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85阅读
  • 1回复

【元祐党籍碑】中的余氏先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3-08-29
R9+jW'[K  
,F6=b/eZ  
~nLN`H d  
元祐党籍碑 zmuMWT;  
徽宗崇宁元年壬午歲(公元1102),蔡京为宰相,尽复绍圣之法,并立碑于端礼门,书司马光等三百零九人之罪状,后因星变而毁碑。其后党人子孙更以先祖名列此碑为荣,重行摹刻。   九十三年之後,当年被列为元祐党人之一梁焘的曾孙梁律,根据家藏碑刻拓本重新刻制了一块碑,它是现存唯一的一块元祐党籍碑,对於研究宋代统治集团内部斗争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明何景明《寄李郎中》诗:“海内竞传《高士传》,朝廷谁诉党人碑。”   柳亚子《感事呈冶公用进退格》诗:“千载炎凉廷尉客,一门生死党人碑。”   参阅《宋史·徽宗纪》、 明陈邦瞻 《宋史纪事本末·蔡京擅国》等。 !A3-0zN!  
元佑党籍碑(党人碑)碑文 qy1F* kY  
  元祐党籍碑   皇帝嗣位之五年 ,旌别淑慝,明信赏刑,黜元祐 害政之臣,靡有佚罚。乃命有司,夷考罪状,第其首恶与其附丽者以闻,得三百九人。皇帝书而刊之石,置于文德殿门之东壁,永为万世臣子之戒。又诏臣京书之,将以颁之天下。臣窃惟陛下仁圣英武,遵制扬功,彰善瘅恶,以昭先烈。臣敢不对扬休命,仰承陛下孝悌继述之志。司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蔡京 谨书。   元祐奸党   文臣   曾任宰臣执政官   司马光 故 文彦博故 吕公著故 吕大防故 刘挚故 范纯仁故 韩忠彦故 曾布   梁 焘故 王岩叟故 苏 辙 王 存故 郑 雍故 傅尧俞故 赵 瞻故 韩 维故   孙 固故 范百禄故 胡宗愈故 李清臣故 刘奉世 范纯礼 安 焘 陆 佃故   黄 履故 张商英 蒋之奇故   曾任待制以上官   苏 轼故 刘安世 范祖禹故 朱光庭故 姚 勔故 赵君锡故 马 默故 孔武仲故   孔文仲故 吴安持故 钱 勰故 李之纯故 孙 觉故 鲜于侁故 赵彦若故 赵 卨故   王钦臣故 孙 升故 李 周故 王 汾故 韩 川故 顾 临故 贾 易 吕希纯   曾 肇 王 觌 范纯粹 吕 陶 王 古 丰 稷 张舜民 张 问故   杨 畏 邹 浩 陈次升 谢文瓘 岑象求故 周 鼎 徐 绩 路衡昌故   董敦逸故 上官均 叶 涛故 郭知章 杨康国 龚 原 朱 绂 叶祖洽   朱师服   余官   秦 观故 黄庭坚 晁补之 张 耒 吴安诗 欧阳棐 刘唐老 王 巩   吕希哲 杜 纯故 张保源 孔平仲 衡 钧 兖公适故 冯百药 周 谊   孙 琮 范柔中 邓考甫 王 察 赵 峋 封觉民故 胡端修 李 杰   李 贲 赵令畤 郭执中 石 芳 金 极 高公应 安信之 张 集   黄 策 吴安逊 周永徽 高 渐 张 夙故 鲜于绰 吕谅卿 王 贯   朱 纮 吴 朋故 梁安国 王 古 苏 迥 檀 固 何大受 王 箴   鹿敏求 江公望 曾 纡 高士育 邓忠臣故 种师极 韩 治 都 贶   秦希甫 钱景祥 周 綍 何大正 吕彦祖 梁 宽 沈 千 曹兴宗   罗鼎臣 刘 勃 王 拯 黄安期 陈师锡 于 肇 黄 迁 莫佒正   许尧辅 杨 朏 胡 良 梅君俞 寇宗颜 张 居 李 修 逄纯熙   高遵恪 黄 才 曹 盥 侯顾道 周遵道 林 肤 葛 辉故 宋寿岳   王公彦 王 交 张 溥 许安修 刘吉甫 胡 潜 董 祥 扬瓌宝   倪直孺 蒋 津 王 守 邓允中 梁俊民 王 阳 张 裕 陆表民   叶世英 谢 潜 陈 唐 刘经国 汤 戫故 司马康故 宋保国故 黄 隐   毕仲游 常安民 汪 衍 余 爽 郑 侠 常 立 程 颐 唐义问故   余 卞 李格非陈 瓘 任伯雨 张庭坚 马 涓 孙 谔故 陈 郛   朱光裔 苏 嘉 龚 夬 王 回故 吕希绩故 吴 俦故 欧阳中立故尹 材故   叶 伸故 李茂直 吴处厚故 李积中 商 倚故 陈 祜 虞 防 李 祉   李 深 李之仪 范正平 曹 盖 杨 綝 苏 ? 葛茂宗 刘 谓   柴 衮 洪 羽 赵天佐 李 新 扈 充故 张 恕 陈 并 洪 刍   周 锷 萧 ? 赵 越 滕 友 江 洵 方 适 许端卿 李昭玘   向 紃 陈 察 钟正甫 高茂华 杨彦璋 廖正一 李夷行 彭 醇   梁士能   武臣   张 巽 李 备故 王献可故 胡 田 马 谂 王 履故 赵希夷 任 濬   郭子旂 钱 盛 赵希德 王长民 李 永故 王庭臣 吉师雄 李 愚   吴休复故 崔昌符 潘 滋 高士权 李嘉亮 李 珫 刘延肇 姚 雄   李 基   内臣   梁惟简故 陈 衍故 张士良 梁知新故 李 倬故 谭 扆 窦 钺 赵 约   黄卿从 冯 说 曾 焘 苏舜民 杨 偁? 梁 弼 陈 恂 张茂则故   张 琳 裴彦臣 李 偁故 阎守懃 王 绂 李 穆 蔡克明 王化基   王 道 邓世昌 郑居简 张 祜 王化臣   为臣不忠曾任宰臣   章 敦 王 珪 Y*oDO$6  
)::>q5c  
