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子孙漂流日本,充分证明日本人种来源的多样化。据日本史籍记载,刘姓最早到达日本是两汉时期。当时,中国和日本有使节往来,东汉初,日本还派使节到中国朝见,汉光武帝刘秀就赐予日本王“汉倭奴国王”金印。这个时候开始,就有一部分汉朝皇室成员因出使,避难等原因开始渡海来到日本。 hlIh(\JZ4s
b!do7%]i
历史上最有名的流刑开拓日本人物,是今天日本原田,高桥,大藏等家族的共同祖先阿知王。阿知王(也作阿智王),又称阿知使主,是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的玄孙。 3d_PY,=1
+xGz~~iNh
日本原田家族族谱《大藏朝臣原田家历传》称,阿知王是汉献帝的玄孙。当年曹魏灭汉,汉献帝被曹魏贬为山阳公,建都山阳郡下的浊鹿城(一名青阳城,在今河南修武县东北)。阿知王在这时也随东汉皇室遗民从洛阳迁到浊鹿。后来司马篡魏,刘氏皇族地位表面上没有改变,但实际情况已经开始恶化。太康十年(289年),刘阿知见当时天下混乱之象已生,便在五月初一召见旧臣商议对策。刘阿知说:“我久在此地,恐有覆灭之祸,闻东国于日本,有圣天子”。遂决定率其家族东渡,前往日本避难。这样,刘阿知便率领他的儿子刘都贺,久久赵舆德和族人刘国鼎,刘涛子,刘鹤明,刘信子等男女2040人,离开中国,飘洋过海,于日本应神天皇二十九年九月五日来到日本。阿知王到日本后,被日本皇室赐号东汉使主,奉命定居于大和国高市郡。在今天日本奈良县和冈山县,现在都有“阿知宫”,是后人祭祀阿知王的场所。 O:^m#:[cE
Q|3SYJf
日本大化《新撰姓氏录》记载,阿知使主的儿子刘都贺,后被日本雄略天皇赐姓为直,子孙因以直为姓。他的儿子山木直,是兄腹祖也,本名山猪;次志努直(一名成努直),是中腹子也;次尔波伎直,是弟腹子也。其中,山木直又是日本民忌坟等25个姓氏的共同祖先。尔波伎直则是山口宿祢等8个日本姓氏的共同祖先。志努直后也衍生出树十个日本姓氏。 O7KR~d
3aK/5)4|B
《新撰姓氏录》还记载有: y%9Q]7&=
文宿祢氏,出自汉高皇帝之后鸾王; Xy;!Q`h(
文忌寸氏,与文宿祢氏同祖,是宇乐古首之后; Gkfc@[Z V
武生宿祢氏,与文宿祢氏同祖,是王仁孙阿浪古首之后; |H(Mmqgk
伊吉连氏,出自长安人刘家扬雍; REmD*gf
本津忌村氏,后汉灵帝三世孙阿知使主之后; j5cc"s
常宗忌村氏,出自汉献帝四世孙山阳公; 4]\t6,Cz8
丹波史氏,汉灵帝八世孙孝日王之后; !`VO#_TJ
桑原村主氏,出自汉高祖七世孙万德使主; })l+-H"
下村主氏,出自汉光武帝七世孙慎近王; $LPu_FJ
坂上大宿祢氏,出自汉灵帝之子延王; |sw&sfH[FD
内藏宿祢氏,与坂上大宿祢氏同祖,为都贺直四世孙东人直之后; l;e&p${P
册品宿祢氏,与坂上大宿祢氏同祖,为都贺直四世孙黄直之后; SZ9xj^"g
平田宿祢氏,与坂上大宿祢氏同祖,为都贺直五世孙色夫直之后; EO|r
佐太宿祢氏,与坂上大宿祢氏同祖,为都贺直三世孙兔子直之后; %qzpt{'?<
谷宿祢氏,与坂上大宿祢氏同祖,为都贺直四世孙宇志直之后; t9&z|?Vz
亩火宿祢氏,与坂上大宿祢氏同祖,为都贺直三世孙大父直之后;
-5NP@
樱井宿祢氏,与坂上大宿祢氏同祖,为都贺直四世孙东人直之后; b8J\Lm|J
高村宿祢氏,出自鲁恭王之后青州刺史刘琮; ?4
`K8
台忌寸氏,为汉献帝之子白龙王之后; qYFol#=%
桧前村主,出自汉高祖长子齐王肥; sBIqee'T
