 王嗣宗 呂蒙正 胡 旦 蘇易簡 王世則 梁 顥 程 宿 陳堯叟 孫 何 孫 僅 孫 暨 陳堯咨 王 曾 李 迪 姚 曄 梁 固 張師德 徐 奭 張 觀 蔡 齊 王 整 宋 庠 徐鐸 王堯臣 王拱辰 張唐卿 呂 溱 楊 寊 賈 黯 馮 京 鄭 獬 章 衡 劉 輝 王俊民 許 將 彭汝礪 許安世 葉祖洽 佘 中 徐 鐸 時 彥 黃 裳 焦 蹈 李常寧 馬 涓 畢 漸 何昌言 李 釜 霍端友 蔡 薿 賈安宅 莫 儔 王 昂 何 煥 沈 晦 李 易 張九成 汪應辰 黃公度 陳誠之 劉 章 王 佐 趙 逵 張孝祥 王十朋 梁克家 木待問 蕭國梁 鄭 僑 黃 定 詹 骙 姚 穎 黃 由 衛 涇 王 容 余 復 陳 亮 鄒從龍 曾從龍 傅行簡 毛自知 鄭性之 趙建夫 袁 甫 吳 潛 劉 渭 蔣重珍 王會龍 黃 樸 徐元傑 吳叔告 周 坦 徐儼夫 留夢炎 張淵微 方逢辰 姚 勉 文天祥 周震炎 方山京 阮登炳 陳文龍 張鎮孫 王龍澤 2`w\<h  
  遼代狀元榜 pd X"M>  
高 舉 高 正 鄭雲從 石用中 王熙載 呂德懋 王用極 張 儉 陳 鼎 楊又玄 初 錫 南承保 邢 祥 李可封 楊 佶 史克忠 劉二宜 高承顏 史 簡 鮮于茂昭 張用行 孫 傑 張克恭 張仲舉 張 漸 李 炯 張 昱 張 宥 張仁紀 劉 貞 劉師貞 馮 立 邢彭年 王 寔 王 棠 張孝傑 梁 援 王 鼎 張 臻 趙廷睦 劉 霄 劉 瓘 李君裕 張 轂 文 充 冠尊文 陳衡甫 康秉儉 馬恭回 李 石 劉 禎 韓 昉 王 翚 李寶信 李 球 邊貫道 >zWVM1\\j  
  西夏狀元榜   %]@K}!)2  
李遵頊 d<l-Ldle  
  金代狀元榜 UT7".1H  
劉 偽 許 必 胡 礪 趙 洞 石 琚 呂忠翰 楊建中 王彥潛 常大榮 鄭子聃 任忠傑 孟宗獻 徒單鎰 張行簡 王 澤 孫用康 楊雲翼 張 檝 納蘭胡魯剌 李俊民 李 演 張 本 李獻能 斡勒業德 富珠哩察罕 王 鄂 盧 亞 李 塘 趙承元 鄭時昌 武明甫 趙安時 趙安榮 劉 海 李 安 張繼祖 劉文龍 元 堪 劉仲淵 QZ54Osdl  
  元代狀元榜 T4{&@b 0*  
護都答兒 忽都達兒 普顏不花 霍希賢 泰不華 林濟孫 宋 本 捌 剌 張 益 阿察赤 李 黼 林亨 篤列圖 王文燁 同 同 李 齊 拜 住 陳祖仁 張起岩 張士堅 阿魯輝 帖木兒 王宗哲 朶烈圖 文允中 薛朝晤 牛繼志 侻 徵 王宗嗣 買 住 魏元禮 寶 寶 楊 輗 張 棟 赫德溥化 $0K%H  
  明代狀元榜(按及第先後為序) |79!exVMBp  
  吳伯宗 丁 顯 任亨泰 黃 觀 張 信 陳安阝 韓克忠 胡 廣 曾 棨 林 環 蕭時中 md/Z[du:'  
  馬 鐸 陳 循 李 騏 曾鶴齡 邢 寬 馬 愉 林 震 曹 鼐 周 旋 施 盤 劉 儼 商 輅 彭 時 柯 潛 孫 賢 黎 淳 王一夔 彭 教 羅 倫 張 升 吳 寬 謝 遷 曾 彥 王 華 李 旻 費 宏 錢 福 毛 澄 朱希周 倫文敘 康 海 顧鼎臣 呂 柟 楊 慎 唐 皋 舒 芬 楊維聰 姚 淶 龔用卿 羅洪先 林大欽 韓應龍 茅 瓚 沈 坤 秦鳴雷 李春芳 唐汝楫 陳 謹 諸大綬 丁士美 申時行 范應期 羅萬化 張元忭 孫繼皋 沈懋學 張懋修 朱國祚 唐文獻 焦 竑 翁正春 朱之蕃 趙秉忠 張以誠 楊守勤 黃士俊 韓 敬 周延儒 錢士升 莊際昌 文震孟 余 煌 劉若宰 陳于泰 劉理順 劉同升 魏藻德 楊廷鑒 l@om2|B  
  大西政權狀元榜 U < p kg  
大西國,明末李自成、張獻忠發動農民起義推翻明朝統治。 明崇禎十七年(1644)明朝覆滅,同年,張獻忠於成都建立“大 西國”政權,年號大順。大西國科舉設文、武二科。僅存文狀元龔濟民、武狀元張大受。其他情況不詳。 .SdEhW15)  
  清代狀元榜(按及第先後為序,括號中數字為及第公元年份) ,&HZvU&  
  傅以漸(1646) 呂 宮(1647) 劉子壯(1649) 鄒忠倚(1652) 麻勒吉(1652) 史大成(1655) tH"SOGfSt  