時代宋代
作者朱彧
出處《 萍 洲 可 談 》 卷 二
篇名不 著 錄 或 無 篇 名
相關主題尚待分類
評論內容鄒 浩 志 完 以 言 事 得 罪 , 貶 新 州 , 媒 孽 者 久 猶 不 已 。 元 符 二 年 冬 , 有 旨 , 付 廣 東 提 刑 鍾正甫 就 新 州 鞫 問 志 完 事 , 不 下 司 。 是 時 鍾 挈 家 在 廣 州 觀 上 元 鐙 , 得 旨 即 行 。 漕 帥 方 宴 集 , 怪 其 不 至 , 而 已 乘 傳 出 關 矣 。 眾 愕 然 。 鍾 馳 至 新 , 召 志 完 , 拘 之 浴 室 。 適 泰 陵 遺 詔 至 , 鍾 號 泣 啟 封 。 志 完 居 暗 室 , 不 自 意 得 全 ; 又 聞 使 者 哭 泣 , 罔 測 其 事 , 意 甚 隕 。 良 久 鍾 遣 介 傳 語 , 止 言 為 國 恤 , 不 及 獻 茶 , 且 請 歸 宅 。 志 完 亦 泣 而 出 。 其 後 東 坡 聞 之 , 戲 云 : 「 此 茶 不 煩 見 示 。 」
{@Yb%{+  
徽宗皇帝 {~GYj%-^  
_Q%vK*n  
  追复元祐党人 :#E*Y8-  
cLa]D[H  
  崇宁四年九月,九鼎成。己亥,御笔手诏:『元祐奸党诋讪先帝,罪在不赦。曩屈常宪,贷与之生,屏之远方,固无还理,弃死贬所,岂不为宜?今先烈绍兴,年谷丰稔,铸鼎以安庙社,作乐以协神民。嘉祥荐臻,和气浃洽,肆颁赦宥,覃及万方。兴造邦诬,久责遐裔,一夫失所,朕尚侧然,用示至仁,稍从内徙,服我宽德,其革尔心。应岭南移荆湖,荆湖移江淮,江淮移近地,惟不得至四辅畿甸。除上书已经量移及近乡人外,依下项州:一、今来朝廷宽恩,所移州军不见得地里远近。窃虑所移,却有远近妨碍去处不同。限指挥到五日内,许经州自陈乞去处,本州入急递申尚书省,即不得陈乞非合移路分及拘碍去处。如愿依旧者亦听。一、今来系特降诏许量移,今后有司不得用例检举量移,违者以违制论。一、量移诸州人离州日,并免伴送,具起离及到日申尚书省。邹浩,昭州移汉阳军。陈次升,循州移鄂州。余爽,封州移潭州。范正平,龚州移岳州。范柔中,雷州移全州。黄庭坚,宜州移永州。陈瓘,廉州移郴州。任伯雨,昌化军移道州。张庭坚,象州移复州(二年八月一日自鼎移象,三年四月一日,却移桂州)。龚夬,化州移桂阳监(二年八月一日自象移化)。李祉,英州移汝州。王道,韶州移郴州。梁弼,琼州移归州。陈恂,南恩州移峡州。马谂,南恩州移岳州。王履,新州移归州。郭子旂,宾州移峡州。赵希德,宾州移荆门军。王长民,循州移江宁府。张林,白州移衡州。范纯粹,鄂州移宣州。阎守勤,全州移涟水军。王化基,高州移全州。曾布,衡州移舒州(廉口舒任)。刘安世,光州移江州。孙琮,荊门军移海州。马涓,澧州移荆门军[1]。李深,复州移建昌军。曾纾,永州移和州。蔡克明,桂阳监移饶州。郑居简,邵州移滁州(三年四旦一日编管信州)。韩忠彦,济州移相州(磁副济置。)范纯礼,徐州移单州(静江使副。)安焘,建昌军移襄州。王古,温州移徐州。曾肇,汀州移台州(明年正月十七复官。其置汀州在二年七月十五日)。朱师服,兴国军移秀州。张耒,黄州移兖州。吕希纯,汝州移河阳。王觌,临江军移润州。丰稷,建州移婺州。张舜民,房州移虢州。谢文瓘,邵武军移处州。龚原,和州移湖州。吴安逊,汉州移汝州。冯说,徐州移汝州。梁安国,齐州移泽州。王箴,通州移陕州。曾焘,歙州移单州。裴彦臣,池州移广德军。朱绂,福州移睦州。李穆,金州移邓州。邓世昌,密州移唐州。王化臣,青州移济州。李之仪,太平州移唐州。江公望,南安军移衢州。陈棺,归州移光州。 b+-f.!j  
]r! >{  
  吕本中《杂记》:崇宁间,蔡京每谓人:『如刘安世,更雄捣硙磨,亦只说元祐是也。』京执政久,亦时有长者之言。尝有乞将元祐臣僚编置远恶州郡者,京曰:『元祐人本无大罪,止是不合改先帝法度耳。』其后蔡京得保首领以没,未必不缘其有长者之语也。 ,Y?sfp  
`(+o=HsD  
  崇宁五年正月戊戌,是夕,彗星出西方,由奎贯胃、昴、毕,至戊,没。乙巳,诏以星文变见,避正殿,损常膳。中外臣僚等,并许直言朝廷阙失(实有)。又诏:『应元祐及元符末系籍人等人,合既迁谪,累年已足惩戒,可复仕籍,许其自新。朝堂石刻,已令除毁。如外处有奸党石刻,亦令除毁,今后更不许以前事弹纠,常令御史台觉察,违者劾奏(实无)。』 unJid8Lo  
)3YtIH_  
  诏旨有此,《实录》乃削去,不知何意也。 ECdvX0*a  
\l"&A  
  丁未,大赦天下,应合叙用人,依该非次赦恩与叙;应见贬责命官未量移者,与量移;应官员犯徒罪以下,依条不以赦降去官原减者,许于刑部投状,本部具元犯因依闻奏,未断者并仰依令赦原减。诏:『已降指挥,除毁元棺奸党石刻及与系籍人叙复注拟差遣,深虑鄙浅愚人妄意臆度,窥伺间隙,驰骛抵巇,觊欲更张。熙、丰善政,苟害继述,必置典刑。宜喻迩遐,咸知朕意。』(实有)中书省勘会崇宁二年三月六日已后所降元祐奸党指挥共二十二项,诏除冲罢外,其逐项指挥并罢。 K3uG2g(>2  
Cz4)Yz  
    庚戌,三省同奉圣旨,依下项收复:  nVu&/  
g-`~eG28D5  
  曾任宰臣执政官: Ftw;Yz  
Uie?9&3  
  刘挚,追复朝请大夫。 'Y$R~e^Y?  