若江造氏,出自汉灵帝苗裔奈率张安力; k=[!{I
桑原直氏,与桑原村主同祖,都是汉高祖七世孙万德使主之后; I}Z[F,}*J
真神宿祢氏,出自汉福德王; (j u-r*0
丰冈连氏,出自汉苗裔伊须久牟治使主; =&,zWNz)
下日佐氏,出自汉高祖长子肥; vjJ!d#8
火抚直氏,为汉灵帝四世孙阿知使主之后; +byw*Kk
河内忌寸氏,为汉献帝之子鲁国白龙王之后; +D4Nu+~BSN
志贺忌寸氏,出自汉献帝之后; PpGNA
台直氏,出自汉释吉王之后; )+ Wr- Yay
八户史氏,出自汉光武帝孙章帝之后; fB"3R-H?O
高安造氏,与八户史氏同祖,为尽达王之后; ;k7` `
春井连氏,与下村主氏同祖,汉光武帝七世孙慎近王之后; z.Y7 u3K.8
河内造氏,与春井连氏同祖,慎近王之后; GQ|kcY=
武丘史氏,与春井连氏同祖,为慎近王之后; (L|SE4
广原忌寸氏,出自汉献帝之子孝德王之后; r'&9'rir2
池边直氏,阿知王之后; wc bs-arH
火抗直氏,阿知王之后; f`A
栗栖直氏,阿知王之后; ^#3$C?d
凡人中家氏,与山代忌寸氏同祖,白龙王之后; CM5A-R90
志贺穴太村主氏,汉献帝之子美波夜王之后; mZ/B:)_
尾津直氏,汉高祖五世孙大水命之后。 kOdS^-
M5ZWcD.1
作为汉朝皇族的刘氏移民日本一事,在日本史书《日本书纪》,《古语拾遗》,《续日本纪》上都有记载,因此应属历史事实(当然,在部分日本历史学家中,对此事仍有较大怀疑)。这部分刘姓族人到日本后,大都没有继续使用“刘”的姓徽,而是完全融入了日本的大和民族。他们移民日本,带去了当时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极大地促进了日本文明的发展。因此,他们以其固有的文化素质,很快成为日本社会中地位尊崇的新贵族。如阿知使主的儿子刘都贺就将当时中国的纺织技术传入日本,他因此被称为都贺王。特别是到日本朱雀天皇时代(930——946年),阿知王的后裔,汉高祖刘邦的第45代孙大藏春实(此据日本原田家谱,而日本高桥家谱则说是刘邦39代孙)官任征西将军,为平定当时日本发生的“天庆之乱”立下了汗马功劳,于朱雀天皇天庆三年(940年)五月初三受到天皇的巨大嘉奖和赏赐,被赏赐锦御旗,皇族纹章,军配。当此之时,这支刘姓皇族后裔“恩宠伟大,威势极盛”。自从大藏春实之后,大藏家族一直任长门守,太宰大监等显要职务。当年刘阿知归化日本后,被赐姓为“东汉使主”。到仁德天皇六十年(372年)四月八日,阿知的后裔被赐姓“坂上”,再到雄略天皇十六年(471 年)十月初一,阿知的后裔又改赐姓为“大藏”。大藏春实因功被封为征西将军后,曾在日本九州原田筑城。此后,他的后裔就时代居住在原田城。到日本天承元年(1131年),这支居住在原田的刘姓后裔就正式以原田为姓,形成了今天日本社会中的著名姓氏——原田。到今天,原田家族已传到刘邦的第93代。这支源出中国刘姓的原田家族,在日本九州福冈市建立了汉太公庙。他们至今保存着代代相传的族谱,写明自己是刘邦的后裔,而且按照传统的礼节到太公庙对刘邦等刘姓远祖进行定期祭祀。 7vj[ AOq3l
sM5 w~R>Y
另,大藏春实的第九代孙大藏种直,有5个儿子,他们的后裔分别形成5个新的姓氏:太郎大藏赖种,移居高桥城,以高桥为氏,后裔形成日本的大藏(姓)高桥氏;次郎大藏幸种,移居江上城,后裔形成日本的大藏(姓)江上氏;三郎大藏种雄,后裔形成日本的大藏(姓)秋月氏;四郎大藏种成,分居原田城,后裔形成日本的大藏(姓)原田氏;五郎大藏种景,后裔形成日本的大藏(姓)波多江氏。到今天,由中国刘姓繁衍形成的日本高桥氏,已经传到刘邦的第73代。