  圖爾宸(1655) 孫承恩(1658) 徐元文(1659) 馬世俊(1611) 嚴我斯(1664) 繆 彤(1667) 8E Y< ^:  
  蔡啟僔(1670) 韓 菼(1673) 彭定求(1676) 歸允肅(1679) 蔡升元(1682) 陸肯堂(1685) OR^Wd  
  沈廷文(1688) 戴有祺(1691) 胡任輿(1694) 李 蟠(1697) 汪 繹(1700) 王式丹(1703) v[6BESu  
  王雲錦(1706) 趙熊詔(1709) 王世琛(1712) 王敬銘(1713) 徐陶璋(1715) 汪應銓(1718) = sIR[V'(  
  鄧鍾岳(1721) 于 振(1723) 陳德華(1724) 彭啟豐(1727) 周 澍(1730) 陳 倓(1733) H+3I[`v  
  金德瑛(1736) 于敏中(1737) 莊有恭(1739) 金 甡(1742) 錢維城(1745)梁國治(1748) @WU_GQas3  
  吳 鴻(1751)秦大士(1752)莊培因(1754)蔡以臺(1757)畢 沅(1760) ooIMN =  
  王 傑(1761)秦大成(1763)張書勳(1766)陳初哲(1769)黃 軒(1771) }]zmp/;a  
  金 榜(1772)吳錫齡(1775)戴衢亨(1778)汪如洋(1780)錢 棨(1781) Whd4-pR8  
  茹 棻(1784)史致光(1787)胡長齡(1789)石韞玉(1790)潘世恩(1793) uU.9*B=H9  
  王以銜(1795)趙文楷(1796)姚文田(1799)顧 皋(1801)吳廷琛(1802) (4 {49b  
  彭 浚(1805)吳信中(1808)洪 瑩(1809)蔣立鏞(1811)龍汝言(1814) hCT%1R}rKr  
  吳其浚(1817)陳 沆(1819)陳繼昌(1820)戴蘭芬(1822)林召棠(1823) aG}9Z8D  
  朱昌頤(1826)李振鈞(1829)吳鐘駿(1832)汪鳴相(1833)劉 繹(1835) R|+R4'  
  林鴻年(1836)鈕福保(1838)李承霖(1840)龍啟瑞(1841)孫毓溎(1844) 38q@4U=aiw  
  蕭錦忠(1845)張之萬(1847)陸增祥(1850)章 鋆(1852)孫如僅(1853) qfSoF|  
  翁同龢(1856)孫家鼐(1859)鐘駿聲(1860)徐 郙(1862)翁曾源(1863) )i_FU~ LRq  
  崇 綺(1865)洪 鈞(1868)梁耀樞(1871)陸潤庠(1874)曹鴻勳(1876) 0='DDy  
  王仁堪(1877)黃思永(1880)陳 冕(1883)趙以炯(1886)張建勳(1889) b(Z%#*e  
  吳 魯(1890)劉福姚(1892)張 謇(1894)駱成驤(1895)夏同龢(1898) @eT sS%f2  
  王壽彭(1903)劉春霖(1904) T![K i  
責編:孫雁
D} .t  
相见甚晚 以诚相见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3-07-31
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状元郎的命运
文章来源:《追寻历史的真相》 点击数:195 更新时间:2010-8-23 10:03:15
fV.A=*1l#  
     [K/O5_  
现存唯一状元卷——明万历状元赵秉忠殿试卷 <mv7HKVg  
Af2=qe  
中国科举史上,曾经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分子群体之巅峰的“状元”郎,则是屈指可数。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在这1283年间,可考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状元(一说504人),加上其他短命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各代的武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 <^,o$b  