GV)<Q^9  
  梁焘,追复朝请大夫。李清臣,追复左中散大夫(故雷户)。王岩叟,追复宣义郎。 -~eJn'W  
JKer//ng4  
  轻第二等: ?u4INZ0W  
Ngb(F84H?  
  责授磁州团练副使韩忠彦叙复太中大夫、提举崇福宫。 )CX4kPj  
{bO|409>W  
  责授廉州司户参军、舒州居住曾布叙复太中大夫、提举崇福宫。 :'aAZegQY  
DzQ1%!  
  静江军节度副使、单州安置范纯礼叙复左朝议大夫[3]、提举鸿庆宫。 \rykBxs  
nm7;ieMfr  
  责授祁州团练副使安焘叙复中大夫、提举鸿庆宫。 56 l@a{  
DF6c|  
  中大夫、衮州居住刘奉世提举明道宫(四年九月五日自沂徙兖)。 A`{y9@h(  
VL' fP2  
  左朝议大夫章惇追复太中大夫。轻第三等: 6 z,&i  
_= #zc4U  
  追贬祁州团练副使黄履追复中大夫。曾任待制以上官: I8OD$`~*U6  
+l^LlqA  
  苏轼追复宣义郎。 nS()u}c;r  
2!N8rHRt  
  刘安世叙复承议郎。 }0,>2TTDN  
\yrisp#`  
  曾肇叙复朝散郎。 Ba\6?K  
R E1 /"[t  
  邹浩叙复承奉郎,归常州。 BiE08,nj  
,n2i@?NHZ  
  朱光庭追复宣德郎。轻第二等: %/kyT%1  
{|9}+ @5Q1  
  孔文仲追复奉议郎。 dsK&U\ej}  
m}VM+=  
  范纯粹叙复朝请郎、管勾太清宫。 mN0=i(H<  
T+"f]v  
  丰稷叙复朝请郎、管勾太清官。 \zXlN  
jyW[m,#(go  
  王古叙复朝请郎、管勾明道宫。 Iyk6=&?j  
n1(?|aJ#1  
  勒停人:张舜民叙复朝散郎、管勾洞霄宫。朱师服叙复朝散郎、管勾洞霄宫(师服安置兴国军在元年八月二十七日)。除名勒停人: <MD;@_Nz\  
lhn8^hOJ/  
  谢文瓘叙复承议郎、管勾太极宫。 f~& a-  
Yt1mB[&f^  
  贾易叙复朝奉郎、管勾玉局观。 <Q`&o@I  
a#(U2OP  
  吕希纯叙复朝请郎、管勾太极观。 4_Rdp`x#J  
8Pmwzpk02  
  杨畏叙复朝散郎、管勾崇禧观。轻第一等除名勒停人:陈次升,复朝奉大夫、知漳州。降授朝奉大夫、提举崇福宫郭知章知虔州。朱绂特授朝散大夫、知福州。朝请大夫叶祖洽知建州。(祖洽未行,丁家艰。上官均志墓云:『大观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知洪州。』)文臣官重第一等勒停人: eqzTQen8q  
k&Jo"[i&WO  
  任伯雨,特授承务郎。  v4<j   
J%P)%yX  
  范柔中、邓考甫、龚夬、陈瓘并叙承务郎。考甫依旧致仕(邓考甫叙复承务郎,依旧致仕。元本无之。今自后掇取增入。四年十二月三十日,与范柔中俱不许放还,却不见其致仕月日)。 ?MZ:_'2p  
_Xh=&(/8@  
  张庭坚,叙复承务郎,与监庙差遣。 ,VG9)K 1K  
{CP o<lz  
  马涓,叙复承事郎。 ~I)uWo  
iPFL"v<#J  
  封觉民,追复承事郎。文臣余官轻第一等除名勒停人: $~hdm$  
c,AZ/t  
  黄庭坚,叙复奉议郎。 ;qG1r@o  
8!6<p[_  
  陈祐、李祉、并叙复宣德郎。 FLEg0/m0  
* S{\#s  
  责授黄州别驾张耒,叙复承议郎。 B~4mk  
W=M< c@  
  李深,叙复承议郎。 L c{!FG>  
krwf8!bI  
  李之仪,叙复朝奉大夫。 EqYz,%I%  
1.uUMW  
  周谊,叙复朝散郎。 /1H9z`qV  
<[esA9.]t  
  孙琮,叙复承事郎。 6zELe.tq  
=I %g;YK  
  胡端修,叙复宣德郎。 z%++\.g_  
(R9QBZP5  
  赵令畴,叙复朝奉郎。 ^=aml   
V=G b>_d  
  吴安逊、梁安国,并叙复宣义郎。 !N@S^JD6  
$.suu^>^w  
  王箴,叙复奉议郎。曾纡,叙复承事郎。文臣余官勒停人: P5yJO97  
s0~05{  
  江公望,叙复宣德郎、监东岳庙。 "z{_hp{T^  
.(P@Bl]XJ  
  李积中,叙复宣德郎。 mG}^'?^K  
rzYobOKd#  
  汪衍,叙复承议郎。 pQ[o3p!&9  
2m)kyQ  
  梁宽,叙复朝奉大夫。 IDiUn! 6Q  
,\m;DR1  
  沈千、曹兴宗,并叙复承议郎。 #LrCx"_&  
P&-D0T_  
  王极,叙复宣德郎。 Gg3?2h"d  
_I -0,  
  陈师锡,叙复朝请郎。 =?I1V#.  