q[{:  
中国古代社会,“官本位”思想相当浓厚,从庶民百姓到达官显贵,无一不坚定地认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的直接功利目的就是入仕。自孔老夫子起,“学而优则仕”成了亘古不变的知识分子的奋斗之路。那时,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科学技术极不发达,还不可能出现一大批以科学研究为终生事业的专家。因而,苦读寒窗数十年,为的就是金榜题名,为的就是以文入仕,为的就是跻身宦臣,光宗耀祖。状元及第,不但是天下读书人的毕生追求,而且在百姓心目中也具有“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的巨大殊荣。一旦殿试第一,马上就由吏部考试任其官位,或翰林院修撰,或著作郎、秘书郎,或掌修国史,或做天子侍讲,从此也就步入了凶险难卜的仕途,开始了宦海沉浮荣辱的漫漫人生。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老其一生,终于登上了显赫的高位。如唐代,姓名可考的状元147人,事迹可考者29人,其中就有5位宰相、8位尚书一级的官员(含次官)。 .ocx(_3G  
t{/hkXq]  
而清代,114名状元中,官位累至一品尚书层次的达20人之多。可以说,在官场努力升职,成为状元这一群体实现人生价值的至上追求。一介书生,考取状元实在不易。全国无数读书人,经过乡试、省试,最后到殿试夺魁,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宋代大文豪苏洵就曾发过“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的感慨。特别到了清代,考到白发满头仍然是个“童生”的不乏其人。四五十岁中进士,人们并不觉得他年龄有多大,“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就是这一历史文化现象的生动写照。如宋代共产生了118个状元,据《中国状元全传》载,其中生卒年可考者51人,其中20岁—30岁中状元者37人,占%,最小的18岁,50岁以上中状元者2人。清代共有状元114人,生卒年可考者54人,其中20岁—30岁中状元者19人,占35%,最小的21岁。50岁以上中状元者5人,最大的62岁。状元之路绝不易于巴蜀之道。 lhLnygUk  
Sg-g^ dIN1  
唐代,进士科考试主要是三场,其后各代基本沿用下来。一场是贴经,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填空。主考官从诸子经书中选取一行,然后把其中的三个字贴盖住,让考生读出被贴的字是哪几个,其用意不过是考考生的背功,测试一下考生对经书的熟练程度。第二场考诗赋,每个考生作诗一首、赋一首,这一场极为重要。如唐开元二年(714年)赋试的试题叫《旗赋》,且规定必须以“风日云野,军国清肃”八字为韵。当朝状元李昂写了一篇27句327个字的赋,全文洋洋洒洒,文辞雄劲,用韵准确,在录取的27名进士中,名列第一。第三场考试策,就时务出个题目,让考生回答自己的见解,目的是想看看考生对治国方略的独到见解,以为国家选择治国平天下的英才。这三场考试都实行淘汰制,每场皆定去留。只要一场考不好,状元梦随之破灭。 lp,\]]  
,/i_QgP  
宋仁宗后,又对科考进行了修改,按策、赋、贴经、墨义的次序,让参试者并试四场,综合平衡后再定夺。考生考完后,由“读卷大臣”排出前十名,呈送皇上,最终由皇上根据个人评判圈定谁为“第一甲第一名”。 6exRS]BI  
"Kyifw?  