Bgo"JNM  
  杨瑰宝,叙复朝请郎。 #LNB@E  
r/s&ee  
  陈弁、洪刍、周锷,并叙复宣德郎。 fXXm@tMx>  
ezq q@t9  
  黄安期,叙复奉议郎。 Velbq  
zk^7gx3x  
  高渐,叙复承事郎。 BUy}Rn  
B=RKi\K6a  
  萧利,叙复承议郎。 MT#[ - M\  
Z`1o#yZ  
  赵越,叙复右朝议大夫。 $}h_EI6hS  
>,Swk3  
  滕友,叙复朝奉郎。 N@`9 ~JS  
bA9dbe  
  陈唐,叙复宣德郎。 k}a!lI:  
W;x LuKIG  
  李昭玘,叙复朝散郎。 NZ? =pfK\s  
R$'nWzX#  
  倪直孺、王巩,并叙复承议郎。 L1w4WFWO  
$R}iL  
  高茂华,叙复承事郎。 wx7>0[zE  
d~s-;T  
  欧阳棐,叙复朝奉大夫。陈察,叙复朝请郎、提举崇福宫。廖正一,叙复奉议郎、监西岳庙。刘唐老,叙复朝请郎。杨彦璋,叙复朝散大夫。张恕,叙复朝奉郎、管勾灵仙观。梁士能,叙复左朝议大夫。钱景祥,叙复承议郎。李夷行,叙复朝请郎。 GdwHm  
X7!A(q+h  
  黄庭坚以下至李夷行,并吕希哲、张保源、毕仲游、常安民、晁补之、李格非、朱光裔、黄隐、苏嘉、种师极、吴安诗,并令吏部与监庙差遣。内见任宫观、岳庙差遣人依旧。程颐,叙复宣义郎,依旧致仕。吴处厚,追复朝奉郎。张夙,追复承事郎。文臣余官轻第二等[3]:秦希甫,叙复朝散大夫。降授宣德郎都贶,叙复朝散郎。朝散郎钟正甫[4],叙复朝奉大夫。许端卿,叙复承议郎。向级,叙复左朝议大夫。秦希甫以下并韩治,令吏部与知州差遣。 _'v )Fy  
Hd}t=6  
  选人轻第二等: Cf 8 - %  
%[;KO&Ga  
  吕谅卿  郑 侠  余 爽  范正平  杨 琳  苏 眪 !kYmrj**  
;<Q_4 V  
  葛茂宗  刘 渭  柴 衮  洪 羽  赵天祐  李 新 `hhG^ O_  
247>+:7z  
  冯百药  赵 峋  李 杰  李 贲  郭执中  石 芳 @5ybBh]   
vUNE! j  
  金 极  高公应  安信之  张 集  黄 策  周永徽 b /ySt<  
iE5^Xik ,  
  鲜于绰  王 贯  苏 迥  檀 固  何大受 |F`'m":$m  
03y<'n  
  以上并于旧资上降两资收叙,送吏部与合入差遣,內无资可降人,依条注远小处。 TjdYCk]'  
+aap/sYp  
  于 肇  黄 迁  万俟正  许尧辅  杨 朏  胡 良 |Ca n  
i\b2P2 `B  
  梅君俞  寇宗颜  张居厚  李 修  黄 才  曹 盥 jC=_>\<|X*  
Hl51R"8o  
  侯显道  周遵道  林 肤  宋寿岳  王 交  张 溥 pe8MG(V  
V Puzu|  
  许安修  胡 潜  董 庠  蒋 津  王 守  邓允中 ESAh(A)8  
sE% n=Ww  
  梁俊民  王 阳  张 裕  陆表民  江 洵  王公彦 />$kDe  
b.F2m(e2  
  方 适  鹿敏求 TA*49Qp  
Mw< 1  
  以上并令吏部注在外合入差遣。 % tpjy,  
l ^{]pD  
  叶世英,复假承务郎,不理选限。吕彦祖、何大正,并许入学。衡钧、衮公适,并与追复旧官资任。王察,于旧资上降两资追复。 l#Iof)@#  
'8Yx  
  以上见在人并在外任便居住,重者不得至四辅,轻者不得至畿县。内身亡者,据今来追复官品合得遗表恩泽,三分减一零数比类施行。一名者不减。十七日庚戌叙复刘挚等官,《实录》并削去,甚无谓也。今用诏旨及《宣和录》追书,或须稍删之。 mIOx)`$  
[qc90)^Q,  
  癸丑,诏:『元祐系籍人等,石本已令除毁讫。所有省部元镂印板并颁降出外名籍册,并令所在除毁,付刑部疾速施行。』丁巳,诏曰:『日者符祐邪臣,乘间擅权,变乱政事,奸朋并兴,肆为诬讟,诬诋宗庙。乖父子之恩,隳君臣之义。推原用心,罪在不赦。朕既承祖宗用德为治,明示好恶,止从窜斥,以为天下万世臣子之戒。累年于兹,不忍终弃,是用差次,蠲叙复,畀禄秩,惟些不恩,顾岂复用?尚虑奸朋,妄意私议害国,士大夫狃于邪说,胥沦溺以败类,朕甚悼焉。布告天下,明谕朕意,毋惑。』戊午,御笔:『元祐系籍人,石本已令除毁讫。所有从初降黜子孙、亲属职名,拘碍差注、荐举并脚色保状,立项声说,及不得取应者,并量等第与宽释,可速立法闻奏。』是日,随龙官郝随令任便居住,谢仅与知州差遣,陈彦修、卢逢原、吴珪、范致明并与知军差遣,陈羔、李熙载、元书、费恕、李景夏、慕容将美、石悈、卢君佐、田望、曾谠、李琰[5]、蔡肇、霍汉英,并令吏部与合人差遣。 OA[w|Tt  
778a)ZOzb  
  郝随以下十八人并诏旨当考。谢仅二月十六日知光州。 rN OwB2e  
%ePInpb  
  己未,中书省言:『近降恩霈,除石刻责降人已别降指挥外,余未经检举叙复人数不少。』诏落职及曾任京职事官监察御史已上,并开封推、判官及监司人,令刑部限半月类聚,一并申尚书省取旨外,其未复官并未复旧差遣人,并令刑、吏部不候投状,各限两月,内赃罪及私罪情重人,与依条叙复。其公罪不以轻重,私罪情轻人,并复旧官,及与未责降已前本等差遣,如叙至两官以上者取旨。 yhZ2-*pTg  
!s5 _JO  
  三月戊戌,诏: 『应旧系石刻人,除第三等许到阙外,余并不得到阙下。其前降重者不得至四辅、轻者不得至畿县指挥更不施行。』勘会除第二等张士良今年二月十六日奉御宝批,为系哲宗皇帝随龙人,持许任便居住外,曾任宰臣执政等官: @qI^xs=Z  
Y'58.8hl  
  第一等 !Vy/-N  
g\GuH?|   
  司马光  吕公著  吕大防  刘 挚  梁 焘 R FWJ ZN"  
>,7 -cm=.  