所以说,能中状元者大多都是当朝才子。他们天资聪慧,勤奋好学,或有良好的文化氛围,或有独特的天赋异质,往往具有众人称颂的绝代才华。如明代状元杨慎,“幼警敏,十一岁能诗,十二岁拟作《古战场文》、《过秦论》”,十三岁诗名满京华,被诗坛领袖李东阳收为高足,十九岁中举人,二十四岁中状元,成为明代四川唯一的状元郎。 Q m $(  
,VAp>x+O  
在这七百多位状元郎中,也不乏平庸之辈。为数不少的人高中状元后,一事无成。他们性格怪僻,饮酒成癖,穷困潦倒,暮年凄惨。唐代昭宗光化二年(899年)状元卢文焕,穷苦之极,连顿酒也喝不起,可谓够可怜的了。还有许多状元,为官一任,了无政绩,终生平平。更有甚者,投降叛军,诬陷谄媚,被史书称为“奸邪小人”。如投降金兵、助纣为虐的北宋状元莫俦。此等状元,无以入史,难留清名,可称状元中的不 >Z *iE"9"  
zu52 p4  
在状元科考中,有时也并非全凭真才实学,有的人就是靠走关系或是偶然原因高中状元的。唐代就有“许愿状元”牛锡庶、“自荐状元”尹枢、“相扑状元”王嗣宗等,从其绰号即可见其为人。状元裴思谦则更为恶劣,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礼部侍郎高锴知贡举,主持科举考试。他标榜公正,宣言杜绝请托。裴思谦凭与赫赫有名的大宦官左神策军中尉仇士良的关系,要求高锴让他当状元。当时,文宗皇帝是个傀儡,仇士良权倾朝野,裴思谦怀揣仇士良的信,公然对高锴说:“裴秀才非状元不放。”高锴沉思良久,自知无力相抗,不然马上就会大祸临头,只好无可奈何地把裴思谦录为状元。天下*,皇权旁落之时,貌似公正的科考常常难脱权宦重臣的掣肘,成为宫廷政治的玩偶,这不能不说是科考状元的悲哀。 Z)/6??/R  
fCB:733H  
历代状元中,大多出身名门望族。他们从小就处在优裕的家庭环境,既有重臣之后,又有名士之家。有的甚至是父子状元、祖孙状元、宰相子、尚书婿。父辈的荣耀和辉煌的地位为他们登上科考的顶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许多人就是靠名臣的举荐和培养,顺利圆了状元梦。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状元出身寒门。他们全凭自己的才智成为一国学子之冠。 tG/1pW  
opdu=i=E  
特别是宋太祖,为了革除唐代权贵操纵科举、营私舞弊的沉疴,在科举中加强对权贵子弟的监督限制,有意选拔了一批平民子弟科举及第。如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的状元吕蒙正,幼小时就被父亲赶出家门,随母流落龙门山,栖居山间石窟中。元代杂剧名家关汉卿的《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便是以吕蒙正的贫寒生活为素材创作的戏剧。孤贫寒酸的吕蒙正,依靠自己的天赋才智和刻苦学习,31岁大魁天下,42岁位居宰相。成为两朝辅弼,万众景仰。各朝历代,都有像吕蒙正这样的状元郎。他们成为庶民百姓通过科举之路出人头地的幸运骄子。科举考试是封建统治者为国家选拔官吏的一条重要途径。 Gfv(w=rr?  
8zZSp  
当年,唐太宗李世民看见新科进士从考场中鱼贯而出时,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一千多年来,科举制度选拔了一大批优秀的有真才实学的治国安邦人才,构成了统治集团从中央到地方官僚队伍的中坚支柱。但随之而来的则是一种历史奇观:状元们以文得名,而在文学艺术上有较高成就者了无几人,很少有人步入大家之列。他们身为状元,诗赋词文,无所不通,往往都有诗书传世,有的甚至著作等身。 :lK4 db  
;W0]66&  
然而,其中的绝大多数人自高中之后,从此潜心仕途,无意文字,热衷于官场得意,专注于富贵得失,已经无心无力对文学艺术加以执著探索。700多位状元中,除杨慎、柳公权等几位获得较高的成就外,大多数人都文绩平平,难传千秋。状元难入大家之列,而大家又很难高中状元。唐宋两代265名状元中,苏轼等八大家,李白、杜甫等大诗人,无一人摘取状元挂冠。这一极为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至今仍是困惑人们的古代文化之谜。
相见甚晚 以诚相见
离线zsy9339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6-05-20
世居广东中山  靖公三十二代传孙 《风采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