  王岩叟  苏 辙  李清臣 $zKf>[K  
w a2?%y_G  
  第二等: LB$#] Z  
v4OroG=^  
  文彦博  章 惇  范纯仁  王 珪  韩忠彦 a'r8J~:jy  
N3"O#C  
  曾 布  王 存  郑 雍  傅尧俞  赵 瞻 1UdET#\  
rU/8R'S  
  韩 维  孙 固  范百禄  胡宗愈  范纯礼 %1h%#/#[  
P.#@1_:gC  
  刘奉世  安 焘 ?vh1 >1D  
6 9+Pf*  
  第三等: d RIuA)0s  
7/e25LS!`U  
  张商英  蒋之奇  黄 履  陆 佃 Fzmc#?  
yByxy-~  
  曾任待制以上官 k|4}Do%;  
rczwxWK  
  第一等: `g vd 8^  
W4#E&8g%  
  苏 轼 s:xt4<  
>@tJ7m M  
  刘安世  范祖禹 孙 升 曾 肇 Pd+Wb3  
;"2(e7ir  
  邹 浩  朱光庭 DD'RSV5]  
T5eJIc3a"  
  第二等: v*&WqVg  
YR"IPyj  
  姚 勔  赵君锡  马 默  孔武仲  孔文仲 )U+&XjK  
a/Cc.s   
  吴安持  钱 勰  李之纯  孙 觉  鲜于侁 &ER,;^H `6  
^}4ysw  
  赵彦若  赵 卨  王钦臣  李 周  王 汾 15cgmZsS  
eR!K8W  
  韩 川  顾 临  贾 易  吕希纯  王 觌 (h27SLYm  
fqZ+CzH  
  范纯粹  吕 陶  王 古  丰 稷  张 问 !gG\jC~n  
fa;GM7<e)  
  杨 畏  谢文瓘  岑象求  上官均  叶 涛 p$&6E\#7  
pd X"M>  
  杨康国  朱师服 IXmO1*o@  
N0G-/  
  第三等: ,JmA e6  
zVs|go>F  
  陈次升  周 鼎  徐 勣  路昌衡  董敦逸 yD!V;?EnK  
:}18G}B  
  郭知章  龚 原  朱 绂  叶祖洽 _A .?:'-  
__V6TDehJ$  
  余官 L%.GKANM  
Xsc5@O!  
  第一等: p=(;WnsK  
pTK|u!fs  
  孔平仲  任伯雨  尹 材  陈 瓘  范柔中 X?.bE!3=  
#?i#q%q  
  邓考甫  封觉民  张庭坚  龚 夬  汤 馘 +2w54X%?M  
38Z"9  
  马 涓 8'B\%.+"8e  
Vrz!.X~  
  第二等: VJCh5t*  
".xai.trr  
  黄庭坚  欧阳棐  刘唐老  秦 观  王 巩 0v0Y( Mo@  
*-|+phi m  
  吕希哲  杜 纯  吴安诗  张保源  司马康 4Ro(r sO  
R|+R4'  
  张 耒  宋保国  黄 隐  毕仲游  常安民 GYO\l.%V5y  
b7AuKY{L  
  余 度  郑 侠  晁补之  常 立  程 颐 M?cKt.t  
doR'=@ W  
  唐义问  余 卞  李格非  孙 谔  陈 郛 j^%i?BWw  
|Lhz^5/  
  朱光裔  苏 嘉  王 回  李希绩  欧阳中立 5R=lTx/Hj  
f0D Ch]  
  吕 俦  叶 伸  李茂直  吴处厚  李积中  Nr[Rp  
X#3<hN*v  
  商 倚  陈 祐  虞 防  李 祉  李 深 \9}5}X_x.  
.u*].As=  
  李之仪  范正平  曹 盖  杨 琳  赵 昞 pMB=iS<E  
OV/FQH;V  
  葛茂宗  刘 渭  柴 衮  洪 羽  赵天佐 _Y|kX2l S@  
"<2b jy  
  李 新  衡 钧  衮公适  冯百药  周 谊 DXz8C -  
u}1vn}F{  
  孙 琮  王 察  汪 衍  赵 峋  胡端修 lkZC?--H  
`fkri k  
  李 杰  李 贲  赵令畴  郭孰中  石 芳 'r n;|K  
ijqdZ+  
  金 极  高公应  安信之  张 集  黄 策 0o|,& K  
L[G\+   
  吴安逊  周永徽  高 渐  张 夙  鲜于绰 '<=MhNh\  
RpK,ixbtA+  
  吕谅卿  王 贯  朱 统  吴 明  梁安国 ,N7l/6  
KHus/M&0  
  王 古  苏 迥  檀 固  何大受  王 箴 e3={$Ah  
lZA>L, \d  
  鹿敏求  江公望  曾 纡  高士育  邓忠臣 u4#~ i0@  
W8yfa[z~J  
  种师极  钱景祥  周 綍  何大正  吕彦祖 ~2A$R'xb  
c7l!G~yx'  
  梁 宽  沈 千  曹兴宗  罗鼎臣  刘 勃 p]V-<  
H8<7#  
  王 拯  黄安期  陈师锡  于 肇  黄 迁 $XQ;~i   
D#/%*|  
  万俟正  许尧辅  杨 朏  胡 良  梅君俞 x^#6>oOR  
C{`^9J-  
  寇宗颜  张 居  李 修  逢纯熙  南遵裕 KT lP:pB;  
RI5g+Du?  
  黄 才  曹 盥  侯固道  周遵道  林 肤 w]W`R.  
xq Q~|  
  葛 辉  宋寿岳  王公彦  王 交  张 溥 a+YR5*&[OO  
55>" R{q  
  许安修  刘吉甫  湖 潜  董 祥  杨瑰宝 F_Z&-+,*3t  
( Lok  
  倪直孺  蒋 津  王 守  邓允中  梁俊民 .0nn0)"  
^eT DD  
  王 阳  张 裕  陆表民  叶世英  谢 潜 h` irO 5  
bx hPjAL  
  陈 唐  刘经国  扈 充  张 恕  陈 并 T[5gom  
G0_&gx`  
  洪 刍  周 锷  萧 利  赵 越  滕 友 B#HV20\?v  
nc3sty1`  
  江 洵  方 适  李昭玘  陈 察  高茂华 mgi,b2  
$7Jfb<y  
  杨彦璋  廖正一  李夷行  彭 醇  梁士龙 7%{R#$F  
p]wP36<S!  
  第三等: k1wCa^*gc  
wb]*u7G t/  
  韩 治  都 贶  秦希甫  许端卿  向 级 kGpV;F==*  
1<`9HCm  
  
钟正甫 I[ai:   
gF3TwAr  
  内臣 z+jh ;!i  
X6xx2v%D  
  第一等: Yb}w;F8(  
a'uU,Eb}#w  
  张茂则  梁惟简  陈 衍  王化基 M`~!u/D7  
9RxO7K  
  第二等: 2/@D7>F&g  
8Y# bN*!  
  梁如新  裴彦臣  李 倬  谭 康  窦 钺 u?kD)5Nk  
x5OC;OQc  
  王 道  赵 约  黄卿从  冯 说  曾 焘 6Nt$ZYS  
55-D\n<  
  苏舜民  杨 偁  梁 弼  陈 恂  张 珠 Qw?+!-7TN  
cXN _*%  
  李 偁  阎守勤  王 绂  李 穆  蔡克明 |y"jZT6R}t  
bU`=*  
  邓世昌  郑居简  王化臣 EfiU$ 8y  
dB;3.<S=  
  第三等: `qiQ$kz  
6;oe=Q:Q  
  张 祐 Lw*]EG|?  
EO)%UrWnC  
  武臣 SwH2$:f  
[@"wd_f{l  
  第一等: }$g mK  
lKV"Mh+6  
  郭子旂  马 谂  王长民 vtxvS3   
Ya Y8 `M{  
  第二等: u oVNK  
{3edTu  
  王 履  任 濬  李 永  张 巽  李 备 3071:W  
~OFvu}]  
  王献可  胡 田  赵希德  王庭臣  吉师雄 O`W%Tr  
0SV\{]2  
  钱 盛  吴休复  高士权  李 遇  潘 滋 (> "QVxr  
d;G~hVu  
  李 珫  崔昌符  李嘉亮  刘延肇  李 基  46,j9x  
--k:a$Nt  
  第三等: UuJjO^t  
-l*g~7|j  
  姚 雄 1;r69e  
G*n2Ii  
  二月十六日诏,当考。二月十四日,除高阳副总管。 (.X]F_ *sc  
Jh@_9/?  
  四月丁丑,臣僚言: 『伏睹知江宁府徐勣、知虔州郭知章、新知漳州陈次升、知福州朱绂,是四人者,皆元佑奸党,诋诬宗庙,附会邪党。今任以牧守,尚典方面,岂能奉行法令,体朝廷继述之意哉?舆论纷然,咸以谓典刑若此,恐非所以明是非、示好恶于天下。若行放罢,予以宫祠,尚为优幸。』诏朝请大夫、知江宁徐勣提举崇福宫,朝奉大夫、知虔州郭知章提举鸿庆宫,朝奉大夫、新知漳州陈次升提举明道宫,朝散大夫、知福州朱绂提举洞霄宫。 s3QEi^~  
\U@3`  
  七月壬辰,诏:『旧系籍人子弟不得到阙,而今到阙者已见讫,赴部令预集注三次。集满不授差遣者,特与直差。』又:『选人限一季,若在外指射差遣者,听仍免直差朝辞讫,限三日出门。一、系旧籍人子弟,曾任监司以上职事而身无显罪者,令本部特与升一等资任差注。一、系旧籍人子弟,不许注授在京差遣,其余亲属,不得注在京应奏官司差遣。一、应旧系石刻人,并不许到阙。』先是,臣僚上言:『自正月十四日降指挥,后来系籍人亲属并上书邪等人稍辐凑阙下,守候差遣,或就吏部注拟在京官司。当时朝廷应天以实,内修政事,理固当然。窃恐浸久,有害绍述,宜略为防限,以示好恶。』故有是诏。 &7[[h+Lb  
9f+RAN(  
  十一月癸丑,臣僚上言:『伏睹崇宁五年七月三日敕:「应旧系籍人子弟不得到阙。而今许到阙者见讫赴部,令预集注三次,籍满不授差遣者,特与直差。又选人限一季,若在外指射差遣者,听免直差,朝辞讫,限三日出门。」陛下恢至仁之德,开自新之路,不忍终弃,复列仕途,兹诚尧、舜之用心也。又虑浸久,有害绍述,故略为防限,以示好恶。然到阙而见讫赴部,初无日限。臣愚伏望圣慈特降睿旨[6],应系旧籍人子弟许到阙者,若到阙三日,即令投下文字,朝见讫,三日即令赴部。所有集注、直差、朝辞、出门,自从旧条,则异趣之徒,不得倚法之脱略,而害绍述之圣政。若乃上书邪等人公肆狂妄,非上之所建立,所谓躬自蹈之,殆与系籍子弟连坐者异矣。是宜得罪,重于子弟。陛下纵以仁心,矜贷此曹,亦当固为防限。臣愚以为宜于七月三日敕内添入「上书邪等」,庶几继志述事,明示四海,仁心义政,并用不废。天下幸甚!』从之。 ujzW|HW^v  
0|Uc d  
  大观二年三月戊辰,门下、中书后省、左右司言:『检会今年正月一日赦书,元祐之初,奸臣乘间得罪放废,言念岁月之久,屡更赦宥,怀奸睥睨,报怨不已,公肆诬诋,罪在宗庙,朕不敢贷。其尚及贬所,或情轻法重,例被放弃,或非身自犯,因人得罪,止缘贪冒,附会朋比,或志匪诬谤,言有近似,或缘辨理,语涉讥讪,或止因职事,偶涉更改。凡此之类,可据元贬责罪犯审量其情,分轻重等第,取情理轻者与落罪籍,特与甄叙差遣。今将元编类册内,依详赦文,先次看详到孙固、陆佃、王存、蒋之奇、赵瞻、安焘、顾临、张问、朱师服、钱勰、王钦臣、杨畏、李之纯、王纷、马默、周鼎、向级、李昭玘、欧阳棐、陈察、梁士能、杨彦章、李贲、钟正甫、许端卿、赵彦若、贾易、姚勔、吕希绩、欧阳中立、叶伸、陈郛、朱光裔、苏嘉、吴俦、常立、李茂直、司马康、都贶、邓忠臣、廖正一、吕希哲、秦希甫、张耒、杜纯四十五人。』诏除孙固、安焘、贾易外,余并出籍。寻又看详到叶祖洽、郭知章、上官均、朱绂、种师极、钱景祥等六人。诏并出籍。 v3^|"}\q5  
HnZPw&*  
  诏旨六月十九日可考。初草王珪、孙固出籍在四月十三日,今不取。《实录》并不载党人出籍事,甚无谓也。 m_lr PY-  
 s>[{}7ca  
  六月戊戌,门下、中书后省、左右司言[7]:『除节次看详中纳孙固等六十人外,今依赦看详到韩维、杨康国、赵卨、鲜于侁、龚原、董敦逸、吕希纯、岑象求、孔武仲、叶涛、唐义问、余卞、宋保国、李深、陈祐、商倚、李之仪、范正平、李祉、韩治、曾纡、黄隐、马谂、王履、任濬、赵希德、郭子旂、刘延肇、钱盛、吴休复、崔昌符、李遇、李珫、吉师雄、赵希夷、王庭臣、高士权、李永、王献可、李嘉亮、姚雄、潘滋、高茂华、滕友、张溥、梅君俞、杨瑰宝、林肤、彭醇、吕彦祖、陈唐、曹盥、王守、曹兴宗、高公应、黄才、江公望、黄安期、梁俊民、王贯、张集、鹿敏求、李贲、高士育、逢纯熙、赵令畴、倪直孺、沈千、宋寿岳、侯顾、赵越、周锷、萧利、高遵裕、刘渭、杨琳、邓允中、董祥、王交、杨朏、于肇、刘勃、许尧辅、谢潜、张夙、何大正、张裕、洪刍、鲜于绰、李积中、冯百药、衮公适、李新、许安修等九十五人。』诏并出籍。 \ P/W8{  
d-$_|G+  
  诏旨故事三月二十八日可考。《实录》无党籍事。 F)ci9-b@  
A 7Y_HIo  
  戊申,三省检会大观二年正月一日赦书内一项,应元祐党人,不以存亡及在籍,可特与叙官。勘会前任宰臣执政官见存人韩忠彦、苏辙、安焘。 ,2zKQ2z  
-Ktwo_ V*  
  安焘此月十四日已卒,三省检会盖在此前。 2d&^Sp&11  
pxplWP,  
  身亡人文彦博、吕公著、吕大防、刘挚、曾布、章惇、梁焘、王岩叟、李清臣、范纯礼、黄履。诏见存人与复一官。太中大夫、提举崇福宫韩忠彦特授通直大夫,降授朝散大夫苏辙可特授朝散大夫,中奉大夫、提举鸿庆宫安焘可特授中大夫,故降授太子太保、潞国公文彦博可追复太子太保,故追复左光禄大夫吕公著可追复右银青光禄大夫,故追复太中大夫吕大防可追复通议大夫,故追复朝请大夫刘挚可追复朝议大夫,故太中大夫曾布可追复通议大夫,故追复左中大夫章惇可追复通议大夫,故追复朝散大夫梁焘可追朝请大夫,故追复宣义郎王岩叟可追复宣德郎,故追复左中散大夫李清臣可追复中大夫,故追复左朝议大夫范纯礼可追复左中散大夫,故追复中大夫黄履可追复太中大夫。 v5 Y)al@  
x[Q&k[xV  
  初草六月二十九日敕。 1t2cY;vJ  
校勘记 ^[TOZXL`:  
i'HST|!j  
  [1]澧州 原本作『浓州』,据《长编拾补》卷二十五改。 sZm^&h;  
:BDviUC7Z  
  [2]单州 原本作『军州』,据《宋史·范纯礼传》改。 opnkmM&[  
9/H^t* 5t  
  [3]轻第二等 原本作『轻第三等』,据《长编拾补》卷二十六改。 T ~|PU{  
{4)5]62>u  
  
[4]钟正甫 原本脱『钟』字,据《长编拾补》卷二十六补。 SmvwhX  
t5A[o7BS  
  [5]李琰 原本『琰』字作墨丁,据《长编拾补》卷二十六补。 i&5!9m`Cw  
'9Qd.q7s|b  
  [6]睿旨 原本『睿』字作墨丁,据《长编拾补》卷二十六补。 %pM :{Z  
8Q)y%7 {6  
  [7]言 原本无此字,据文意补。 L5TNsLx(  
<w%Yq?^  
M_|M&lR>  
lu<Np9/5<  
s= 3EBh  
cob9hj#&7  
1条评分威望+5
台灣余氏 威望 +5 加分鼓勵! 2013-09-01
相见甚晚 以诚相见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3-08-29
}n&JZ`8<s  
      余爽其人 U JRT4>G  
|k9j )Hg(  
=+#RyV  
IXk'?9  
`Q_ R/9~  
余爽[1],字荀龙,余良肱子,洪州分宁人。以任子恩试校书郎。爽尚气自信,不少贬以合世。应元丰诏,上便宜十五事,言过剀切。元祐末,爽复极言请太皇太后还政事,章惇憾爽不附己,乃擿其言为谤讪,以瀛州防御推官除名,窜封州。久之,起知明州,未行,以言者罢,监东岳庙。崇宁中,与兄余卞俱入党籍。 fi@+swfc  
【宋史】列传第九十二——余良肱 Dve5m=  
余良肱,字康臣,洪州分宁人。第进士,调荆南司理参军。属县捕得杀人者,既自诬服,良肱视验尸与刃,疑之曰:“岂有刃盈尺伤不及寸乎?”白府请自捕逮,未几,果获真杀人者。民有失财物逾十万,逮平民数十人,方暑,搒掠号呼闻于外;或有附吏耳语,良肱阴知其为盗,亟捕诘之,赃尽得。 &7nfTc  
  改大理寺丞,出知湘阴县。县逋米数千石,岁责里胥代输,良肱论列之,遂蠲其籍。通判杭州,江潮善溢,漂官民庐舍,良肱累石堤二十里障之,潮不为害。时王陶为属官,常以气犯府帅,吏或诉陶,帅挟憾欲按之,良肱不可曰:“使陶以罪去,是以直不容也。”帅遂已。后陶官于朝,果以直闻。知虔州,士大夫死岭外者,丧车自虔出,多弱子寡妇。良肱悉力振护,孤女无所依者,出俸钱嫁之。以母老,得知南康军。丁母忧,服除,为三司使判官。 rnr8t]  
  方关、陕用兵,朝议贷在京民钱,良肱力争之,会大臣亦以为言,议遂格。内府出腐币售三司,三司吏将受之,良肱独曰:“若赋诸军,军且怨;不则货诸民,民且病。请付文思,以奉帷幄。 @Sd:]h:f-  
  改知明州。朝廷方治汴渠,留提举汴河司。汴水淀污,流且缓,执政主挟河议。良肱谓:“善治水者不与水争地。方冬水涸,宜自京左浚治,以及畿右,三年,可使水复行地中。”弗听。又议伐汴堤木以资挟河。良肱言:“自泗至京千余里,江、淮漕卒接踵,暑行多病暍,藉荫以休。又其根盘错,与堤为固,伐之不便。”屡争不能得,乃请不与其事。执政虽怒,竟不为屈。改太常少卿、知润州,迁光禄卿、知宣州,治为江东最。请老,提举洪州玉隆观,卒,年八十一。七子,卞、爽最知名。卞字洪范,爽字荀龙,皆以任子恩试校书郎。 C3h!?5  
  卞博学多大略,累为唐州判官、湖北安抚司勾当机宜文字。讨叛蛮有功,知沅州。蛮杀沿边巡检,卞设方略复平之,加奉议郎。先是,良肱为鼎州推官,五溪蛮叛,良肱运粮境上,周知其利害,上书言:“此弹丸地,不足烦朝廷费,不如弃与而就抚之。”当时是其议,未果弃也。及蛮叛,断渠阳道,扼官军不得进,卞适使湖北,帅唐义问即授卞节制诸将。阴选死士三千人,夜衔枚绕出贼背,伐山开道,漏未尽数刻,入渠阳。黎明整众出,贼大骇,尽锐来战,奋击大破之。鼓行度险,贼七遇七败,斩首数千级,蛮遂降。寻有诏废渠阳军为砦,尽拔居人护出之。绍圣初,治弃渠阳罪,免归。徽宗即位,复奉议郎,管勾玉隆观。未几,复渠阳为靖州,又论前事免,终于家。 1VsEic  
  爽尚气自信,不少贬以合世。应元丰诏,上便宜十五事,言过剀切。元祐末,爽复极言请太皇太后还政事,章惇憾爽不附己,乃擿其言为谤讪,以瀛州防御推官除名,窜封州。久之,起知明州,未行,以言者罢,监东岳庙。崇宁中,与卞俱入党籍。 L2A#OZZu  
r1?FH2Ns  
6)YNjh.{ *  
!\ukb  
余卞其人 UL"3skV   
a];g  
I]$d,N!.  
jG :R\D}0  
dVfDS-v!  
余卞[1],字洪范,余良肱子,洪州分宁人。以任子恩试校书郎。卞博学多大略,累为唐州判官、湖北安抚司勾当机宜文字。讨叛蛮有功,知沅州。蛮杀沿边巡检,卞设方略复平之,加奉议郎。先是,良肱为鼎州推官,五溪蛮叛,良肱运粮境上,周知其利害,上书言:“此弹丸地,不足烦朝廷费,不如弃与而就抚之。”当时是其议,未果弃也。及蛮叛,断渠阳道,扼官军不得进,卞适使湖北,帅唐义问即授卞节制诸将。阴选死士三千人,夜衔枚绕出贼背,伐山开道,漏未尽数刻,入渠阳。黎明整众出,贼大骇,尽锐来战,奋击大破之。鼓行度险,贼七遇七败,斩首数千级,蛮遂降。寻有诏废渠阳军为砦,尽拔居人护出之。绍圣初,治弃渠阳罪,免归。徽宗即位,复奉议郎,管勾玉隆观。未几,复渠阳为靖州,又论前事免,终于家。 i% lB U 1  
 %C:XzK-x  
1条评分威望+5
台灣余氏 威望 +5 感謝余成兄提供的資料! 2013-09-01
相见甚晚 以诚相见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各位家人朋友:如遇上传附件不成功,请更换使用 IE 浏览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